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爺爺講故事系列之第五講:輿圖為證 固我海疆
|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4-28 15:47:59 | 來源: 臺胞之家 |

7月19日下午,由全國臺聯工會舉辦的“聽汪爺爺講故事”系列講座之“輿圖為證固我海疆”在機關八樓閱覽室舉行。汪毅夫會長繼續與大家分享他精彩的故事。




汪會長展示了他收藏的多种老地圖,指出:1790年版的《The Empire of China with its Principal ,London》、1840年版的《Map of China,London》和1858年版的《New Map of China,London》裏的Hao-yu-su和Tia-yu-su是釣魚島原來的名字。在閩南話裏,Hao-yu-su即葫魚嶼(撈魚嶼),Tia-yu-su即掠魚嶼(捕魚嶼)。而明清兩代出使琉球的官員之《使琉球諸錄》(包括附圖《琉球過海圖》)所記“葉璧山”又稱“熱璧山”則是福州漁民命名的,在福州話裏,“葉”是“熱”的讀音。閩臺漁民為閩臺海上島嶼命名,這説明和證明釣魚島一帶海域是閩臺漁民的傳統漁場。


汪會長用詳實的數據、嚴謹的學術態度,還有他生動而詼諧的語言,讓大家在笑聲中了解到閩臺討海人為閩臺海上島嶼命名的故事,了解到釣魚島附近海域自古以來就是閩臺討海人的傳統漁場。
讓我們期待下一期汪爺爺講故事更加精彩!(文 劉強/圖 何昆、冬淩)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看“進博魅力” 透過亮眼“成績單”感知中國經濟蓬勃“脈動”2025-11-11
- 第十八屆黃埔論壇在湖南懷化舉行——共擔民族大義 共促祖國統一2025-11-11
- 贛臺薈·第二屆贛臺青年短視頻創作大賽網絡投票正式開啟2025-11-11
- 閩臺兩地生態成果展在福州啟動 “神話之鳥”見證十七載攜手護飛路2025-11-11
- 以武會友 共傳薪火——兩岸青少年武術交流活動在四川達州舉行2025-11-11
- 台灣青年走進金水區鄭州記憶油化廠2025-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