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華文教育工作者:華文教育面臨新機遇
編輯: 白宇坤 | 時間: 2018-06-04 10:17:10 | 來源: 中新網 |
來自日本各地的華文教育工作者、專家、僑領等6月2日匯聚在東京華僑會館,舉行“新時代與日本華文教育學術研討會”,就日本華文教育的歷史、現狀和發展展開熱烈討論。
6月2日,來自日本各地的華文教育工作者、專家、僑領等匯聚在東京華僑會館,舉行“新時代與日本華文教育學術研討會”,就日本華文教育的歷史、現狀和發展展開熱烈討論。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 攝
日本華文教育協會會長顏安在致辭中表示,對於華僑華人來説,隨著祖(籍)國的日益強盛和世界對中文關注的提升,華文教育的發展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機遇都要好,需求都要大,同時伴隨而來的挑戰也進一步加劇。在此節點召開研討會,就是為了更好地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進而在海外傳承好中華文化的“根”和“魂”。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領事梁哲明出席研討會,從海內外形勢上分析了華文教育的現狀。梁哲明説,中日關係向好發展以及華僑華人地位的不斷提高,對新時代華文教育來説都是難得的機遇。但同時多元化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需要國家以及海外僑胞共同努力,在“質”和“量”上進一步推動其發展。
關於日本華文教育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專家、各華校負責人等發出了來自教育前沿的聲音。同源中文學校校長楊林以自己學校為例看華文教育發展。她表示,近幾年華文教育迅速發展,日本各類中文教室、學校層出不窮,學生人數大幅增加,但問題也很多,突出表現在如何留住老師和學生。學校的持續發展成為了一道難題。
6月2日,來自日本各地的華文教育工作者、專家、僑領等匯聚在東京華僑會館,舉行“新時代與日本華文教育學術研討會”,就日本華文教育的歷史、現狀和發展展開熱烈討論。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 攝
北方工業大學副教授、杏林大學訪問學者孫海英最近做了一項名為“東京23區華文學校”的調查,她認為,華文教育是華僑華人子女歸屬感和身份認同的問題,更是建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問題。而當前華文學校的增長速度完全無法滿足華文教育發展需求。華文教育不能急功近利,需要一點點積累力量。(中新社東京6月2日電 記者 呂少威)
相關新聞
- 2018-06-04從台北故宮到“登陸”執教 臺籍教師冀兩岸融合發展
- 2018-06-042018海峽兩岸龍舟文化節啟幕 共同傳承中華文化
- 2018-06-04港媒:誰才是“愛台灣” 現實給出答案
- 2018-06-04兩岸專家學者熱議閩南文化保護與傳承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