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Observe
台灣女孩的支付寶體驗記
編輯: 何婧 | 時間: 2017-07-14 | 來源: 海峽飛虹專稿 |
2014年9月到2015年2月,我到北京清華大學當交換生,第一次長時間生活在大陸。那段時間印象很深刻,為了怕自己花錢太過於“方便”、防止“剁手”,我沒有申請支付寶,甚至連淘寶都沒有註冊。
還記得第一次在北京144天的生活,消費上的確是有些不方便,但總體來説,除了不能滿足淘寶的需求外,現金支付仍然可以應付生活上大部分的需求。沒有第三方支付並沒有剝奪我太多正常生活的權利。
2016年9 月,再次踏上北京的土壤,這次不再是短期的交換生了,而是為期兩年的研究生。還記得剛下飛機、到學校報到的當天,我們一群台灣來的學生馬上到銀行開戶,為的是儘快註冊支付寶、開通微信錢包、下載淘寶等電商平臺。這時候的大陸,第三方支付可説是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支付寶為例,網上購物、手機充值、信用卡還款、叫外賣、買車票、醫院掛號等等,都可以通過支付寶進行交易。
第三方支付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本文作者在便利店用手機支付購物
就個人最直觀的體會,可以明顯感受到2014至2016年間,中國電商和第三方支付系統的大幅拓展,無形中已成為一種社會潮流。
有相關媒體報道,移動支付的流行,主要得益於在線購物、網貸和在線貨幣市場基金等互聯網金融服務的爆炸性增長。中國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的規模較上一年擴大了兩倍多,達到了38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70萬億新台幣)。
這裡撇除經濟利益不説,單純聊聊個人的使用習慣。當各大商場充斥著藍色醒目標識“歡迎使用支付寶”時還不算稀奇,真正令人驚訝的是,當我第一次在北京路邊看到推著水果小攤車的大媽,也拿出放大版的支付二維碼説:“姑娘,你是用微信還是支付寶付錢呢?”,霎時間,真能深刻地感受到第三方支付強大無邊的滲透力。
當各種小攤上都能使用第三方支付和便捷的手機支付,我也是醉了
以支付寶發佈的《2016年的中國人全民帳單》為例,可以發現去年有4.5億實名用戶使用了支付寶,其中71%的支付發生在移動端,80後人均支付金額已超過12萬元人民幣,90後使用移動支付更是高達91%!當人手一台手機“嗶!嗶!”付費時,才會驚覺自己已身處於第三方支付流行的社會文化之中,如同數據統計結果:移動支付滲透率的大幅提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線下手機支付的習慣養成。
如今,支付寶和微信錢包已經成為在大陸生活、學習將近一年的我的手機必備APP,而且必須放在手機首頁最醒目的位置。以前常説出門必備三寶:手機、錢包、鑰匙;如今,手機的功能已近乎取代錢包,我們享受著出門不用帶錢包,或是錢包中只剩十塊錢也能生活一個月的方便。
微信和支付寶在作者手機首頁最醒目的位置
對比而看,兩岸消費習慣差異性日漸顯著。在台灣,消費仍以現金和信用卡為主,目前現金支付比例仍高達75%,第三方支付在嚴格管制下發展緩慢。雖然支付寶在近幾年多次傳出消息進軍台灣,推出跨境的互聯網線下交易業務,但仍以服務大陸游客為主,其接入的台灣商戶包括陸客最常光顧的便利店、百貨公司、伴手禮店、熱門商圈以及夜市等。
許多台灣朋友都大嘆支付寶的便捷性,卻也擔心過度方便衍生的問題----隱私和安全性。
曾經看到一個網友的評論相當有意思:“當手機和資金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密,以後出門還能愉快地帶手機嗎?”的確,當手機同時承載著錢包的功能,一旦掉了手機,那麼所有和手機號綁定的第三方支付系統全部面臨危險,尤其是第三方支付系統所綁定的大金主----銀行卡。
另外,有台灣朋友曾説過,因為對金錢交易向來比較小心,由於第三方支付系統中存在太多的個人信息,加上2013年曾發生洩露總量達1500到2500萬之多的“支付寶數據泄漏事件”。雖然,事後證明洩露數據只有帳號沒有密碼,對用戶資金安全沒有任何威脅,國家工信部也介入調查、修復安全漏洞,但還是免不了對於第三方支付系統存有網絡信息安全的疑慮。
阿裡巴巴2014年一度與台灣藍新科技公司合作在台灣推出掃碼支付業務,但當時台灣第三方支付專法尚未通過,三方合作遭台灣政府主管部門金管會喊停,後來又恢複業務。支付寶2014年12月1日在台灣上線以來,已從3600個支付點發展到3萬多個,微信支付目前在臺也有超過3萬個支付點。2016年4月,藍新科技轉投資的台灣第三方支付股份有限公司“ezPay台灣支付”取得金管會專營電子支付機構業務許可,並且成為首家取得跨境支付業務許可的金流支付公司。
我認為,無論生活在大陸還是台灣,無論發展程度如何,在不同的領域都應該嘗試互相理解、虛心學習,才能增進全面的了解,而不是刻板印象式的認知。這不僅是提高自我的必須,還是兩岸進一步加強合作,實現和平共贏的助力。
(本文作者係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劉馨宜,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