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沿線港口岸電明年實現全覆蓋

4月26日,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建設暨長江沿線港口岸電全覆蓋建設推進會在湖北宜昌召開,標誌著長江沿線港口岸電全覆蓋建設正式啟動。

 

長江流域水系發達、港口碼頭密布,是全球運量最大、最為繁忙的內河航道,目前三峽船閘年客貨物通過量突破1.3億噸,為沿江地區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長期以來,船舶靠港的燃油污染物排放對大氣和水質造成了較大污染,危害了長江流域生態環境。

 

去年6月,國家電網公司會同交通運輸部、財政部、國家能源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三峽集團等建立政企合力的協同工作機制,重點建設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打造技術標準創新應用高地,引領帶動長江全流域岸電設施建設工作。

 

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推進近一年來,在岸電建設過程中産生了一批技術創新成果和關鍵設備,覆蓋岸電典型設計、設施建設、運營服務、船舶改造、檢驗檢測等各個方面。其推出的六種典型岸電系統,基本可滿足全國內河沿江各類港口碼頭和船舶岸電需求。在軟條件上,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還打造了國內跨省域、跨流域的岸電服務平臺岸電雲網,成立了長江流域首個岸電運營服務公司,形成了5項行業標準、14項企業標準,這些都為長江流域全面推廣岸電標準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韓君介紹,今年將在總結推廣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示範項目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全面完成77公里核心區內剩餘的6個遊輪碼頭、4個幹散貨碼頭、1個滾裝船碼頭,共計11個碼頭及部分重點錨地等岸電建設任務,確保年內核心壩區岸電設施全覆蓋,實現船舶停靠期間的“零排放、零油耗、零噪音”。到2020年基本完成長江沿線港口岸電全覆蓋建設任務。(記者柳潔 通訊員鄒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