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4小時書店:椅子回收自垃圾 為背包客設房間

建築師劉二囍喜歡舊東西,自稱是個“收破爛的”,但他有一種變廢為寶的本領。走進1200bookshop,你一定會著迷于它清新淡雅、文氣十足的裝修風格,但你也許不知道,裏面很多好看的東西都是從建築垃圾裏撿回來的。

 

椅子很多都是“垃圾回收”

 

書店開業前的兩個月,劉二囍從母校華南理工大學收了一大批廢棄的講臺和桌椅,價錢很便宜,只花了幾千塊錢。挑了幾個破講臺,重新刷漆上色,夯實再做舊,現在擺在書店裏擱花盆;挑了一些舊木門,拆了做成書桌;挑了幾十張破椅子,將上百根椅子腿拼接在一起,再鑲嵌一些燈具,做成了一個有特色的吊燈裝飾。沙發旁的木框上,還有“囍”字的貼紙痕跡,是他去年從大理鄉下搬回廣州的。

 

最誇張的一次,是他看到一台垃圾車,上面堆放著兩塊木板,他覺著好看,就馬上攔截下來,在旁人不解的眼光裏把木板當眾搬走。“當時我也不知道可以做什麼用,就是覺著好看,丟了可惜,後來我才想到用在書店裏,做成了一個懸空的書架,還蠻搭的。”

 

建築專業出身的劉二囍,對室內設計有一些近乎偏執的標準,商鋪整修期間,他幾乎每天在現場督導。在此之前,他親自督導過三家咖啡館的裝修,對每一道工序都瞭如指掌,施工隊也十分熟悉他的風格和想法,省去了很多溝通的成本與額外費用,這才有了兩個月時間便能成事的超強行動力。

 

台灣旅行感受“人情味”

 

對舊東西的迷戀,其實是對人情味的尋覓。即便跟媒體講過多次,談起去年的台灣環島徒步之行,劉二囍仍然興致盎然。“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我心目中的台灣,那一定是‘人情味’三個字。”

 

劉二囍記得,當時每去一個不熟悉的地方,都會有熱心的當地人指路,甚至邀請他吃飯、住宿,盛情之下,劉二囍不得不多次“殘忍”地拒絕。不僅如此,無論去到哪,他都可以隨便敲開一間教堂、一所小學的課室提出留宿的請求,並能獲得對方熱情的接納。遇到“政府”辦公樓,還可以進去喝一杯水,借個廁所,甚至悠哉地住上一晚,都不是問題

 

不過,劉二囍在台灣還是被盜過一次,當時他在一所小學的過道借宿,醒來後發現箱包、電腦被偷得精光。很快,這件事情被當地的媒體密集報道,媒體實在不相信會有台灣人這樣偷東西,在報紙上做了很多嚴肅的討論。劉二囍的照片也在報紙上多次出現,一些當地居民還自發給他捐錢,走在路上,他還多次被人認出來,要幫他拎行李,甚至送水送吃的。被盜一事不僅沒有破壞他對台灣的美好感受,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判斷。

 

1200公里的“人情味”之旅,以及在台北誠品書店的見聞,促成了這家24小時書店的創建。因此,在1200bookshop裏,有一個專門為“背包客”設立的小房間,裏面有沙發、枕頭、桌子和書,甚至還有淋浴間。“你去一個陌生的城市,如果能有家24小時書店可以借宿,實在是件溫情脈脈的事情。”一位網友這樣説道。

 

希望給人們浪漫想像空間

 

這家書店的“人情味”很快傳播開來,一些高中生和大學生聽説書店的故事後,便到這裡做義工,有的做三兩天,有的就只做一天,也有的做著做著不想走,轉為了正式工。他們把這裡當作一個體驗生活的妙處,書店也樂見其成。

 

書店和“人情味”的聯姻,容易讓文藝青年們想起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上世紀50年代,這家書店開在巴黎塞納河畔,書店也為旅人設有專門的床舖,在半個多世紀裏,這家書店收留了數萬個遊蕩街頭的文藝青年,他們在書店裏閱讀、創作、借宿,其中不乏艾倫·金斯堡、格雷戈裏·柯爾索、亨利·米勒、威廉·巴勒斯等後來在文學史上閃耀的名字。

 

廣州的這家24小時書店開辦得太晚,它留宿的人還不夠多,它發生的故事還不夠多,但無疑給予了人們浪漫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