兩岸|Observe

第十六屆海交會閉幕 影響力逐年擴大

 

5月22日,第十六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閉幕。

 

今年“海交會”共設置海上絲綢之路、機電、食品、日用精品、旅遊文化5大版塊10個專業展區,面積8萬多平方米,總展位數3800多個,共有參展企業1700多家。其中,台灣參展企業600多家,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老撾、巴基斯坦等東盟國家首次參展海交會,參展企業100多家。本屆“海交會”新簽約項目280多個,總投資額達2100多億,展會期間有近40萬人前來觀展。這麼多參展商、客商、市民的參與,使“海交會”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海交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福州市貿促會會長潘邦瑞介紹説,本屆“海交會”仍以加強兩岸合作、互利共贏為主題,突出對臺特色,突出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加大了對台灣團組的邀請力度,今年共有230多個台灣團組,600多家台灣展商參展,與去年相比,展位面積、數量都大幅增長。

 

此外,本屆海交會更加凸顯了兩岸共同家園的概念,台灣基層民眾“兩岸一家親”的親情意識也更加濃厚。

第十六屆海交會開幕 逾600家臺企參展

2014-05-19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簡稱“海交會”)18日在福建福州開幕,吸引了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千余客商前來參會。其中,參展台灣企業601家,比去年增長18%;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老撾等東盟國家首次參會,“海絲”(海上絲綢之路)元素凸顯。

 

福州是大陸對臺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前沿平臺,在福州舉辦20年的“海交會”已經成為聯結兩岸的大型國際性招商經貿活動,對臺特色鮮明。

 

本屆海交會,不僅有20個台灣商協會及機構團組參會,600余家台灣企業參展,規模更甚往屆;而且,10個專業展區中打上“海峽兩岸”或“台灣”標簽的就多達6個,涉及機電、食品、珠寶、茶業、旅遊、家居工藝等行業。

 

福州官方人士表示,“海交會”突出兩岸合作主題,隨著兩岸關係發展,其促進對臺經貿交流合作的特色和作用也日益凸顯。

 

盤點“海交會”20年曆程可見,歷屆海交會發佈和實施了諸多涉臺先行先試政策,榕臺經貿合作隨之持續深化。統計數字也顯示,福州迄今累計批准台資項目(不含第三地)2143項,合同台資41億多美元,榕臺區域潛在優勢正轉化為兩岸經貿合作的現實優勢。

 

對於本屆海交會,“海絲”元素搶眼是其另一個格外突出的亮點。在首次“進駐”海交會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日用精品展區,記者看到,該展區集中展示了“海上絲綢之路”沿岸國家和地區的出口産品、工藝品和當地富有特色的日用精品。

 

為推動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和地區的交流與合作,本屆海交會還專門設立了12000平方米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展示館,展示福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的歷史沿革和沿線泰國、印尼、巴基斯坦等10個國家的風土人情、旅遊資源以及當地特色産品。

 

多次加“海交會”的美國華人社團聯合總會主席陳清泉參觀展館後向中新社記者表示,今年“海交會”輻射越來越廣,“以往多以港澳臺僑元素為主,今年則有好多海絲沿線國家參與,每個國家展示都很有風格。”

 

除了展區設置的“海絲”元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市長(高峰)論壇、海絲之夜文藝晚會、東盟海産品交易平臺揭牌、海上絲綢之路走進非洲·中非産業經濟合作峰會等活動的舉辦,也進一步凸顯本屆海交會的“海絲”主題。

 

組委會官員表示,與往年不同,本屆海交會積極抓住國家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戰略機遇,在展會安排上突出“海絲”主題,推動福州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戰略樞紐城市,促進福州與絲路沿線國家、地區和城市友好往來、互通有無、務實合作,實現互聯互通、共享機遇、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戰略構想。

 

前來參會的台灣馬祖縣縣長楊綏生稱,“海上絲綢之路”影響深遠,“這條路我們老祖宗這麼走,那麼我們也可以從旅遊、商務方面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每年5月18日-22日在福州舉辦。其前身是1994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倡導創辦的“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至今已發展成為由國家海關總署、國家質檢總局、國臺辦、中國貿促會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國家商務部支持,福州市政府承辦的大型經貿交流活動。(完)

