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近30名學子攜手調研島嶼經濟

來自台灣東吳大學、台灣中山大學、福建華僑大學等6所大學的近30名兩岸學子,在歷經赴台灣與海南的多個城市和鄉村調研之後,27日下午在三亞市圍繞“瓊台島型經濟與瓊臺合作”展開探討。

 

據了解,兩岸學子從8月13日到27日分別對金門、小琉球、屏東、南投、台北和海口、儋州、萬寧、保亭、三亞等地進行實地探訪調研,體驗對比兩地的“精緻農業”、“美麗鄉村”、“文創産業”等發展現狀。

 

在台灣,他們走進田間地頭,通過對農場主、農民、農會工作人員、民宿從業人員、文創設計者等人士的走訪和深入交談,了解台灣農業、農村和文創産業的發展現狀,對比海南島的發展模式,希望能找到一條適合大陸島嶼型經濟發展的新路徑。

 

“在台灣屏東縣的一個只有八分地的農場裏,農場主種植香瓜和聖女果,每年竟能獲利150多萬元人民幣,太令人震驚了!”談起調研的收穫,福建省泉州市華僑大學的大三學生林小君感慨頗多。“台灣小而美的‘精緻農業’,生態與經濟效益並重的小區營造,人文特色濃郁的文創與民宿産業,在深深地吸引我們的同時,也讓我們有了新的思考。”

 

“我們從台灣到海南做對比調研,並在活動結束後根據調研結果,擬訂一份調研報告,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海南島的發展貢獻力量。同時,也用實際行動讓台灣民眾認識一個真實的大陸,增進彼此的互信和了解。”福建省泉州市華僑大學的大三學生肖雲説。

 

同樣收穫滿滿的還有來自台灣的五名大學生。“通過跟大陸同學的相處,我們消除了彼此的芥蒂,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希望將來有更多的台灣年輕人來到這裡,認識一個全新的大陸,交到更多的朋友。”台灣東吳大學的大三學生李玟儀説。

 

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原副董事長高孔廉説,經貿、文化與青年是兩岸關係的重要紐帶。兩岸青年越早交流接觸,就越容易了解彼此。海南無論在氣候還是産業發展等諸多方面跟台灣有相似之處,在促進兩岸交流方面,將大有可為。

 

據本次活動支持方北京公益團隊SOZOTEAM負責人王淑貞介紹,這次活動旨在為兩岸青年學子搭建彼此溝通了解的橋梁,增進兩岸青年的友誼,感受兩岸的“同”與“不同”。新華社三亞8月27日電(記者 鄭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