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納入A股權重提升今日盤後生效 增量資金有望超預期

根據國際知名指數編制公司MSCI此前公佈的方案,236隻A股合計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從5月底的0.39%提升至0.75%,在8月31日收盤後將正式生效。

 

另據MSCI預測,每一次以2.5%的因子納入,將為A股帶來110億美元的增量資金。鋻於主動型資金的操作更具靈活性及市場經前期調整後的估值更具吸引力,此次權重調整生效前後帶來的增量資金有望高於6月初的首步納入。而根據國際慣例,跟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被動型資金有望在8月31日當日調倉完畢。

 

被納入MSCI既是A股對外開放的一個新高度,也是A股對外開放的新起點。MSCI亞太研究部主管謝徵儐告訴上證報記者,隨著A股對外開放的穩步推進,下一步,A股被納入MSCI的權重或進一步提升。

 

國際投資者態度積極

 

根據MSCI此前宣佈的方案,從2018年6月開始,將基於5%的納入因子,分兩步把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 ACWI全球指數。第一步,以2.5%的因子納入226隻A股,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0.39%的權重,已于5月31日收盤後正式生效;第二步將在8月31日收盤後正式生效,屆時,236隻A股將合計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0.75%的權重。

 

“第一步的實施可以説非常完美。”謝徵儐在接受上證報記者專訪時説,“對於8月底的繼續納入,國際投資者是非常積極的。”

 

嘉實基金海外子公司嘉實國際研究主管兼基金經理陳葉雁南告訴記者,目前自己管理的基金産品主要是跟蹤MSCI中國指數。陳葉雁南表示,經過近期調整後,A股估值處在非常低的位置,有很好的配置價值,會從長期的角度擇機進行配置。

 

河東資産聯合創始人兼基金經理傅剛認為,從長期資本配置的角度看,現在佈局A股是一個比較好的時點。而海外資金對A股佈局的不斷深入,將為A股未來走牛提供助力。

 

增量資金有望超預期

 

對投資者而言,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MSCI繼續納入A股將給市場帶來多少增量資金。

 

根據MSCI對5月底首步納入前一個星期和後一個星期的資金流動情況的統計,該時間段有超過90億美元資金進入A股市場。

 

“我們此前測算,兩次2.5%的因子納入,每次會帶來約110億美元資金。首步納入後實際流入的資金跟此前估算相比稍低了一些,但相差不太大。”謝徵儐預計,8月底指數調整生效前後或比5月底時有更多資金流入。原因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主動型投資者操作的彈性和靈活性比較大,不需要實際去跟蹤A股被納入的日期,特別是在A股權重在相關指數裏佔比還是比較小的階段。有一些投資者覺得2.5%的納入因子較低,他們可能會等待8月底納入因子增加到5%再進行一次性操作;另一方面,反映國際機構投資者對買賣A股準備程度和投資興趣的“特別獨立賬戶”(Special Segregated Account ,SPSA)開戶數已經從5月底的5000個增加到目前的近6000個。“這部分在5月底前還沒進入市場的投資者,可能沒能及時參與到首步的納入,預計他們會借8月底的指數調整生效,就5%的納入因子做一次性調倉。”謝徵儐説。

 

增量資金的進入會否受當前市場情況影響,是投資者關心的另一個問題。“一般來説,國際投資者不會把短期的波動看得很重,他們更著重長期投資回報。短期的波動只是給長期投資者創造了建倉或交易的窗口而已。”陳葉雁南告訴記者,對國際投資者來説,A股還是有很多具有吸引力的標的的。

 

謝徵儐也坦言,在MSCI首步納入A股之後,市場波動較大,多少會影響到投資者對包括A股在內的新興市場的投資情緒。但長期來看,A股市場在全球市場的重要性會進一步顯現。此外,經歷前期調整後,A股在估值方面可能會更具吸引力。

 

整體納入進程或縮短

 

關於A股被完全納入MSCI有沒有具體的年限預估的問題,謝徵儐表示,A股納入的進程,取決於其市場的開放程度和國際投資者的接受程度。隨著A股市場進一步開放,相信A股整體納入的進程也會縮短。

 

據了解,MSCI目前會專注于8月31日的第二步納入,納入之後會跟投資者進行多輪交流溝通,如果投資者對此看法正面,MSCI有望在短期內跟國際投資者進行關於下一步A股納入的磋商,並跟監管層洽談有關方案。

 

此前MSCI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亨利·費爾南德茲曾表示,希望未來A股被納入MSCI指數的進程不再採用小範圍擴大規模、小比重提升權重的方式,而是“步伐能夠邁得更大一些”。

 

“我們目前還是保持著這個想法。”謝徵儐説,“下一步可能會涉及一個更大的因子提升。”但至於具體是多少,他表示目前不方便透露。

 

另一國際知名指數編制公司富時羅素近期也表示將探討是否將A股納入主要指數。謝徵儐對此表示,隨著A股市場的不斷開放,A股被納入不同國際指數是大勢所趨。“這會給A股市場帶來更多國際投資者。一個市場有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參與,對市場自身發展會帶來一些正面影響,長久來説是一件好事。”謝徵儐説。(記者 張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