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民生或民主:香港的問題

發生在香港的遊行示威和暴力衝擊活動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對香港的法治、社會秩序、經濟民生和國際形象造成了嚴重影響,令所有關心香港、珍愛香港的人倍感痛心。

 

7月30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發出警告稱,香港近期出現的示威活動,對香港經濟增長預期構成了風險。惠譽表示,香港示威活動凸顯經濟和治理風險,社會動蕩以及對特區政府的不信任明顯上升,可能會打擊商業信心並破壞治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月20日,在香港添馬公園舉行的和平集會上,一個小男孩舉著寫有“護法制,反暴力”的標語。(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7月20日,在香港添馬公園舉行的和平集會上,一個小男孩舉著寫有“護法制,反暴力”的標語。(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原來很單純的一個為制裁犯罪的修法,最後演變成連續不斷的暴力遊行,相信港府、多數港人都沒想到會走到這個地步。我們無意評論港府的修法如何,也不評論港人爭取權力的正當性,但美國與英國官方人士講的希望港府、甚至大陸要尊重民主、人權等無端指責的話語,我們卻必須深思。

 

香港特區政府已停止修例工作,可就是有人要以反修例為幌子,不斷製造暴力衝突,嚴重破壞香港社會秩序,踐踏香港法治,公然挑戰中央政府權威,觸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奇怪的是,原本是中國內政的事情,西方國家一些政客卻在此時跳出來,打著自由、民主的幌子,頻頻説三道四、品頭論足,甚至給亂港分子撐腰壯膽打氣。更奇怪的是,某些反對派政客和“港獨”分子見獵心喜,以為遇到了靠山,賣力演出蹩腳的“挾洋自重”戲碼,不惜損害香港形象和港人利益。

 

可以説,西方某些人,不但發表了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還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他們心裏見不得香港好、中國好,於是一有機會,就“關懷”和插手香港事務。但居心不良的關懷,卻坐實了其睜著眼睛説瞎話、想把中國搞亂的本性。

 

許多觀察家都説香港人目前很焦慮,擔心香港的地位會被週遭的大陸城市取代,香港不再繁榮。年輕的香港人則將面對失去競爭力、貧富懸殊的未來。也就是説,香港目前面對的是嚴重的民生問題。孫中山先生在一百多年前發動革命時就曾經説過,“民生問題不解決,即使民主共和國建立了,革命還會繼續發生”,因此主張民族、民權、民生問題必須一併解決。今天香港人因為民生問題不能解決,卻去爭取所謂民主問題,根本是打錯藥方、緣木求魚,而美國、英國的介入更是“攪屎棍”,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欲引進外國勢力管理香港,那更是“拿鬼開藥單”。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月29日,一些香港居民聚集在西區警署外,表達對香港警察的支持。(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7月29日,一些香港居民聚集在西區警署外,表達對香港警察的支持。(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近日在國際媒體上有一幅照片令人揪心,在內戰不斷的敘利亞,一位五歲的小女孩在坍塌的瓦礫堆中企圖用小手拉出數月大的妹妹。同樣是敘利亞,兩三年前另有一個小孩因為偷渡船翻覆,遺體被衝上希臘海岸,看了同樣讓人揪心。另外,近日在地中海還發生了一起船難,一百多名來自利比亞的偷渡客葬身海底。事實上,近幾年來,大量非法移民從利比亞偷渡到歐洲各國,在地中海上不知淹沒多少枯骨,但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前仆後繼要離開家鄉、面對不可知的未來?其實這些事情發生的原因無它,就是老百姓的民生問題在自己的國家不得解決,只好冒著生命危險,向外尋求機會。如果我們稍加觀察,可以發現一個更特別的事,就是這些國家都有美國人在邊上攪和鼓吹民主。

 

7月29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新聞發言人楊光説,任何文明和法治社會都不會容忍暴力橫行。發展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決香港各種問題的正道。希望香港社會儘快走出政治紛爭,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楊光表示,香港雖然積攢下一些不錯的家底,具有一些有利條件和獨特優勢,但也經不起折騰。香港亂下去,全社會都要“買單”。特區政府和全社會都應該想方設法,採取更有效的舉措,推動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特別是幫助年輕人解決在住房和學業、就業、創業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紓解他們的怨氣。中央政府願意與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人士一起努力,為他們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楊光

 

楊光在7月29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説,“一國兩制”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中央政府將繼續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走樣、不變形。(中國網圖片)

 

“民主不能當飯吃。”這是政治素人郭臺銘在爭取國民黨初選資格時説的一句話,當然有人同意也有人反對。古有明訓,“衣食足而知榮辱”,當人民的民生問題不得解決的時候,民主能夠做什麼?!我想再一次強調,香港(其實包括台灣)今天的問題是民生問題,當務之急應該是去解決民生問題。   

 

                                                                                                                         (台灣網友激濁揚清投稿,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評論:若無穩定,談何繁榮?

