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改革進行到底》第十集:人民的獲得感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7-07-27 09:22:44 | 來源: 新華網 |
【解説詞】
2014年的新年鐘聲即將敲響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發表了新年賀詞。
此時的中國,剛剛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一幅促進13億人全面發展、走向共同富裕的宏偉藍圖正在徐徐展開。
【字幕】 2013年12月31日 北京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2014年新年賀詞
【同期】習近平主席
我們將在改革的道路上邁出新的步伐。我們推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讓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解説詞】
從誕生之日起,中國共産黨就把“人民”二字鐫刻在自己的旗幟上,90多年櫛風沐雨,持之以恒,堅定地踐行。
當中國踏入新的改革時間,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國共産黨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字幕】2012年11月15日 北京 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會
【同期】習近平總書記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推出片名:將改革進行到底 第十集 人民的獲得感】
【解説詞】
2013年,深秋的北京。
【字幕】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
【同期】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
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必須加快社會事業改革,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解説詞】
這是一場努力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大變革。
13億人,既期待更好地生存,又期待更好地發展。
【同期】中央黨校教授 辛鳴
通過改革夯實人民群眾的生存權。在這個基礎之上,通過改革拓展人民群眾的發展權,讓人民群眾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在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有一個更好的發展的空間和發展的可能。
【解説詞】
在全國14個連片特困地區之一的大涼山腹地,有一座“懸崖村”。村裏通向外界的必經之路是17條藤梯,其中連接村莊的兩條藤梯幾乎是垂直上下。
家在山上,學校在山下。孩子們的求學路,就是這條令人心驚肉跳的懸崖路。
【字幕】2017年3月8日 北京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
【同期】習近平總書記
去年媒體報道了涼山州的“懸崖村”。看到村民和孩子們常年在懸崖上爬藤條,上山下山安全得不到保證,看了以後心情還是很沉重的,也很揪心。
【解説詞】
讓習近平總書記揪心的不僅是“懸崖村”。
他多次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何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塊最大的短板,讓所有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得到保障,這是改革必須直面的嚴峻現實。
2015年10月16日,一場以“攜手消除貧困、實現共同發展”為主題的國際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
【字幕】2015年10月16日 北京 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
【同期】習近平主席
消除貧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權利。
【解説詞】
70%——這是聯合國《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報告》中一個引人驕傲的數字: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
7000萬人——這是一個令人牽掛的數字:截至2014年,中國仍有7000萬貧困人口。他們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
此時作出的減貧承諾,一諾千金。
【字幕】2015年10月16日 北京 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
【同期】習近平主席
未來五年,我們將使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解説詞】
這比聯合國確定的全球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整整提前了10年。
這是一場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脫貧攻堅戰。
【字幕】2013年11月3日 湖南湘西
【解説詞】
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
【同期】習近平總書記
我們在抓扶貧的時候,切忌喊大口號,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騖遠的目標。扶貧攻堅就是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
【解説詞】
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形象地解釋了何為精準——要由“大水漫灌”變為“精準滴灌”,不能拿手榴彈炸跳蚤,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同期】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劉永富
很難説“一把鑰匙開一千把鎖”。現在就是像中醫看病一樣的,找到病根,對症下藥,分類施策,因村因戶因人來施策。
【解説詞】
精準扶貧成為新階段扶貧改革最鮮明、最重要的特徵,是帶有方向性意義的重大改革。
建檔立卡,這項首創的中國式方法,是精準扶貧的工作起點。檔案裏每家每戶的貧困原因寫得清清楚楚。
明白賬在手,7000萬人脫貧的路徑實施圖也清晰地描繪出來——
到2020年,通過産業扶持,解決3000萬人脫貧;通過轉移就業,解決1000萬人脫貧;通過易地搬遷,解決1000萬人脫貧;還有2000多萬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覆蓋範圍,實現社保政策兜底。
【字幕】2015年11月27日 北京 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
【解説詞】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發出了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他明確指出,“脫貧攻堅必須堅持問題導向,以改革為動力,以構建科學的體制機制為突破口,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用心、用情、用力開展工作”。
在國務院扶貧辦,存放著一疊看起來很普通的文件。
這是22個省區市黨政一把手向中央簽署的《脫貧攻堅責任書》。如此立下“脫貧軍令狀”,開新中國成立以來之先河。
為保證“軍令狀”不放空炮,脫貧目標第一次納入五年規劃的約束性指標。
為嚴防數字脫貧、弄虛作假,中央建立了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省際之間進行交叉考核,並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獨立評估。
【同期】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劉永富
這一系列的舉措,就是我們黨和政府,要“言必信,行必果”,説到做到,不放“空炮”。
【解説詞】
石漠化,大地上的瘡疤。在全國14個連片特困地區中,滇桂黔石漠化片區貧困人口最多。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僅貴州省惠水縣就有17475人將進行易地扶貧搬遷。
【同期】貴州惠水縣明田新民社區黨支部書記 羅應和
不管我們是來自苗族也好,布依族也好,漢族也好,我們都是一家人。
【解説詞】
當過兵的羅應和是安置點新民社區的支部書記。
【同期】貴州惠水縣明田新民社區黨支部書記 羅應和
我們家總共五口人,只有九分多一點的地,在石縫之間種一點玉米,這個糧食不夠吃。
【解説詞】
2015年,當地政府開始在村裏登記摸底,同時組織搬遷點的選址、規劃、設計、施工。
2016年,羅應和與來自58個山寨的4684個村民一起,搬進了傢具齊全的新家。
【同期】貴州惠水縣明田新民社區黨支部書記 羅應和
我就感覺到,黨的決策,肯定想辦法把我們這些最窮的人,想方設法把我們搬出來。幸福來得太突然了!
