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稅在全國迎來首個徵期

1日上午,在上海浦東新區辦稅大廳,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從申報專窗接過一張環境保護稅稅票,這是我國環境保護稅開徵以來開出的首張稅票。

 

今年1月1日,我國首部環境保護稅法正式實施。作為按季申報的全新稅種,環保稅于4月1日在全國範圍迎來了首個徵期。

 

記者在福建省泉州市地稅局見到,辦稅服務廳為此次申報設立了諮詢服務專區。儘管仍是週末,工作人員已經早早就位,不少企業代表正陸續前來申報。“簡單填寫完申報表,只需幾分鐘,便完成了錄入和開票,整個流程十分便捷。”當日上午,卡丁(福建)兒童用品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柯遠梅領到了福建省首張環保稅稅票。

 

“首張環保稅稅票的開出,標誌著環境保護費稅制度轉換在基層順利落地。”福建省地稅局財産行為稅處處長張錦珊介紹,除了加強申報期的保障服務,稅務部門還將運用公益廣告、小視頻、微電影等形式開展廣泛宣傳,為納稅人普及環保稅背景知識和詳細操作流程。

 

在北京密雲,北京特驅希望飼料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王虎來到辦稅大廳。在簡單的申報手續之後,他順利收到了北京市第一張環保稅稅收繳款書。“待公司辦完手續後,我們將把這張完稅證明捐贈給北京稅務博物館,以此表達我們踐行綠色稅制、依法依規納稅的決心。”王虎説,“如今企業的環保意識正在與日俱增,我們也願意為降低環境污染、留住綠水青山盡一份力。”

 

“環保稅正是著眼于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現實問題,承載著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重任。”北京市密雲區副區長范永紅表示,密雲作為北京市生態涵養區之一,肩負著為北京市保護一盆清水的特殊使命。做好環保稅徵收工作,對密雲來説尤其重要。

 

環境保護稅法是我國首部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作為全面推行營改增試點改革後第一個通過費改稅新增的地方稅種,環保稅承載著助力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功能。今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會同財政、環保等部門為環保稅首個徵期做了多方面準備工作,進一步確保稅制平穩轉換。

 

據介紹,目前全國各地稅務部門核心徵管系統、網報系統均已部署上線,共識別、認定、採集了24萬多戶環保稅納稅人的基礎信息,聯合環保部門組織培訓4600余次。同時,各地稅務部門已陸續開展現場諮詢、12366熱線諮詢等,以多種渠道為納稅人開展納稅輔導。

 

國家稅務總局財産和行為稅司司長蔡自力表示,為充分保障環保稅納稅申報平穩有序,各地辦稅服務廳廣泛增設了環保稅申報專窗、綠色通道。除前往辦稅服務廳辦理業務之外,納稅人也可以在網上辦理環保稅申報,充分享受“互聯網+稅務”帶來的便利。

 

“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增強了我們優化生産工藝、減少污染物排放的動力。”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財務人員表示,依照環保稅“多排多徵、少排少徵、不排不徵”的激勵機制,公司因污染物排放量低於國家標準,原本應繳的9400多元環保稅獲得減免,實際稅款只需8800多元。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樊勇説,環境保護稅的徵收不以增加財政收入為目的,其生態意義遠大於稅收意義。實施環境保護費改稅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寄託著百姓對“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好期待。(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  記者鬱瓊源、黃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