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名“大國工匠”為何齊聚幹部學院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7-06-21 10:53:54 | 來源: 人民日報 |
提起“大國工匠”,您認為具有怎樣的技能才能得此稱號?能夠焊接出一個頭髮絲般寬度的焊接點,每次撈紙誤差不超過半克,在導彈上雕刻火藥、每一刀精度可以達到0.2毫米……怎麼樣,不服不行吧!
6月20日,53名來自全國各行業的優秀技能人才代表齊聚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參加首次面向高技能人才的國情研修班。這50多位“大國工匠”可不得了,他們都是各自領域行業中的翹楚,是中國乃至世界技能的頂尖級大師,他們來自多個領域,有車工、電工、鉗工、焊工、鏜工、銑工、採油、制齒、撈紙、冷作、澆鑄、紡織、美發、汽車維修、木材檢驗、高壓線路帶電檢修、核反應爐核級設備檢修、固體火箭發動機藥面整形等近20個工種。其中2人獲得過世界技能大賽金牌,1人獲得過世界技能大賽銀牌,25人獲得過中華技能大獎,38人獲得過全國技術能手稱號;有25位全國勞動模範,24人獲得過“五一”勞動獎章,3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有些人還多次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下面就著重介紹幾位“大國工匠”的的“絕活兒”——
能夠焊接出一個頭髮絲般寬度焊接點的高鳳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二一一廠高級技師。他是第一個給火箭“心臟”關鍵部件進行焊接的人,他焊接的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為0.16毫米,大概是兩根頭髮絲的直徑!他完成這樣一個焊接點的允許時間誤差是0.1秒,整個航天領域能做這項工作的可屈指可數。能夠將幾百根管壁厚度只有0.33毫米的管道,通過3萬多次精密焊接操作,把它們編織在一起的,全中國唯他一人!
每次撈紙誤差不超過半克的周東紅,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撈紙高級技師。中國製作宣紙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一張宣紙從投料到成紙需要經歷三百多天,一十八個環節,一百多道工序。試想,能夠在30多年的時間裏,經其手撈的近千萬張紙每張重量誤差不超過1克,始終保持著成品率100%的記錄。他加工的紙也成為韓美林、劉大為等著名畫家及國家畫院的“御用畫紙”。
“在導彈上雕刻火藥的航天人”徐立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特級技師。給火箭發動機推進劑藥柱進行整形,是一項異常複雜和危險的工作。在高危險、高精度、進度緊等特殊條件下,徐立平經常被指定為唯一操作者。他每一刀精度可以達到0.2毫米,遠遠超過設計要求的0.5毫米。他先後設計、製作各類整形刀具30多種,他發明的某小型發動機的整形刀具被命名為“立平刀”,使得小彈整形的生産效率提升50%以上。
……
那麼,這樣一批“牛人”為什麼來到一個隸屬中組部的幹部學院呢?
中組部人才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央高度重視高技能人才培養,截至2016年底,我國高技能人才已達4700余萬人,他們廣泛分佈在生産服務一線,特別是在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速鐵路、商用大飛機等國家重大項目中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在推進中國製造、中國創造過程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有關負責人指出,國情研修是對搞技能人才進行政治培養、聯繫服務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本次專門面向高技能人才舉辦的大國工匠國情研修班,可以幫助“大國工匠”們進一步了解黨情、國情、世情,提供一個開闊眼界、開拓思維、互相交流的平臺,幫助大家全面深刻地了解國家發展大局、準確把握形勢、找準自身定位和發展方向;還將進一步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新偉大的時代風尚,濃厚關心重視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社會氛圍,凝聚廣大技能人才為實施中國製造2025、振興實體經濟貢獻才智。
那麼,參加培訓的“大國工匠”們都怎樣看待這次培訓呢?
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高級技師李萬君説:“通過這次培訓讓我對國家人才政策有了更明確的認識,讓我對國家技能人才的發展更有信心了。比如對於人才評價將逐漸以企業為主體,這對用工企業和技能人才發展都很重要。以前培訓機構培訓了人才,推向市場,但是企業並不了解技能人才,人才也不了解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如果以企業為主,企業是行業裏的用工者,人才的水準怎樣,能帶來什麼效益,他們最清楚。企業培訓和評價技能人才,也能更結合市場實際,避難有崗位招不到人才,有人才不適合崗位。”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特級技師徐立平説,“這次培訓讓我們感覺技能工人的社會地位更高了。這是國家培養幹部的地方,我們在這上課表示國家很重視我們。從工匠精神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國家在技能人才的待遇和政策支持上都給予了很多支持,很多技工現在工作的更有激情和自豪感。通過這次培訓,我對很多理論問題理解更深刻,對黨對歷史了解更深刻,對黨和國家的感情更深了。上午開班儀式奏國歌,我這心裏愛過情懷油然而生。”
“大國工匠”們將培訓哪些內容呢?讓我們來看看課表吧:
為期5天的培訓,包括專題講座,如我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和政策解讀,中國共産黨的創建與中國共産黨人的歷史使命、中國製造2025: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中國機遇等。還有現場教學,如參觀中共“一大”會址、參觀世博會博物館、在張江高科園區、上海電氣臨港基地等現場教學。此外,還有團隊訓練、小組討論等團隊建設活動。5天的課程,排得滿滿噹噹,想必這些“大國工匠”們一定會滿載而歸!(人民日報中央廚房·一本政經工作室 趙兵)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