 

展開全文

六大茶類及各種茶産業鏈産品亮相第十六屆海交會

2014-05-21

2014年海峽兩岸茶業茶文化用品博覽會展會現場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于5月18日至22日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該活動由海關總署、國家質檢總局、國臺辦、中國貿促會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商務部支持,福州市政府承辦。

 

2014年海峽兩岸茶業茶文化用品博覽會,為本屆海交會重點項目之一。該次茶博覽會吸引了福建春倫茶業、雲南大益茶業、台灣鄭福星茶業、雨林古茶坊等國內、國外知名的各類茶葉企業參展,展品匯集黑茶、紅茶、綠茶、白茶、黃茶、青茶六大茶類及各種茶産業鏈的産品。此外,茶博覽會期間還安排了品鑒會、鬥茶賽、茶藝表演等系列活動。

展開全文

台灣食品和國際食品香飄海交會

2014-05-21

你好台灣網5月21日消息 (記者 陳定川 福建臺)記者從正在福州舉行的第16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上看到,匯集了台灣268家台灣企業的台灣食品館和匯集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食品的國際食品館,香飄四溢,給福州及大陸內地的人們增添了口福。

 

記者在台灣館看到,展區以清新亮麗的紅色為主色調,造型時尚,入口還將設置了台灣地區標誌性建築“101大樓”的模型,設展演臺,提供台灣地區民俗表演,逛展時可邊品味美食邊欣賞演出。談到今年的新特色,台灣貿易中心食品行銷組組長吳致儀説:“今年比較特別的是“傳統新風味”,往年比較受歡迎的休閒食品我們還是有,那今年有新增加了一些調理包啊、醬料啊,另外再有養生食品、還有伴手禮,這部分都是今年的主要亮點。希望透過這個展能夠讓福州的市民能夠認識台灣食品,對台灣食品更有親和力或信任感。”

 

在國際食品館記者看到一個名為福州保稅港區進口食品交易市場的展位,這個位於馬尾的一站式進口食品專業交易市場將於今年7月份正式向市民開放,該公司副總經理林明星:“我們是一個集中整個海西地區的進口食品的聚集商,我們這裡現在匯集了進口酒類、食品、進口食用油啊、還有包括乳製品啊、奶粉啊,還有東南亞風情食品、台灣特色食品,有非常多款的進口食品,7月份市場會有一個正式的開業的宣傳,到時候普通市民消費者、包括進口食品的貿易商、經銷商、批發商都可以到我們市場去。”

 

而在美國館,記者看到展示櫃上不僅有來自美國的葡萄酒,還有帶有水果味道的新式咖啡等等,總部位於上海的美國商品和服務中心項目經理朱宇津:“我們美國館主要還是,一個是美國的投資諮詢,還有一個是美國的葡萄酒,還有一個是美國的一些新的咖啡産品、還有一些運動産品,主要是希望能推廣這些美國的産品和服務吧。”

展開全文

海交會推進兩岸信息服務合作

2014-05-22

5月18日至22日,第十六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在福州舉辦。今年海交會的亮點之一是:台灣信息服務企業首次組團赴大陸展示,推動兩岸在智慧信息技術、應用、服務産業方面的科技文化交流和經貿合作。

 

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8號廳中,“台灣信息消費專區”是今年的主打展示區。來自台灣的信息服務企業以創新應用、前瞻科技、智慧旅遊、健康生活等主題分類展示,讓參觀者能夠體驗到信息科技創新給日常生活帶來的便利。

 

在“創新應用”主題展示區裏,台灣藏識科技有限公司的攤位佈置很“炫酷”:攤位的三面均為3D衛星地圖,讓參觀者眼前一亮。公司副總經理李錦昌介紹説,這樣的佈置是為了突出他們此次帶到海交會的主打産品—地理信息技術應用軟體。

 