【解説詞】
為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國家將統籌安排6000億元。2016年,全國已經有249萬人搬進了新家園。
2016年11月,“懸崖村”的藤梯換成了安全的鐵梯。這個小村莊將和全國許多貧困村一起,實施旅遊産業開發,守在家門口脫貧致富。
扶貧必扶智。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強調,要讓貧困地區的每個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品質的教育,這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字幕】廣西龍州縣下凍中心小學
【解説詞】
瞄準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的基本辦學條件,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對義務教育投入最大的工程開始啟動。2014年組織編制規劃,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5年開展專項督導;2016年實現時間過半,任務完成過半。
孩子們需要好老師。2015年,中央深改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鄉村教師隊伍支持計劃,300萬鄉村教師因此生活得更體面、更有尊嚴。
産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態扶貧,一系列改革措施構建起了政府、社會、市場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跨地區、跨部門、跨單位、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多元主體的社會扶貧體系正在逐步形成。
愚公移山,久久為功。
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作出莊嚴承諾兩年後,7000多萬貧困人口中已經有2700萬擺脫貧困,向著更好的生活奮力奔跑。
【字幕】2014年1月 內蒙古 興安盟
【解説詞】
距離2014年春節還有五天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來到興安盟林區困難職工郭永財家中。
【字幕】2014年1月26日 內蒙古興安盟 習近平總書記慰問困難林業職工
【同期】習近平總書記
對祖國作出貢獻的我們林業工人,黨和國家都不會忘記。
【解説詞】
民生領域的改革始終堅持“社會政策托底”,牢牢守住民生底線。
目前,1800萬城鎮低保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正在完善;900多萬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的免費職業技能培訓正在開展。
【字幕】2016年1月18日 中央黨校 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
【同期】習近平總書記
不斷把“蛋糕”做大,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解説詞】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先後出臺了《關於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若干意見》、《關於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等重要文件,開展了縣以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居住證制度、城鄉住戶收支調查一體化制度等專項改革。
2013年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年平均增長7.4%,實現與GDP增長基本同步;收入差距逐步縮小,基尼系數從2013年的0.473下降到2016年的0.465。發展成果在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解説詞】
進不去的城市,回不了的鄉村。
在億萬農業轉移人口的身上,既體現著中國社會變革的活力,也體現著變革進程中亟待解決的難題。
2014年6月,中央深改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構建新型戶籍制度的綱領性文件,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提速。新型城鎮化建設有了更深刻的內涵——不是讓農民簡單地進城,而是要真正共享城市公共服務。
【同期】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 李鐵
戶改實際上是十八大以來,我們推進新型城鎮化中最重要的一次改革。它涉及到大概2.8億的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要解決他們的公共服務問題,使他們能把根紮在城市,又能解決城市的各種消費需求,來帶動城市的發展。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改革。
【解説詞】
一個薄薄的戶口本背後,是厚厚的利益。要讓農民工和其他打工者進入城市,享受城市公共服務,必然會有不同的聲音。
【同期】公安部副部長 黃明
戶籍制度改革,如果説是公安在戶籍上做改革,那是很方便的事情,但是由於戶口背後負載著太多的利益,關係到眾多的領域,它就需要配套改革。這是總書記、黨中央在親自抓的,如果僅僅是靠公安部門是推不動的。
【解説詞】
改革首先填平了城裏人與農村人之間的身份鴻溝,又分別統一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讓社保制度的公平性顯著增強。
改革實行了人、地、錢掛鉤的配套政策,健全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建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機制,調動城市政府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的積極性。
在特大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由於資源環境承載力所限,仍然要嚴格控制人口規模,但同時,開闢了一條公開透明的落戶通道,建立起積分落戶制度。
2013年,廣州試行積分入戶政策,對申請人年齡、學歷、居住證、繳納社保等多項指標打分,在總排名中誰的積分高,誰就優先入戶。已經在廣州“漂”了多年的韓秋蘭試著提出了申請。
【同期】廣州番禺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 韓秋蘭
很榮幸一下子就給我過了。有了戶口之後,我孩子的問題解決了,然後我也有了更好的工作。
【解説詞】
重大改革,也需要細微切口。
戶籍制度改革的小切口就不少。
【同期】公安部副部長 黃明
解決無戶口人員的登記戶口問題,開始有一些政策上的障礙。總書記的態度非常明確,不管是什麼時候、什麼原因造成的,都要全面解決這個歷史遺留的問題,讓每一個公民都能依法登記戶口。他還關心異地辦理身份證的問題,要求我們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解説詞】