2019-08-02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洪琳):香港二季度GDP按年實質增長只有0.6%,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5%。港府近日公佈的不佳數據,疊加目前的不穩定狀態,讓各界更加擔心香港會不會滑入“亞洲減速陣營”。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新加坡、韓國以及中國台灣和香港地區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産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騰飛,一躍成為亞洲發達富裕地區,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但在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的背景下,昔日的“亞洲四小龍”由於其經濟定位更容易受到週邊風險影響,目前均出現經濟增速顯著放緩的趨勢,因此有了“亞洲減速陣營”的説法。

 

從數據看,香港經濟二季度與一季度增幅持平,同為10年新低。過去幾個月,香港在貿易、零售、貨運及旅遊數據上,都出現負增長,其中酒店業跌幅較大,達到5%至10%。港府發言人認為,香港GDP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受全球經濟增長減慢的影響;其二,中美貿易爭議及科技範疇的摩擦影響;其三,亞洲區內製造業和貿易活動進一步受挫。

 

外部需求減弱,內部需求疲軟,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加,再加上其他不利因素,香港的確面臨著加入“亞洲減速陣營”的風險。近期的不穩定狀態,使港人更應思考一個問題:若無穩定,談何繁榮?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7月31日表示,香港遊行和示威對經濟的影響或在三四季度反映出來。多家機構和投行也擔心目前的動蕩局勢會持續影響零售和旅遊業,預計三季度香港經濟有可能繼續保持疲軟。

 

全球經濟增長乏力,但依舊有亮色閃現。由於穩增長政策驅動,中國GDP增長依舊穩健,上半年GDP增速達到6.3%。和其他經濟體相比,香港與內地的經貿往來更為密切,這也是為什麼香港要比其他幾條“小龍”韌性更強一些,還能努力徘徊在“亞洲減速陣營”門口的重要原因。

 

香港經濟,毫無疑問最受惠于內地經濟的穩健增長。但如果不能儘早恢復社會穩定狀態,香港經濟期盼中的觸底反彈並溫和復蘇將會碰到很大阻力。

 

 

展開全文

台灣的人口危機:負增長時代的來臨

2019-04-26

今年即將度過三分之一,台灣島內為了2020年大選藍綠依舊是炒得如火如荼不可開交,但對於一個當前最重要的必須面對的重大議題卻仍未看見台灣政客們提出有效的方案來解決,那就是台灣人口真的要減少了。依據臺內政部門最新的數據顯示,台灣在今年1月的總人口數為23,590,744人,到了2月份變成23,590,004人,3月則是23,589,192人。短短三個月裏全臺總人口減少1,552人。再以出生人數和死亡人數對照,出生人數方面,1月是17,139人,2月是12,497人,3月是14,567人;死亡人數方面,1月是16,622人,2月是13,352人,3月是15,171人。前三個月的死亡人數超過了出生人數,台灣人口在今年確定將進入負增長時代。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台灣媒體自製的人口數據圖表。   資料圖片

 

台灣媒體自製的人口數據圖表。(資料圖片)

 

台灣人口負增長主要由於兩大因素所導致: 一是少子化,二是老齡化,這兩者間是相輔相成的。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轉型期,社會形態從農業型進入工商業社會,會帶來一定規模的人口減少。這也是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在社會轉型時所必然面臨的問題。但是對於台灣來説,這個問題來的時間是太快而且快得超乎預期。

 

台灣在早期根本不存在少子化和老齡化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投降後,台灣的人口出生率還是非常高的。1953年前後,臺當局還鼓勵多多生育,因此人口數暴增,這就是所謂的“戰後嬰兒潮”。隨著台灣經濟社會條件的改善,人們壽命的不斷延長,台灣當局就曾強勢主導家庭計劃,當時有個“一個不嫌少,兩個恰恰好”的口號一喊就是30多年,人口自然增加率明顯下降。從1980年起,人口出生數就從每年40余萬一路以每年1至2萬人的幅度跌落,到2010年,更跌至全年出生人數為166,886人的歷史新低。到2018年,台灣全年新生兒累計僅有181,601人,也是自1945年以來的第二低,種種跡象顯示,嚴峻的少子化和老齡化問題,最終就是導致台灣人口“負增長”的關鍵因素。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老人

