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秋節:百姓過正節1天 皇帝過3天慈禧過5天
|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9-01 15:11:25 | 來源: 羊城晚報 |

桂序昇平(清代)年畫
清朝時期,北京城只要進了8月,全是賣兔兒爺的。兔兒爺雖然在天宮職位不大,但因與人打交道,當然得伺候好,不然到天宮説人的壞話就慘了。兔兒爺都是用膠泥做的,三片小嘴,臉上抹粉加上紅色,外面穿上光彩奪目的盔甲,既可愛又有霸氣。兔兒爺塊頭有大有小,大的有三尺高,小的一尺有餘,最小的只有一寸。一寸的兔兒爺基本沒人買,但因為對手藝要求較高,很多做兔兒爺的手藝人很愛做這個,有點“炫技”的意味。拜兔兒爺得招待人家吃的,講究的選毛豆和雞冠子花,有的百姓直接擺兩盤胡蘿蔔。
拜了兔兒爺,還要祭拜月宮神碼,用到的貢品最重要的是月餅,壘成一個金子塔模樣。還要上九節蓮藕,意為“節節平安”。西瓜外皮要刻上花紋,叫“團圓瓜”。祭拜完畢,月餅要留出幾塊保存完好,待到當年的除夕夜再吃,意味當年圓滿平安。
八月十五這天,當朝皇帝要接受大臣朝貢,一般選在排雲殿,中午皇帝“做東”,在景福閣設宴招待大臣,那時大臣就跟著皇帝沾光了,宴席上的盛菜器皿都是金銀所制。菜品雖不稀奇,但“規格高”,只有三品以上大員才能參加。
清朝中秋節,老百姓只過正節一天,皇帝一般過3天,到了慈禧太后這裡前後要過5天。老太婆能折騰會享受,大清國在她手裏折騰來折騰去,最後弄得國庫空虛,國力衰微,以至於被外國侵略者到處欺淩。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時政新聞眼丨一年之內再赴海南,習近平重點關注這件大事2025-11-07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今天開幕2025-11-07
- 台灣各界人士座談 呼籲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2025-11-07
- 2025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漳州平和縣舉行2025-11-07
- “歸家”App爆火,照見海峽兩岸民心所向2025-11-07
- 今日立冬,順祝冬安!2025-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