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工業化”為香港未來儲能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8-06-22 09:15:15 | 來源: 人民日報 |
圖為香港三大工業邨之一的將軍澳工業邨,在此興建的“數據技術中心”和“先進製造業中心”預計將分別於2020年及2022年完工。(資料圖片)
2015年11月,香港特區政府組建成立了一個叫做“創新及科技局”的部門,喊出了“香港‘再工業化’”的目標。一個全球聞名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一個服務業佔本地GDP90%以上、居絕對主導地位的自由經濟體,一個經濟增長率在過去十年比其他先進經濟體高出一倍、發展勢頭正持續向好的地方,為何在早已“去工業化”後又打出了“再工業化”的旗號?沉寂多年的香港製造業真的還有未來嗎?
重塑光輝歲月再造發展引擎
“工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也經歷過輕工業蓬勃的年代,養活了數以百萬計的香港人。”今年3月,香港特區立法會就一項名為“構建全方位‘再工業化’政策體系”的議案進行辯論,參加答辯的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如是説。
歷史上飲過工業發展“頭啖湯”的香港,工業根基深厚。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作為輕工業中心,其鐘錶、玩具、電子等“香港製造”的産品風靡世界,工業産值最高峰時超過本地生産總值的30%,近一半就業人口從事製造業;即便到了2008年,香港工業企業在珠三角地區的雇工人數也曾達1000萬人。
現實情況卻顯得十分“蕭瑟”,經歷近30年生産線持續遷離後的香港製造業,就業人數到2017年只剩95500人,僅佔香港就業總人數的2.5%,而佔本地GDP的比重則大幅下滑至1.1%。
傳統製造業産業優勢早已不再,既有的製造業發展困難重重;舊的發展模式瓶頸顯現,新的經濟增長點還未培育形成;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也在各方挑戰下壓力倍增。這些都讓特區政府陷於“焦慮”之中,開始探尋轉型發展、“再工業化”之路。
“特區政府提倡‘再工業化’,是期望通過引進和發展適合香港的高端製造業,鞏固香港經濟根基,推動産業多元化,並創造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香港生産力促進局工業智慧製造首席顧問單銘賢説。
不走過去老路專注高端製造
20世紀60年代,“再工業化”的概念已被西方國家提出。作為一種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它旨在實現舊工業部門的復興和迭代,促進新興工業的增長。對於香港來説,從“去工業化”到“再工業化”,既是讓香港製造業“涅槃重生”,更意在解決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問題。
“‘再工業化’並非走回頭路,重現香港昔日的工廠年代,更不是要勞工密集型的傳統製造業回流香港,‘再工業化’是建立高增值的製造産業。”楊偉雄多次強調的一句話,清楚標注了香港“再工業化”的內涵。
決心不走回頭路,因為根本走不通。
早在2014年,香港工業總會已就是否願意“回流香港”問題訪問過珠三角的641家香港廠商。調查表明,只有2%的廠商願意將公司部分或全部活動搬回香港,而不願意回來的原因主要是土地和勞動力昂貴且不足。
楊偉雄曾解釋説,香港“再工業化”進程有四大方向。一是扭轉“去工業化”的趨勢,推動工業研發、工程設計及高增值産業;二是釋放人力資源或勞動力,從事高增值工作或工序;三是協助現有行業利用創新及科技升級轉型;四是創造新的先進製造業及完整的産業鏈,如生物醫藥、機器人技術、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等,並制定相關的發展標準和平臺。“我們現在的目標是在未來兩三年內,扭轉製造業佔本地生産總值比率的下降趨勢。”
全方位政策多方面服務支援
香港生産力促進局裏,有個“智慧産業廊”頗引人矚目。“客戶、廠商、消費者”産業週期、數碼化運作方案、智慧生産單元、智慧連接器、網絡安全系統,一個“工業4.0”生産企業“樣板間”直觀呈現于觀眾眼前。
為推動香港“再工業化”,近年來該局動作頻頻。從成立“智慧製造技術展示中心”到“智慧産業聯盟”,從創建“知創空間”,到推出“工業4.0先導項目”,為協助製造企業轉型升級,他們努力提供著各種支持方案。
特區政府“構建全方位‘再工業化’政策體系”還在研究,但也在基礎設施、技術研發應用環境、稅務和財政支持及人才培訓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舉措:高增值産業缺地,就優化工業邨政策;智力技術支持不夠,就興建數據技術中心及先進製造業中心;工業研發設計投入負擔重,就出臺特別稅務減免政策;人力資源儲備不足,就提供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等等。
政府工作緊鑼密鼓,各方努力有模有樣,香港已出現成功案例。5月31日,香港商湯科技完成了C+輪6.2億美元融資,再創全球人工智能融資紀錄,並以估值超過45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人工智能企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一次活動上興奮地表示,商湯科技在短短4年內迅速發展成為“獨角獸”,證明香港有優勢和潛力發展創新科技,並推動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記者 張慶波)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