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超預期 世界熱議中國經濟“開門紅”

“增長表現超出預期”,對於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今年一季度6.9%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外媒昨天紛紛這樣強調。雖然與去年全年6.7%和最後一個季度6.8%的數據相比差別並不大,放在一些中小國家可能根本不會有人注意,但在端著放大鏡觀察中國經濟一舉一動的外媒眼中,這顯然不是“零點一二個百分點的事情”。

 

初步核算,中國一季度GDP總值為180683億元。法新社報道稱,中國政府週一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2017年第一季度增長6.9%,超出預期,這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企穩的最新跡象。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6.7%,為25年以來最低。“近年來中國首次以強勁的GDP開局”,澳新銀行一名經濟學家説,“歸功於強勁的投資和房産市場,經濟表現良好”。17日的數據也標誌著2014年第四季度以來中國經濟再次出現連續性季度改善。中國國家統計局説,中國經濟延續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主要指標好于預期,實現了良好開局”。

 

“隨著零售和投資上升,中國經濟加速”,美國彭博社以此為題稱,中國經濟連續兩個季度增長加速。今年一季度中國GDP增長6.9%,超出彭博社調查所預期的6.8%的中位數。中國統計局的數據還顯示,一季度,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9.2%,高於去年的8.1%;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9%,高於彭博社調查預計的9.7%;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高於調查預期的6.3%。英國《金融時報》稱,中國經濟以18個月來最強勁的季度表現拉開2017年的序幕。越到季度後期,增長越為強勁,表明2017年第二季度有望保持增長態勢。

 

進出口方面的數據也頗為亮眼。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總額近6.2萬億元,同比增長21.8%。其中,出口增長14.8%,進口增長31.1%,貿易順差4549億元。《紐約時報》稱,中國電子消費品近年出口旺盛,在內需中也佔有重要位置。廣州一家光電子企業25歲的銷售員劉汝龍(音)説,他的銷售額增長了20%,今年春天預計每月能拿1160美元至1450美元的獎金,“我還處在中間,有些銷售員做得比我好多了”。

 

《紐約時報》還稱,此前五六個季度,中國的經濟增長率都是6.7%或6.8%,保持了顯著的穩定性。由於多種原因,不能只從表面來看經濟增長保持總體穩定或略有增速。經濟學家會分析更詳細的貿易、建設和零售消費數據,以判斷中國這個近年來全球增長的最大動力源能否繼續推動世界經濟前行。從其他數據看,即便北京已開始控制膨脹的借貸規模,但中國經濟似乎繼續運行良好。3月工業增加值增長7.6%,為2014年底以來的最佳表現。投資和零售業也出人意料地表現搶眼。

 

“龍再次噴火”,德國《經濟週刊》稱,來自中國的經濟數據令人鼓舞,整個全球經濟將受益於第二大經濟體的再次回升,德國的出口也是受益者。韓國SBS電視臺稱,隨著中國經濟第一季度增長超出預期,今年全年實現政府設定的6.5%左右的增長目標應該沒有問題。

 

《澳大利亞人報》稱,經濟增速不錯,這在北京將舉行中共十九大的關鍵年份是頗受歡迎的。從目前跡象看,中國經濟運行平穩。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用電量和鐵路貨運量比吸引眼球的GDP更能可靠地反映經濟狀況,這兩個指標第一季度也都出現顯著增長。

 

【環球時報駐外特約記者 李勇 李珍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曲翔宇 甄翔 張靜】【環球時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