 

老齡化成台灣難題。(資料圖片)

 

在少子化呈現加劇的情況下,台灣當局也推出了眾多鼓勵生育的政策,如生育補助和托育優惠政策等。從“中央”到“地方”,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來刺激生育率。各縣市政府都是採用最簡單粗暴增加生育率的方式,就是補貼再補貼。從各縣市的生育補貼、育兒津貼到托育補助三大部分無不用心著手,再加上生育婦女參與的“國民年金”或勞保之生育補助等等。但是,如此大的補貼和政策力度仍無法解決台灣人不生的困境。

 

根據YAHOO奇摩新摩2017年的一份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於當前的生育政策有58.5%表示非常不滿意,31.6%不大滿意,還算滿意僅5%,非常滿意更是僅佔1.4%,有超過90%的民眾對於台灣當局和各級政府機關出臺的生育政策是極度的不滿。該問卷同時又對台灣生育率偏低和政府鼓勵生育該出臺哪些政策進行了交叉分析(見下表一和表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表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表一

 

從上述問卷分析可以發現到,台灣少子化夫妻不生的原因,歸根結底都是經濟問題。由於現代社會夫妻都是雙薪家庭,但是台灣在1990年中後期經濟走下坡路之後就再也回不去經濟高速發展的榮景,實質薪資超過20年沒有變動過,要是再扣除掉20年來的通貨膨脹,台灣老百姓的荷包其實是縮水的。人均GDP看似亮眼亮麗,但是對於養育孩子來説,已經很勉強了。

 

另一個原因是,對於雙薪家庭來説,即使薪水勉強夠用但也因工時過長而無暇兼顧家庭照顧小孩,進而導致許多人産生乾脆不生育的念頭,繼續當個丁克族。因此,丁客族們寧可養“毛小孩”也不願生育。若將台灣15下青少年兒童人口數和全臺寵物貓犬數總數對比一下來看,台灣15歲以下青少年兒童數在少子化浪潮下,每年以4%的速度下降。截至2017年,15歲以下青少年兒童數總人口是309.19萬;反觀“農委會”的調整,全臺貓犬只數卻逐年上升,2017 年達到251萬隻。若要是如此推算下去的話,台灣15歲以下青少年兒童人數將持續探底,貓犬數量將不段攀升。大約在2020年下半年,全臺貓犬總數將首度超過15歲以下的青少年兒童總數,並在2021年達295萬隻,超過全臺15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總數,這也意味著“毛小孩”比真正的小孩還多。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台灣百姓上街遊行,抒發心中悲痛,控訴當局執政無能。

 

台灣百姓上街遊行,抒發心中悲痛,控訴當局執政無能。(資料圖片)

 

面對台灣因少子化和老齡化導致的人口負增長,如今臺當局仍舊是束手無策,對此重大問題,媒體不分藍綠、政客不分藍綠,幾乎都沒有深入地報道和探討過,最多的仍舊是扯皮2020大選和藍綠惡鬥內耗,就彷彿事不關己的樣子。這樣嚴峻嚴肅的議題依舊被歸類為不痛不癢的新聞。孰不知這人口議題才是對台灣整體發展和未來影響最重要的議題,因為這牽動著台灣經濟社會發展的整個進程。當人口進入負增長階段後,要如何調整産業和社會福利政策,都有待台灣每位政治人物嚴肅思考並認真面對。

 

當然,最為重要的是,改善民生經濟才是當務之急。因為唯有經濟發展好了,台灣民眾賺得到錢,大家才能擺脫低薪,才敢生育。

 

                                           (本文作者係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台灣博士生羅鼎鈞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展開全文

香江觀察:再鬧下去香港折騰不起

2019-08-01

據香港媒體報道,7月30日晚間,千余名“口罩黨”包圍葵涌警署,叫囂釋放參與之前暴力事件的疑犯,甚至對防暴警員圍攻、追打,造成警員受傷。聯繫近期香港社會發生的一連串違法暴力事件,極端激進分子踐踏法治,觸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嚴重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的大局,威脅香港市民的生命財産安全。

 

法治和安定是香港長期保持國際金融、航運及貿易中心地位的基石,若法治不存、暴力橫行,香港繁榮穩定的根基就會被侵蝕。再亂象橫生,香港折騰不起。

 