“這種産品首先要收集各種公開地理信息,比如氣象觀測點的雨量風力信息,然後根據不同需要準確計算多種類型數據,最後推送到各種移動終端。”李錦昌解釋道,“它可以廣泛應用於城市規劃管理、防災監控警示等領域。”

 

此外,台灣企業還帶來很多其他“接地氣”的科技産品,比如幫助赴臺遊客以折扣價打包購買景點門票的台灣智遊卡,或是能夠隨時監測、傳輸健康信息並且在病人出現意外時報警的神奇手錶。

 

“在智慧信息服務創新應用方面,台灣起步早,目前做得相對成熟。而大陸在智慧生活産業方面市場廣闊。”台北市政府資訊局專門委員鄭玉麟説,“台灣企業此行目的首先是讓更多人了解科技就在身邊、信息服務生活的智慧創新理念,其次是利用海交會平臺,與大陸企業加強交流,共同促成兩岸信息服務合作。”

 

作為主要活動之一,在海交會舉辦期間舉行的“海峽智慧服務美好生活研討暨對接交流會”上,有來自30多家福建企業和10余家台灣企業的120位企業家代表參加。

展開全文

“海峽名特優食博園”將亮相2014福州5·18海交會

2014-05-17

 

2014第十六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福州5·18海交會)暨國際食品展覽將於5月18日至22日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海峽·國際農博城”,作為本次展會的參展商,將首次攜其一期項目“海峽·鑫天地”開篇之作——“海峽名特優食博園”登陸“福州5·18海交會”。


實力國企全資打造10萬m名特優食品展貿平臺


“海峽名特優食博園”,位於“海峽·鑫天地”核心區域,由福州交通建設集團和海峽置業有限公司實力國企全資打造,不僅共享著“海峽·鑫天地”近10m2超大規模商業環境,更依託著主城區商貿流通主陣地及5大千畝百億農貿商圈所構築的濃郁農商氛圍,以海峽兩岸名特優食品展示、批發、零售為主,兼具餐飲美食、休閒娛樂,潛心打造一站式美食文化交流和美食節慶博覽旗艦基地,極大滿足兩岸食品業者科考訪學、商貿洽談、大宗採購和行業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店商+電商”OTO運營新模式開創産業新路子


“海峽名特優食博園”領先引入“店商+電商”OTO雙線一站式農産品展貿新模式,為入駐商戶打造海峽名特優食品網上購物商城,突破地域限制,重組和優化現代名特優食品産業鏈,實現國際互聯網與商戶實體店的深度融合和多方互動,為顧客帶來極富生趣的社交化、開放式、情感型智慧消費體驗,成就海峽西岸首個移動電子商戶應用示範項目。


人性化配套設施提供一站式專業服務

 

依託“海峽·鑫天地”完善的商業生活配套,“海峽名特優食博園”為商戶企業提供全方位商務休閒空間和創新發展氛圍,百步內盡享情景步行街、SOHO、超市、酒樓、酒店、大型停車場等生活配套。此外,“海峽名特優食博園”提供專業統一運營管理服務,最大限度地免除商戶經營煩惱,全方位提升市場活力,實現商戶與市場的良性持續共贏。

展開全文

台灣館盛大開幕 突出台灣道地“傳統新風味”

2014-05-20

開幕式由台灣貿易中心副秘書長王熙蒙主持,並邀請福建省臺辦副主任蔡爾申、福建省貿促會會長張秋、福州市貿促會會長潘邦瑞及金門縣副縣長吳友欽等共同剪綵

開館之前的風情熱舞

台灣館掠影1

台灣館掠影2

圖右為台灣貿易中心副秘書長王熙蒙

 

海峽之聲網訊 記者車麗娟 台灣館向來都是歷屆海交會最受歡迎的展館,今年也不例外,18號上午作為第十六屆海交會重要展館之一的“台灣館”在福州海峽會展中心熱鬧開場。開幕式由台灣貿易中心副秘書長王熙蒙主持,他介紹説,本次海交會為台灣食品業者拓展海西市場搭建了重要橋梁。在台灣貿易中心連續組團參展的五年裏,台灣業者參展熱情日趨高漲,本屆參展業者和人數也更勝於往屆,共計有500台灣客商、121家廠商、350個展位、展出超過1000項食品。他表示,突出“傳統新風味”的台灣館一定會帶給大陸民眾道地的台灣味道。

