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牽兩岸“甲骨”促交流:甲骨文文創交流展(上海)備受關注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8-08-29 15:17:57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兩岸甲骨文文創作品交流展。(圖片來源:上海臺辦)
由上海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甲骨文世界記憶專項基金、黃浦區政府、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打浦橋街道田子坊藝術中心主辦和支持,台灣中華甲骨文學會協辦的“甲骨文發現120年紀念暨兩岸甲骨文文創交流展”,8月24日在位於上海中心區域的田子坊藝術中心舉辦。黃浦區人大副主任屠奇敏、上海殷商甲骨文研究院院長韓志強、相關知名人士周馭、侯煒慶、常志康、高立謙、鹿鶴松等出席并剪彩,侯煒慶、常志康致辭
今年是發現甲骨古文字第119年,17萬餘件4500余甲骨文字中的部分文字逐漸被識別,為了解商朝之前的中國歷史提供了廣闊視野與豐富的資料。甲骨文因此被視為照亮中華文明的一盞明燈,也為世界所震憾。甲骨文作為中國古時期的成熟文字,具有"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獨特魅力,對思維方式、審美意識、書法發展都有著深刻的影響。
此次活動展出了大陸和台灣甲骨文書法及文創作品400余件。書法作品書風各異,融古出新,思考深遂,文創作品則極盡與甲骨的饑筋結合,顯現了作者對甲骨文字的理解。因此,作品展出3天來受到了文字學界、書法界、文創界的關注。
橋梁專家韓志強先生擁有50多項專利成果和魯班獎,卻懷抱“甲骨文申請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産”的夢想開始了近十年的甲骨文研究、創作與宣揚,組建上海殷商甲骨文研究院後,在首屆上海市民文化節上首提“申遺”,並聯合業界在上海、韓國、日本等推出多項展示與科研活動。
據悉,除了本次交流展外,還將在年內分別於上海、杭州、東京等地舉辦展覽、研討、講座等甲骨系列專。(中國台灣網8月29日上海訊 通訊員 張牧歌)
作品展示。(圖片來源:上海臺辦)
展覽作品。(圖片來源:上海臺辦)
相關新聞
- 2018-08-24“到上海金山‘淘金’!”——臺青大陸創業新選擇
- 2018-08-28台灣青年西安“品味”周秦漢唐 共話文化傳承
- 2018-07-16兩岸青年人才文創設計邀請賽在福建安溪啟動
- 2018-06-19台灣“祥瀧文創”董事長鄭瑤婷:老祖宗的文化寶藏值得兩岸共同挖掘
新聞推薦
- 新“出差三人組”亮相!神二十乘組簡歷來了2025-04-23
- 港澳臺輿論:美國眾叛親離,中國按節奏應對關稅戰2025-04-23
- “蓉聚天府·築夢四川” 2025川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行2025-04-23
- 穩外貿穩外資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2025-04-22
- 神二十發射在即 這次太空之旅還有一位神秘乘客2025-04-22
- “圈粉”全球客商 廣交會向世界“種草”中國“智”造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