暴力行為對香港的經濟民生影響有多大?我們可以還原暴髮發生時的場景:當暴徒們堵塞道路、癱瘓交通,用磚頭、鐵枝、汽油彈等攻擊警察時,許多商場、公司行號出於安全考慮會閉門歇業,但此時他們依然照付房租;小店老闆、計程車司機、産業工人們因為沒有客戶,一天“零進賬”;普通市民回家要繞道,生活大受影響……

 

對於遊客來説,旅遊本是為放鬆心情,誰會願意去一個生命財産安全受威脅的地方呢?於是,當暴徒們包圍香港西九龍高鐵站時,當天的客流量比平時的週末少了一半,不少訪港團的行程被迫更改,甚至提早回酒店休息。香港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預測,6月香港酒店入住率相比去年同期下跌約5%,零售等與旅遊業相關的收益下跌約10%;7月前景也不樂觀。目前已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佈赴港旅遊警告,預計會進一步打擊遊客赴港的積極性。

 

事實上,一連串暴力事件對香港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已在多方面顯現。渣打銀行近日將2019年香港經濟增長預測由2.2%下調至1.4%。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日前表示,大型遊行活動影響香港零售業表現,大部分會員公司稱6月和7月首個星期的營業額出現個位數至雙位數的跌幅。香港生産力促進局公佈的2019年第三季度“渣打中小企指數”調查顯示,綜合營商指數較上季度下跌7.0至39.0,屬3年以來低位,顯示中小企的營商信心進一步動搖……

 

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安定是繁榮的前提,經濟商業活動極其依賴穩定的社會秩序和完善的法治。受動蕩不安的局勢影響,投資者、經營者、消費者傾向採取更保守觀望的態度,減少經貿活動,降低消費信心,人流、物流、資金流都不再輕易進入香港,從而使當地各項産業融資難、賺錢難,企業和員工的收入大受影響。

 

不少香港市民仍對“佔中”期間香港受到的衝擊有切膚之痛:零售業額度大幅下滑,旅遊人數和消費銳減,香港恒生指數下跌……有商販坦言,79天的“佔中”讓他損失數百萬港元,其後又花了3年時間穩定與供貨商的關係,真的不想情景重現了。

 

香港雖有不錯的家底,具有一些有利條件和獨特優勢,但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也面臨很大的挑戰,經不起折騰,經不起內耗。如果沒有國家的支持,沒有團結一致、穩定向好的發展環境,沒有全市場、全社會的廣泛參與,這些優勢都將動搖。香港亂了,全社會都要“埋單”。

 

面向未來,香港社會應儘快走出政治紛爭,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發展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決香港各種問題的正道。特區政府和全社會都應該想方設法,採取有效舉措,推動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特別是幫助年輕人解決在住房和學業、就業、創業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希望香港儘快重回平和冷靜,希望更多香港人能了解和把握國家發展機遇,讓包括年輕人在內的社會各個階層感受到發展帶來的紅利和美好未來。反之,倘若再亂下去,香港將元氣大傷,跟寶貴的發展機遇失之交臂。(柴逸扉)

展開全文

專家:香港的當務之急是依法懲治暴力、儘快恢復秩序

2019-08-01

近期香港激進示威者暴力行徑不斷升級,對香港的法治、社會秩序、經濟民生和國際形象造成嚴重影響。多位內地專家日前受訪表示,香港的當務之急是依法懲治暴力違法行為,儘快恢復社會秩序,維護好營商環境,維護好特區繁榮穩定局面。

 

“有法必依、違法必究,是法治的核心要義。暴力就是暴力,違法就是違法,其性質不會因為標榜了什麼旗號而改變。”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港澳所副所長李貞兵説,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社會,對問題存在不同意見甚至重大分歧不奇怪,但惡意製造對立、對抗,激化社會矛盾,製造紛爭,甚至勾結外部勢力,鼓吹暴力、破壞社會安寧,只會嚴重阻礙經濟社會發展、損害廣大市民普遍利益。任何為暴力行為開脫的説法,都是違反法治原則的。

 

他認為,香港各界應充分行動起來,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暴力,堅決守護法治,支持特區警方、有關部門和司法機構依法懲治暴力違法行為,追究暴力犯罪者的刑事責任,儘快恢復社會正常秩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國兩制”法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田飛龍認為,香港激進示威者以為拿“民主價值”可以給一切暴行發放“許可證”,這是極端幼稚、極端可悲的政治病態心理。這些暴力分子企圖癱瘓香港管治及法治秩序的所作所為,嚴重破壞香港繁榮穩定,觸及“一國兩制”原則底線,也動搖了香港的核心價值。

 