目前,全國已異地辦理身份證668萬個;1395萬多無戶口人員已經登記了戶口,到今年年底,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將基本解決。
【解説詞】
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寄託著生存和希望。
解決了基本的生存問題,人民渴望得到全面的發展,對美好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要活出高品質,活出精氣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共享作為新發展理念之一,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知易行難。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
【解説詞】
人口問題是影響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基礎性、全局性和戰略性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五中全會兩次對計劃生育政策作出調整,作出了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
2016年是全面二孩政策落地的第一年,全國有1846萬寶寶出生,比“十二五”期間的年平均出生數增長了近200萬。
教育,百姓高度關切,熱點難點頻出:學前教育的“入園難、入園貴”,義務教育的“擇校熱”,中小學課外負擔過重、中高考加分項目過多等等。
利益盤根錯節,矛盾積蓄已久,改革迫在眉睫。
【同期】教育部部長 陳寶生
十八大以來的教育改革,覆蓋了教育的全過程。每一個學段都有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都有亮點紛呈的改革措施。我們把公平和品質作為教育改革的兩大主題。公平,主要是在義務教育階段作為一個突破口來抓;品質,也是覆蓋整個教育領域的。
【解説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改革推公平、以改革提品質成為共識。改革貫穿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各個領域,著力建立起現代教育體系。
改革把學前教育納入公共教育體系。中央財政投入1032億元,全國“入園難”正在逐步得到緩解。
在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熱”的關注度最高。尤其是北京的擇校問題,是教育界公認的“硬骨頭”。
一場大刀闊斧的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由此展開。
【同期】北京市教委主任 劉宇輝
推進學區聯盟、集團化辦學、名校辦分校等等,就是通過名校、優質學校來擴大它的影響範圍,帶動薄弱教育的發展。
【解説詞】
2014年,優質資源校北師大實驗中學組建教育集團,除自身作為核心校外,成員校有二龍路中學等五所不同階段、不同特質的學校。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物理組合,而要讓北師大實驗中學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儘快滲入到成員校,提高總體教學品質。
【同期】北師大實驗中學校長 蔡曉東
思想融合、工作融合、情感融合,老師天天需要一塊備課,一塊研究學生,一塊研究我們課堂上出現了什麼問題。
【同期】北師大實驗二龍路中學學生家長 桑春茂
我們孩子去年考到了二龍路中學,與實驗中學的學生在一起上課,讓孩子在各個方面都有提高,讓我們家長在擇校這方面確實不像原來那麼痛苦了。
【解説詞】
到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實現了免試就近入學、劃片規範入學、陽光監督入學。“擇校熱”正在逐步得到緩解,全國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2014年8月,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這是自恢復高考以來,最系統、最全面的一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改革提升了中西部特別是農村地區學生上重點大學的機會。2016年共錄取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9.1萬人,比2015年增長21.3%。取消和規範高考加分、自主招生、分類考試、異地高考等一系列熱點領域的改革初見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實施學生資助和中職免學費政策,全國92%的中職學生都免除了學費,近40%中職學生、25%高職學生享受到國家助學金。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快建立,全國1.25萬所職業學校每年為各行各業輸送近1000萬技術技能人才。
改變“大而不強”,推進內涵發展,《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等等,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繼出臺。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小學到中學、職業學校、大學,全國太多校園裏留下過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教育改革正在努力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獲得發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能力。
【解説詞】
就業是民生之本。
就業領域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創新宏觀調控的方式,把就業政策和宏觀經濟政策緊密地結合,實現良性互動,特別是把就業目標任務的完成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
【同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 尹蔚民
今年在城鎮新增就業多少人,失業率要控制在一個什麼水準上,這樣中國就業才能實現比較充分,就業局勢才能比較穩定,GDP高一點低一點都不是問題。問題是什麼,是要滿足充分就業的需要。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轉變,過去我們從來沒有把就業提到這麼高的位置上來看。
【解説詞】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産業結構調整升級,給就業形勢帶來深刻影響。
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僅鋼鐵、煤炭行業去産能,一年就有上百萬的職工需要安置。
【同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 尹蔚民
對這項工作中央高度重視,總書記確實有明確的指示,明確了職工安置工作的基本原則、主要的渠道和一些政策措施。從去年的情況來看,應該講還是平穩、有序的。
