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成全球首個耐輻射微生物菌種庫
編輯: 霍建陽 | 時間: 2017-12-08 09:35:45 | 來源: 科技日報 |
在全世界40多個高輻射污染區,有沒有生命存在?以何種形式存在?無疑是茫茫科海裏一個謎。日前,這個謎底被新疆農業科學院微生物應用研究所石玉湖研究員帶領張志東、王瑋等團隊成員揭開。
6日上午,新疆農業科學院微生物應用研究所發佈消息稱,世界首個具有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耐輻射微生物菌種資源庫在新疆建成。
為探索中國高輻射污染區的生命現象,該團隊成員歷時15年,不畏高放射性可能造成的危害,先後10余次深入污染中心採集樣本,分離挖掘耐輻射微生物2000余株,已完成鑒定並登記入冊1213株,發表1個新屬(Yuhushiella),18個新種,在國際上首次報道了隸屬於微桿菌屬和鏈黴菌屬的耐輻射菌株,創建了具有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耐輻射微生物資源庫。
該團隊在世界40多個高輻射污染區範圍內,首次對一個高輻射污染區耐輻射微生物進行系統的挖掘與研究,研究證明了我國高輻射污染區土壤中存在豐富的耐輻射微生物資源。
石玉湖研究員稱,該資源庫的建成極大地豐富了世界耐輻射微生物資源,使我國在該領域研究佔居世界前沿,有力地促進了生命科學、生態學、核環境科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
日前,由新疆農科院微生物應用研究所、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南京工業大學聯合完成的《中國高輻射污染區耐輻射微生物資源挖掘與研究》科研成果,通過自治區科技廳組織的成果鑒定。6日發佈的只是成果四大創新內容之一。
(原標題:首個耐輻射微生物菌種資源庫建成)
新聞推薦
- 中國國際濕地城市增至22個 居全球第一2025-07-25
- “小小”感測器成為萬物互聯“神經末梢” “中國製造”正向“中國智造”邁進2025-07-25
- 東南有海浩無窮——從閩人與海解碼中華海洋文化基因2025-07-25
- 美國經濟學家傑弗裏·薩克斯:香港在全球變局中前景光明2025-07-25
- 台灣青年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暨中國陶瓷文化研習營成功舉辦2025-07-25
- 中國遊戲靠啥“圈粉”海外?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