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發現:人類專注玩手機會出現短暫性失聰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6-03-11 11:24:55 | 來源: 北京日報 |
倫敦大學學院最新的研究發現,人們在專注于眼前事物時,可能會出現短暫性的失聰症狀。比如,在專注玩手機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會自動“屏蔽”掉周圍的聲音。
目前全球有近50億人有手機,很多人機不離身,即便是走路、吃飯,眼睛也離不開螢幕,你和他説話,對方常常毫無反應或者答非所問。
研究人員對志願者進行的實驗發現,面對不斷深入的視覺任務時,志願者會出現“無意失聰”,即他們對正常音量的背景音置若罔聞。該研究的聯合作者瑪麗亞·柴特稱:“在志願者專注于需要集中精力的視覺任務時,他們聽不到平常原本能聽到的聲音。通過對志願者大腦的掃描我們還發現,他們不是有意忽略或者選擇過濾掉那些聲音,而是確實沒有聽到。”
倫敦大學學院認知神經學研究所教授、此次研究的聯合作者尼麗·萊薇表示,“無意失聰”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如果你和一個正專注于讀書、打遊戲或者看電視的人説話,可他並不理會你,你別在意,因為他不是故意忽視你,而是他根本就沒聽見你在説什麼。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你在專注于低頭刷手機或者看書讀報時,會聽不到汽車、火車報站的聲音。不過,人們對諸如救護車鳴笛這樣的高分貝聲音還是會有所反應,但在某些低分貝情況下,這種失聰會為人們的安全埋下隱患。
對此,萊薇表示,某些情況下,無意失聰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比如在手術室裏,當醫生們專注于手術操作時,他們可能無法聽到儀器的提示音。同樣,在司機專注于觀察複雜的導航、自行車和摩托車手專注于路邊的廣告或僅僅是模樣奇特的行人時,他們也很難留意到耳邊的聲音。所以,“低頭族”過馬路時,尤其要小心。
這篇發表在《神經科學》期刊上的研究成果表明,視覺與聽覺的處理中心共享有限的資源空間,而這決定了人們能夠看到和聽到的東西。
新聞推薦
- 25萬人上凱道發聲!馬英九勸賴清德“好自為之”被6.6萬人點讚2025-04-27
- 稅惠宣傳進企業 精準服務促發展——瀋陽市舉辦“臺港澳企業稅務政策解讀會暨臺港澳企業家座談會”活動2025-04-27
- 漢臺青年東湖高新企業行:解碼AI新圖景,共探發展新機遇2025-04-27
- 平樂榕津第十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在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榕津村開幕2025-04-27
- 台北、桃園、台東雲南同鄉會騰衝開啟尋親之旅2025-04-27
- 桃花源裏 青春共旅——“相約桃花源·攜手向未來”2025年兩岸青年交流研學營側記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