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來稿:八零後的下一代正在遭受比父輩更深的“獨害”

85後的我是台灣“去中國化”教育下的一代,還記得1990年代就讀小學時期,課堂上老師都還會教我們要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電視臺新聞播報全國天氣時必將大陸各城市天氣包含在內,因此我在1990年代時期跟隨家人回到祖國大陸旅行時,可以清楚地將課堂學習的歷史和地理知識無縫接軌與大陸同胞進行交流。這個時期也是台灣地區“認同中國人”最高峰的時候。

 

但是當我進入初中後,學習的教材跟小學時代變得有點不大相同,因為“去中國化的同心圓史觀”已經滲入全台中學校內。此時又適逢台灣地區第一次政黨輪替陳水扁上臺,“台獨意識形態”的陳水扁當政,加深新一輪的“去中國化”教育。明眼人都知道在2000年初期“台灣主體意識”已經成為當時的主流,同時卻伴隨著選舉時的“台獨意識形態”,在無形中傳播至台灣青少年一代,使得台灣同胞在國族認同上有著非常大的謬誤。

 

此後又歷經了近20個年頭,筆者這一代深受“去中國化”教育的荼毒,因此民進黨政客們很有自信地稱台灣青年一代都是“天然獨”,但歸根結底都是“台獨”政客們為了選票而構建出來的“人造獨”罷了。近幾年最好的一個例子就是接力自“反服貿事件”的2015年的“反課綱微調事件”,簡言之就是要反對馬英九時期歷史教科書正本清源的微調,但就立馬被一群“小台獨”給反對,這群高中生還有樣學樣佔領了台灣的教育部門。在這一群反課綱的高中生中,基本上也都是在“去中國化”教育下成長的一代,稱對岸不叫“大陸”,基本上都直稱“中國”,筆者也在現場詢問了幾名高中生,發現這群高中生對於課綱微調的的內容基本上都一知半解,只説因為是黑箱作業不透明,所以要求教育部門全面退回課綱反對洗腦教育。其中最令人氣憤是當筆者詢問“大陸與台灣到底是什麼關係”時,這群高中生一致回答是“一邊一國”的關係,還不斷的批判大陸,這就是筆者在現場與高中生交流的狀況,可謂令人氣憤和震怒。 

 

馬英九當局的“課綱微調”在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當局上臺後立馬廢止,再走過三年多後的今日,如今的“去中國化”教育更是變本加厲,除了原本“同心圓史觀”外,更是將我們中國歷史歸類進東亞史裏,最為離譜的是在“2019年新課綱”歷史課本終審版中出現了所謂“台灣主權未定論”,否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效力,這被“台獨政客”們供奉為“台獨”神主牌的東西竟出現在台灣歷史教科書中,可謂離譜至極。眾所週知寶島台灣早已于1945年10月25日回到祖國的懷抱,這天也是我們的“台灣光復節”歡慶台灣省回到我們中國的版圖中。

 

作為“去中國化”教育的受害者,我們這群青少年都已邁入青壯年世代,我們的下一代都已一一誕生,但我們這群80後青年的下一代卻受到了比父輩更深的“獨害”,為了對抗這群“台獨政客”錯誤的史觀和謬誤的國族構建,兩岸同胞都必須一起站出來反對,並且正本清源的告訴我們的下一代:我們都是來自祖國寶島台灣省的中國人,我們以作為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為榮!(作者:羅鼎鈞,瀋陽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副秘書長)(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台灣網觀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