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學者傅敏雅:"去中國化"台灣將失去非常寶貴的東西

法國學者傅敏雅:"去中國化"台灣將失去非常寶貴的東西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巴黎第十大學SamiaFerhat(傅敏雅)副教授 黃楊 攝 

圖片來源:華夏經緯網 

 

“我是台灣人”、“我是中國人”、“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一個本不該存在的問題卻讓台灣青年世代陷入身份認同的困境,如今它也成為兩岸統一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干擾源之一。4月12日,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巴黎第十大學SamiaFerhat(傅敏雅)副教授帶著其2015年指導拍攝的紀錄片《左岸右岸》來到清華大學,講述紀錄片背後的故事。

 

     面對兩岸關係 80後情感比想像中更複雜

 

5年時間,10名學生,6場討論,2009年傅敏雅在巴黎成立了“兩岸青年曆史與電影工作坊”,拍攝記錄了來自大陸和台灣的十位在法留學青年在一個主題為“兩岸青年:歷史與電影”的工作坊中的共同經歷。

 

傅敏雅表示記錄片的拍攝重點不是解決或者回答兩岸關係的難題,而是為了給兩岸青年提供一起探討意識話題的機會,加深相互了解,促使來自兩個不同社會的年輕人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對話。它真實的呈現8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在面對兩岸關係的問題時,比想像中複雜得多的狀況。

 

    “去中國化”台灣將失去非常寶貴的東西      

 

此外,傅敏雅對記者表示,惠臺31項措施的實施對兩岸關係發展具有正面影響,台灣年輕人更希望到大陸工作發展與創業,儘管台灣還有部分人士不願意承認這一點,但這種現象已經非常明顯。

 

對於“天然獨”、“去中國化”,傅敏雅批評表示所謂“天然獨”只是透過宣傳、口號政治立場而醞釀出來的東西,並非“天然”。而“去中國化”對於台灣更是有點危險。她表示“台灣文化”即是“中國文化”,如果“去中國化”那台灣還剩下什麼?因為,對於外國人來説最為欣賞的就是中國文化,如果去“中國化”,我們會覺得台灣將失去一種文明、非常寶貴的東西。 (記者 黃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