【解説詞】
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多方面的政策支持與服務,積極構建覆蓋全體勞動者、貫穿勞動者工作生活全過程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隨著改革的深入,一條實現更加充分、更高品質就業的新路徑,逐漸明朗起來。
2013年到2016年,我國累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258萬人,連續四年保持在每年1300萬人以上。就業大局的穩定為保障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和諧安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解説詞】
中國人講究“安居樂業”,居不安則心不定。
在解決老百姓住房問題上,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至關重要。以政府為主滿足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逐步建立。
【解説詞】
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從2009年起步,到2013年建立起了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的基本醫療保障網。這張網越織越密,今年已經覆蓋了13億人。2015年,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全面實施,提高了重特大疾病保障水準。
在建立基本醫療保障的同時,幾塊最難啃的“硬骨頭”考驗著改革者的魄力和智慧——公立醫院以藥補醫、大檢查、大處方的現象仍然存在,醫療資源“倒三角”分佈格局尚未打破,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大醫院。
【同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 李斌
醫改是世界性的難題,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總書記九次主持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來審議關於醫改的一些重大文件。我們制定出臺了大體是56件重要的政策性文件,既涉及到立柱架梁的任務,也是接地氣的,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解説詞】
改革劍鋒首先直指醫改的硬骨頭之一——公立醫院改革。
從2013年起,福建三明市圍繞醫藥、醫保和醫療,三醫聯動,推進綜合改革。改革要把藥費降下來,讓群眾得實惠;把診療費提上去,讓醫生的利益不受損失;讓醫保支付更科學、更可持續。
【同期】福建省三明市居民 吳嫦娥
過去的話,一個月藥費就要大幾百塊錢,我們退休工人都沒多少錢嘛,吃不起。現在真的是很輕鬆的。
【同期】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陳曉帆
年收入現在是12萬多一些,比過去翻了一番還多一些。
【解説詞】
2016年8月,中央深改領導小組決定向全國推廣包括三明在內的八個方面24條典型經驗,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
北京擁有全國最豐富的醫療資源,也有著最複雜的利益糾葛。2017年4月8號,北京市的公立醫院改革翻開了標誌性的一頁——所有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調整醫療價格,設立醫事服務費;實行藥品的陽光采購。
北京的改革對促進引領全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向縱深推進,發揮著重要示範作用。2017年9月,公立醫院改革將在全國全面推開。
【字幕】2014年12月 江蘇鎮江世業衛生院
【解説詞】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蘇鎮江世業衛生院,調研村民看病問題。
【字幕】2014年12月 江蘇鎮江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基層醫療改革情況
【同期】習近平總書記
如果公共服務均等化不解決,北京的那些大醫院,永遠是像戰時醫院的狀態。所有的人他最後,或者他的病在其它的地方,他覺得沒有希望,他都要到北京去一下。這個狀況還是要改變的。
【解説詞】
改變這一狀況的改革舉措就是建立分級診療制度,讓優質的醫療資源縱向流動起來,服務於基層患者。
青海就成立了醫療集團,省城西寧的專家由此參與到了一個縣醫院的手術中。
【同期】青海省西寧市衛計委主任 桑淑娥
一個手術,如果在市級醫院做,可能大概要在一萬三到一萬四,但是在縣級醫院7000塊錢就得到了救治。一個血透病人平均下來,一年就要省醫療費用和成本費近兩萬到三萬塊錢。
【解説詞】
群眾表達訴求,改革及時作出回應。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獨特氣質。
2016年春節剛過,國家衛計委和國務院醫改辦收到了中央深改領導小組一個“命題作文”。
當時,“兒童看病難”成為媒體高頻詞。“看病似打仗、掛號如春運、輸液像是流水線”,兒科醫生和兒童家長都苦不堪言。
【同期】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 梁萬年
中央抓住了這一個老百姓所關心的熱點問題,也是老百姓的痛點問題,要求抓緊研究出臺關於改革完善兒童醫療服務改革和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就是老百姓有所呼,改革就有所應。
【解説詞】
僅僅兩個月後,中央深改領導小組就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的意見》。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佈。
【字幕】2016年8月 北京 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
【解説詞】
2016年8月,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二次高規格的全國衛生工作會議召開時,人們敏銳地發現,會議更名為“衛生與健康大會”。
一詞之差,意義重大。
【同期】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玲
健康中國其實是要從全生命週期、全方位地維護人民的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病,它是精神的、身體的和社會福利的一個完美狀態。讓老百姓有更乾淨的水、更好的空氣、更安全的食品以及更好的生活環境。
【解説詞】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字幕】2015年5月29日 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
