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臺同胞點讚居住證

《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的出臺引起了港澳臺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紛紛認為這將極大便利港澳臺居民在內地(大陸)生活和工作,是中央認同並鼓勵港澳臺居民積極融入內地(大陸)的重要舉措

 

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召集人、香港發展局原局長助理何建宗:過去數年內地電子商務、政務和服務的快速普及化,導致沒有內地居民身份證的港人諸多不便。居住證的出臺一方面反映中央對便利港人措施的重視,也反映內地對“港澳同胞”這個身份的重新理解。香港人從作為“同胞”和“境外人士”,變成真正意義的、在內地享有權利和義務的“中國公民”,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一紙證件顯示的是身份,背後是權利義務和責任,它也是從身份到身份認同的關鍵。這次居住證的出臺,體現了中央對港澳臺居民要求更便利生活訴求的重視,更是體現了中央認同並鼓勵港澳臺居民積極融入內地的重要舉措。

 

香港青年團體“就是敢言”執行主席陳曉鋒:居住證的新措施體現了國家依法治港的新舉措,以正式“法律確認”的形式充分回應了香港市民的需要,體現出中央特別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香港同胞的關懷,同時也為香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良好契機。一方面,在內地居住並符合資格的香港居民可申領居住證,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香港人作為“中國公民”在法律上被肯定,國家給予了香港人在許多領域跟內地人擁有一樣的待遇。另一方面,居住證新措施能夠更好地幫助香港人適應內地生活,吸引更多香港人到內地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趙琳琳:明年是澳門回歸祖國二十週年,此時《辦法》的出臺可以説是振奮人心,廣大澳門居民十分感恩國家的重視和關懷。港珠澳大橋即將全線貫通,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港澳居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舞臺,在“一國兩制”的背景下,這一辦法有利於增加港澳居民對國家的歸屬感,也有利於實現人才的自由流動,消除地理上、物理上的一些障礙,讓港澳同胞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

 

亞太聯盟總商會總法律顧問、香港職業大律師丁煌:《辦法》是國家精心設計的一項有助於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政策。此辦法針對人員的自由流動在建設中的大灣區內為香港和澳門居民打開了一扇方便之門。這個辦法是必要的。相信在國家的領導下,大灣區將會成功,並以驚人的速度促進中國大西北的經濟發展。

 

台灣新黨前主席謝啟大:大陸制定《辦法》,在初心上是值得肯定的,其目的是讓在大陸生活、創業、居住的港澳臺同胞享受多種權利、服務和便利,對此我表示歡迎。但是,我有一點擔憂,即居住證與臺胞證的同時存在,意味著每個臺胞有兩個號碼,是否會在未來的實際使用過程中帶來困擾。如果能夠統一一個號碼,或許會對未來的使用更加有利。

 

中台灣律師聯盟執行長、台灣律師何志揚:關於國務院頒布的《辦法》,我覺得體現了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從使用層面來看,讓台灣同胞在使用居住證與大陸同胞使用身份證一樣感受到便利性,例如在互聯網訂購高鐵票及線上取票更便利。在法制層面上,認同長期居留在大陸地區的台灣同胞,給予法律上的權益保障,便利兩岸互通有無。從經濟層面來看,台灣同胞有了居住證,相信更認同大中華的經濟圈,對於彼此相依的經濟命脈更加堅定不移。

 

在平潭創業的台灣青年許桂榮:我一定會申領居住證,這將大大便利我們在大陸的日常生活。自2015年在大陸完成學業之後,我便在大陸工作。我一直很羨慕大陸同胞使用二代身份證便可在機場值機、快速通過高鐵檢票口、使用餘額寶等。臺胞申請的居住證與大陸身份證具有同樣的位數,將會大大便利我們日常的生活,交通違章也都可以在網上處理。因此,我一定會去申領。

 

(記者汪閩燕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