展開全文

海交會:共同家園概念凸顯,兩岸親情意識更濃

2014-05-22

第十六屆海交會近日在福州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本屆海交會一如既往突顯對臺特色,此外還特設了21世紀海上絲調之路精品展,並首屆舉辦海峽兩岸地産論壇。對比歷屆海交會,記者採訪觀察發現,本屆海交會更加凸顯了兩岸共同家園概念,此外,台灣基層民眾“兩岸一家親”的親情意識也更加濃厚。

 

川伯與太太黃麗媛

 

川伯食品獲“台灣十大伴手禮”

 

“他們(大陸的老顧客)昨天説在館內一直在找川伯,連續找了一個多小時沒找到,這句話讓我很感動、很溫馨!”這是來自台灣宜蘭的川伯接受記者採訪時流露的一句真心話。

 

台灣川伯本名劉新川,參加多屆海交會了,沒有一屆落下。川伯專做中國最美味的古早味“蔭豆豉”,他的“川伯萌豆豉”早已名揚海峽兩岸。川伯祖籍山東萊陽,父親是大陸人,母親是台灣人。“正像我的父母一樣,現在大陸的新娘可以嫁到台灣,台灣新娘也可以嫁到大陸,兩岸早就是一家。”多年來往于兩岸,川伯深深體會到“兩岸一家親”,自己也像福州這邊的老顧客朋友們一樣,每年都期待再度的重逢,期待那一份朋友的情誼和兄弟般的親情互動。

 

漁品軒亞太區總監許嘉真

 

來自台灣基隆的漁品軒食品有限公司是專業做魚松的。其亞太區總監許嘉真也表示,從7年前參展海交會開始,自己的産品有了走向更大國際市場的空間,大陸這邊幾年前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魚松,而現在是大批大批的回頭客紛紛來到518爭相購買漁品軒正宗魚松産品。也正因為兩岸一水間,地緣、血緣、親緣不可分,大家的溝通、融合才更顯得親密無間。親情拉近了,生意自然有起色,而生意見好了,自然又更促進彼此之間的親情互動。

 

“我記得我聽到的第一個信息,到大陸做生意好做,朋友講福州518生意很好,就是這一句話讓我想要來大陸!”許嘉真説,她特別感謝518這樣的平臺,讓自己了解了大陸,産品通過大陸走出去,走向世界,“回到台灣我也會傳遞這樣的信息,大陸這個市場非常好,其實他們對我們台灣民眾很友善。”

 

而18日開幕的首屆海峽兩岸地産論壇,與會的嘉賓也紛紛表示,隨著兩岸在越來越多領域的全面深入合作,這種“兩岸一家親,建設共同家園”的理念表現得日益顯著。論壇的主題“生態地産,宜居海峽”恰恰彰顯了閩臺“共同家園”的概念。台北市福州十邑同鄉會會長蔣啟弼表示,福建與台灣一衣帶水,水乳交融,而且台灣民眾70%是從福建移民過去的,這種兩岸一家親,血溶于水的根親血脈聯繫是永遠無法割裂的;台灣連江縣縣長楊綏生也表示,兩岸同宗同源,特別台灣連江縣做為閩江口一個離島,在地緣上和福建是一體的,從十幾年前兩岸小三通恢復到大三通、全面通,到了現在每週都有幾百個台灣班機飛到大陸各地。楊綏生希望將來兩岸能夠朝著和平發展方向繼續深化努力,這是兩岸中國人都願意看到的。

 

正如習近平主席于不同場合會見到大陸參訪的台灣黨政高層時曾經多次闡述的“兩岸一家親”理念所表達的,兩岸同胞都是骨肉天親。兩岸應戮力同心,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中國夢”。在本屆海交會上,我們也看到了“兩岸一家親”理念在台灣基層民眾中的深入人心。我們也深信,隨著兩岸經貿文化往來日益頻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也必將更加鞏固深化。海峽兩岸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一定會實現。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