他説,香港社會必須從維護法治和社會價值的角度展開“自救行動”,清醒認識到當前事態的嚴重性,共同反對和抵制暴力,力挺特區政府守住法治底線,支持香港警方嚴正執法,支持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和司法機構依法懲治暴力犯罪。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曉兵表示,當前香港最迫切的就是要想方設法恢復秩序,這不僅是特區政府管治團隊要做的事,也是香港社會各界人士要做的事。香港社會各界要用一種“匹夫有責”的態度,旗幟鮮明表明自己的立場和看法,對違法行為説“不”,齊聲反對暴力違法行為,共同維護家園安寧,保障香港長遠利益。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認為,香港激進示威者的暴力違法行徑嚴重破壞社會秩序,嚴重影響香港的國際形象、營商環境和城市安全。不斷的暴力示威行為,讓遊客不敢來、投資商不敢來、談生意的不敢來,整個香港的利益正受到衝擊和影響。

 

“功者難成而易敗。維護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國際形象,對自然資源稟賦稀缺的香港來説至關重要。如果營商環境、營商信心持續下降,還會加大香港金融業所面臨的外部風險。”他説,香港的當務之急就是回到理性、法治、民生、發展的軌道,儘快恢復社會秩序。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認為,近期英美等國一些政客就香港問題頻頻發表言論,西方一些所謂“民權組織”顛倒黑白、攪動輿論,香港反對派甘當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的馬前卒,挾洋自重,對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施壓。香港民眾對此要擦亮眼睛。

 

她説,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香港事務是中國的內政,容不得任何外部勢力橫加干涉。中國絕不允許有關勢力“裏應外合”,危害香港發展,踐踏“一國兩制”。(新華社北京電 記者趙博、劉歡)

展開全文

外交部:中央政府堅決支持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帶領特區政府依法施政

2019-08-01

海峽飛虹報道(記者 翟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8月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央政府堅決支持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帶領特區政府依法施政。

 

據報道,解放軍駐港部隊昨天舉行了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2週年招待會。有記者詢問發言人如何評價駐港部隊司令員陳道祥少將在招待會上的致辭,華春瑩表示,“中央政府的立場是一貫和清晰的,正如陳少將昨天致辭時所説,中央政府堅決支持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帶領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堅決支持香港警方嚴正執法,堅決支持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和司法機構依法懲治暴力犯罪分子,堅決支持愛港愛國人士捍衛香港的法治,堅決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香港的繁榮穩定。我們相信解放軍駐港部隊將繼續成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定海神針’。”

展開全文

30多名潛逃至台灣的香港暴徒 臺當局居然稱他們為“朋友”

2019-08-02

就在示威者在香港進行各種暴力衝擊之際,在背後大肆煽動的黑手已為自己找好了“出路”。有港媒8月1日披露稱,30多名暴民藏匿在台灣。

 

香港《文匯報》8月1日表示收到獨家消息,多名暴力煽動者和“港獨”分子潛逃台灣。其中“港獨”分子楊逸朗6月26日與“學生獨立聯盟”陳家駒等人聯手發動包圍警察總部行動。楊逸朗更高調衝擊警總大門,次日淩晨因涉嫌襲警被捕。之後兩天,他便棄保逃到台北尋求“庇護”。楊逸朗的同黨鄭偉成多次參與暴力衝擊,並被發現混入現場冒充記者,企圖借此逃過警方追捕。7月中旬,他曾到台北申請庇護被拒絕,回港後持續高調在衝擊前線現身,被猜測是在為未來再到台北申請政治庇護鋪路。此外,煽動“佔領立法會”的梁繼平也在7月2日清晨逃到台灣。有消息稱,至今已有超過30人逃往台灣。

 

值得警惕的是,台灣當局把逃到台灣的暴徒稱為“來自香港的朋友”,稱相信有關單位會在“基於人道”的情況下做適當處理。有分析直言,台灣公然包庇暴徒,證明現在的台灣已經變成香港罪犯的“庇護天堂”。當然,台灣不是最後目標。這些暴徒正打算促請美國國會儘快通過所謂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方便他們獲得簽證逃亡到美國。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董建華直言,香港這次風暴有幕後推手,種種跡象指向台灣及美國。自回歸以來,香港的特殊地位被別有用心的外國政客和反華勢力視為“樂土”,他們利用香港與內地的制度差異,破壞內地與香港的關係,“根本目的就是要令香港變成國際博弈的戰場,令香港變成反抗中央的基地,作為牽制中國的棋子。作為香港人,我們絕對不能被他人利用”。(韓香)【環球時報綜合報道】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