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耳環:興于蠻夷,盛于華夏
|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6-17 15:30:11 | 來源: 羊城晚報 |

2013年陜西出土的純金鏤孔鳳凰牡丹葫蘆耳環(資料圖)
女人佩戴的耳環,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最初叫“珰”,東漢劉熙《釋名》説:“穿耳施珠曰‘珰’。興于蠻夷,盛于華夏。”
史料記載説,當初,婦人大多不守婦道,有時竟趁著丈夫熟睡逃出去和情人幽會。做丈夫的便在她的耳根穿鑿一個洞,扣上兩個金屬圓環。這樣,女人稍微一動,耳環發出聲音,只得打消幽會的念頭。
另一種説法是,起初,女子沒有貞操觀念,只要有陌生男人路過,女人便迎上前去,主動搭訕,請陌生男人留宿。次日清晨,男人離開時按慣例應送一隻耳環給女子,作為留念和酬謝。女人耳朵上的耳環越多,越是顯出女人的魅力。
後來,經過時代的變遷,耳環成了女人喜歡的飾品。
所以,《陌上桑》裏,男人為之傾倒的羅敷是“耳中明月珠”;《孔雀東南飛》的劉蘭芝是“耳著明月珰。”羅隱在《雜咏》詩所寫的遊春女子是“金環耳際搖”。
《紅樓夢》的戲子芳官,“右耳根內只塞著米粒大小的一個小玉塞子,左耳上單一個白果大小的硬紅鑲金大墜子,越發顯得面如滿月猶白,眼似秋水還清”;尤三姐“忽起忽坐,忽喜忽嗔,沒半刻斯文,兩個墜子就和打鞦韆一般;燈光之下越顯得柳眉籠翠,檀口含丹”這時,耳環成了“耳墜子”,為女子平添了許多嫵媚和美麗。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 國臺辦: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 “台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2025-11-09
- 探尋神秘巴文化:台灣自媒體人走進達州羅家壩遺址博物館2025-11-09
- 寶島重光——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系列報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