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海諸島從地圖看主權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6-04-14 14:24:12 | 來源: 海峽飛虹 |
地圖,尤其是版圖,直觀鮮明地展示了一國的整體風貌。對普通民眾而言,地圖是國土意識的發端,描摹其上連綿的國界線,似乎能親身感知到祖國廣袤的領土、遼闊的領海和領空。地圖所蘊含的最重要政治信息就是邊界,國家版圖體現著一國主權方面的意志和在國際社會中的政治和外交立場,可謂茲事體大。
在確定國家陸界或海疆的過程中,地圖的作用不可取代。作為一種歷史性證據,它既可以説明利益攸關方在特定歷史時期的領域邊界所在,也可以檢驗和印證其他證據。所以幾乎無一例外,各國都會利用地圖作為證明各自主張的重要證據。
在中國維護在南海的主權和海洋權益的過程中,地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僅對典籍中有關南海諸島的文字記載和描述起到佐證作用,而且直觀鮮明地展現了古代中國人民所發現和使用的南海島礁。中國明清有關南海諸島的地圖數量眾多,製作精良。13世紀初的《鄭和航海圖》就在南海諸島位置標示了“石塘”、“萬生(州)石塘嶼”、“石星石塘”三大島群。《皇輿全圖》、《皇清各直省分圖》等官方行政地圖更是國家意志的明確表示,是我國對南海諸島長期行使主權管轄的直接歷史證據。而直到1970年,在馬尼拉出版發行的《菲律賓共和國政治地圖》上,這個如今嚷得最兇的南海聲索國還未曾染指南沙群島的任何島礁。
事實上,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管轄很早獲得了國際上其他國家的普遍承認。英、法、日、美等國出版的地圖集,如1952年時任日本外務大臣岡崎勝男親筆簽字推薦《標準世界地圖集》,該地圖集標明南海諸島是中國領土。1954、1961和1970年聯邦德國出版的《世界大地圖集》;1954至1967年蘇聯出版的《世界地圖集》;1957年羅馬尼亞出版的《世界地理圖集》;1957年英國出版的《牛津澳大利亞地圖集》、《菲利普地圖集》和1958年出版《大英百科全書地圖集》;1968年民主德國出版的《哈克世界大地圖集》;1968年英國出版的《每日電訊世界地圖集》;1973年日本平凡社出版的《中國地圖集》等。1956年法國出版的《拉魯斯世界政治與經濟地圖集》第13B幅—“東南亞”幅,有“東沙島(蒲勒他斯)(中國)”、“西沙島(帕拉塞爾群島)(中國)”、“南沙島(斯普拉特利群島)(中國)”的注記,表示它們都是歸屬於中國的。法國1968年國家地理研究院出版的《世界普通地圖》和1969年巴黎出版的《拉魯斯現代地圖集》均標記南沙群島歸屬中國。
侵佔我國南海島嶼的越南也曾確認南海諸島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越南人民軍總參謀部繪製的《世界地圖》(1960年),越南國家測繪局出版的《越南地圖集》(1964年) 、《世界地圖集》(1972年)均將南海諸島列入中國版圖。
在無可置辯的事實面前,那些侵佔中方島礁的南海聲索國坐不住了。菲律賓政府重金贖購,好容易祭出一張西班牙傳教士1734年繪製的地圖,以圖上將黃岩島標注為“Panacot”為由,妄稱黃岩島在300年前是菲領土的一部分。姑且不論其真假或精確與否,這張私人繪製的地圖的證據效力也殊為可疑。就地圖在領土爭端中的證據價值而言,此類民間地圖的證明價值與明確體現國家意志的官方地圖不可同日而語。在國際劃界的有關實踐中,來源於相反利益方、第三方以及中立機構的地圖往往具有更高的證明價值。作為邊界條約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地圖,由於其充分體現了當事國之間確定的意圖,則等同於法律權利,對領土主權歸屬産生不可反駁的推定作用。如是而言,地圖的證據效力必須加以區分方能妥善運用。否則像菲律賓政府這樣“魚目混珠”,只能落得個貽笑大方。
南海諸島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祖産”。一幅幅展現了中國探索、發現、開發和管理南海歷史進程的地圖就是握在中國人民手中的“地契”,是我們維護南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一份堅實依據。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