【解説詞】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切實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加快建立科學完善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嚴把從農田到餐桌、從實驗室到醫院的每一道防線” 。
2015年10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制度保障著“舌尖上的安全”。
【解説詞】
一個國家對待健康的態度,體現著這個國家的發展水準。
一個國家對待老人的態度,體現著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
【字幕】2013年8月 遼寧瀋陽 習近平總書記與社區老人座談
【解説詞】
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瀋陽與社區老人座談,他説,“要全社會一起努力把老年人照顧好”。
2016年10月11日,中央深改領導小組決定降低準入門檻,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推動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提升居家社區和農村養老服務水準。
養老服務市場的大門被徹底打開。
孫阿娥老人已經95歲了。她所在的上海靜安區在居民小區裏設立了“長者照護之家”、“為老服務中心”,這些機構由政府興建、公司運營,社區60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享受到24小時托養、日間照護、臨時寄養、居家照護服務。
【同期】上海居民 孫阿娥
晚上吃完了一起睡覺,開開心心。早上起來吃早飯,老開心了。
【同期】孫阿娥老人的女兒 錢明娟
她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了。
【解説詞】
馬求恩老人已經年過70,家裏還有95歲的老母親常年臥床。政府出錢,為他家每月購買了50個小時的養老照護服務。
【同期】上海居民 馬求恩
給老人洗臉、吃藥、洗頭、洗衣服,還要給她敷藥。他們是專業服務的,對老人照顧得很好。
【解説詞】
目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等,一項項關係到億萬老年人福祉的改革,都在堅定而審慎地推行。
【解説詞】
平安是福。
【字幕】2014年1月7日 北京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
【解説詞】
2014年1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決溫飽後的第一需求,是極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 。
2015年10月,中央深改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關於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意見》。各地積極創新社會矛盾排查化解機制,進一步拓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等第三方參與社會矛盾化解的制度化渠道;構建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
2016年1月,中央深改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健全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規定》,強調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形成了職責明確、務實管用的責任體系。
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這已成為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政治責任。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已成為衡量幹部政績的重要標準。
【解説詞】
上個世紀末,習近平還在福建工作的時候,就在《擺脫貧困》一書中,寫下了這句話——治政之要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強調並踐行“人民立場”這一中國共産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架起了民生領域改革的四梁八柱,這也是支撐起每一個中國人美好生活的四梁八柱。一個個普通中國人、中國家庭的生活變化,共同繪就了國家文明進步的畫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的結構之變深刻、生動,創造了更多就業,增加了更多更穩定的收入;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更加有機地統一在一起,人民群眾參與中國社會民主政治的熱情得到有序釋放;人民群眾享受到了更多的文藝精品、文化基本公共服務,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感染著、凝聚著億萬人;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正逐步成為現實;綠色理念正轉化為綠色機制,老百姓從生態文明建設中普遍增加了獲得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真刀真槍、大刀闊斧,突破了一些過去認為不可能突破的關口,解決了一些多年來想解決一直沒有很好解決的問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大脈絡日益清晰,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全面發力,各領域標誌性、支柱性改革基本推出,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打下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全面深化改革既不斷取得重大突破,不斷夯基壘臺、積厚成勢,又始終面對新的挑戰,始終面對更艱巨的任務,始終行進在偉大征程上,永無止境,永不停步。
改革永遠在路上!
【字幕】2016年7月1日 北京 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
【同期】習近平總書記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繼續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經受考驗,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
【解説詞】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勝利召開之際,回望黨的十八大以來波瀾壯闊的偉大改革歷程,我們更加充滿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夠經受住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的考驗,一定能夠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