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臺當局“三噴口水”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8-03-08 10:10:30 | 來源: 海峽之聲網 |
5日,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回答記者關於“武統”問題時表示,兩岸關係陷入政治僵局,責任完全在台灣當局這一方。同時表示,“我們有堅定的意志,有充分的信心,更有足夠的能力,來遏制住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
張志軍的這段表述在兩岸媒體引發了巨大關注,香港鳳凰網報道甚至把標題列為:“會不會武統台灣?國臺辦霸氣回應!”有評論直指,張志軍這段表態,與以往的“模糊”回答有著顯著的不同,這是明確向台灣,也是向世界宣誓:統一之聲正逐漸變成現實!
對此,臺當局也迅速有了三個連鎖反應。第一個是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黃重諺當天下午發表聲明表示“兩岸關係更嚴峻,不是台灣造成的”;第二個是陸委會當晚透過新聞稿表示,“對岸片面卸責給台灣、或刻意回避”,是大陸“推諉塞責”。緊接著,第三個,6日,台灣當局行政部門負責人賴清德表示,大陸推動“九二共識”與惠臺政策,最後目標都是“吞併”台灣,希望“國人”了解這點。
對於臺當局的三個回應,人們怎麼看呢?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台灣省籍代表陳雲英輕描淡寫地説,“其實這些表態沒有太大的意義,都是口水仗。”
臺當局噴向大陸這波“口水”,向大陸甩鍋、推卸惡化兩岸關係的責任,並誣衊大陸對臺政策、恐嚇台灣老百姓,這並不讓人奇怪,因為它一直以來就這樣,這是它的“制式”反應。讓人好奇的是,它越來越頻繁地對大陸噴“口水”,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和心態?
全國台灣研究會理事鄭劍7日發表題為《惠臺政策讓誰驚慌》的評論文章稱:大陸“31條”推出後,台灣民眾普遍歡迎,然而台灣政壇的反應都很強烈,特別是“台獨”分子驚慌失措,這説明大陸的政策切中其要害。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韓冰接受海峽之聲採訪時則表示,“根本上反映出了蔡英文當局對台灣同胞、特別是年輕族群選擇用腳投票,到大陸尋找施展個人理想的舞臺的這種狀況的一種恐懼。”
“驚慌”、“恐懼”,專家學者的評論讓人們看到了臺當局這波“口水”背後的真實心態,外強中乾,還有副“走夜路吹口哨”的滑稽樣子。
那麼,為什麼臺當局會“驚慌”、“恐懼”?讓我們聽聽一位在大陸學習生活了5年的臺生是怎麼説的,他叫許晉銘。 “我所了解的來大陸讀書的臺生70%都希望留在大陸工作生活。”
話説至此,再明白不過了。大陸的對臺政策措施越來越貼近台灣民眾的需要,而台灣當局呢?除了鬥爭國民黨、挑動兩岸對立、誣衊大陸欺騙嚇唬老百姓之外,事關老百姓生計的經濟民生一樣給不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種與人民漸行漸遠的當權者,除了感到“驚慌”、“恐懼”,還能怎樣呢?
6日,賴清德表示要務實檢討大陸“惠臺31條”,下周提出因應策略。有藍營民意代表問,是想用像李登輝時代的“戒急用忍”?還是禁止個人過去大陸?或“積極管理”?賴清德沒有正面回答。香港中評社7日發表觀點認為:現實地看,台灣也已無本錢“戒急用忍”,若以此要挾大陸,不會有任何作用。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韓冰則認為,賴清德所謂的“務實檢討”,只能是空放一記狠話,實際上根本無計可施。
看來,“驚慌”、“恐懼”之外,還有自言自語般的空話。誰信呢?
台灣省籍人大代表陳雲英
台灣省籍人大代表陳雲英説,大陸對臺政策 “是以維護我們台灣同胞的權益為主的。大陸看重的是人,是全體2300萬人,不看重某個人或某個機構的表態。”而在台灣,總有那麼一些人,條件反射性地排斥大陸的舉措,以“陰謀論”來誣衊大陸的善意,恐嚇百姓。總想恐嚇別人的人自己的內心也難免驚恐。費再多的口舌、噴再多的“口水”無助於解除自己的驚恐。要解除驚慌和恐懼,不如直面現實,做出正確的選擇。(海峽之聲3月7日訊 逸舟 小景 假衲)
原標題:“北京正在説”(四):是什麼讓臺當局“三噴口水”?
相關新聞
- 2018-03-08國臺辦新春派送“大禮包” 福州臺商臺青紛紛點讚
- 2018-03-08臺胞臺商熱議31項措施 期待在大陸有更大發展空間
- 2018-03-07福建對臺先行先試 代表:31條惠臺措施為閩臺融合添新動力
- 2018-03-07四川臺商郭弘揚:欲借31條政策推兩岸影視合作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