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養老保險制度“多腿走路”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11-20 10:40:44 | 來源: 經濟日報 |
養老保險發展面臨“一老一新”“一低一短”挑戰——
探索養老保險制度“多腿走路”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民政部、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老齡協會共同主辦的“新時代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高端研討會”11月19日在北京召開。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副巡視員李德宏介紹,從企業養老保險基金運行情況來看,我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均呈穩步增長態勢,制度運行整體平穩。下一步,將加快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險政策體系,在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制度,積極探索建立有中國特色的養老保險第三支柱,以滿足不同群體的保障需求。
據介紹,今年以來養老保險基金運行最大的特點是在“一減一增”中確保了當期發放。“一減”是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工作,預計包括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在內的全年減費額將達到3800億元以上,超過年初確定的3100億元的目標。“一增”是繼續調整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月人均增加5%,1.18億人受益,其中企業養老保險相應增加支出1420億元。
面對“一減一增”帶來的基金收支壓力,人社部重點加大基金中央調劑的力度,將調劑的比例提高到3.5%,並對調劑辦法進行了完善,加大對當期發放困難省份的支持力度。2019年全年,中央調劑總規模6300億元左右,22個省份受益1500多億元。
經濟社會發展為發展養老保險事業奠定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經濟結構、城鄉結構、就業結構特別是人口結構的變化,使養老保險事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從制度內外兩個方面講,制度外主要是‘一老一新’,制度內主要是‘一低一短’。”李德宏説。
所謂“一老一新”,“老”是人口老齡化。對職工養老保險來説,老齡化使參保繳費人數少、退休人數多,制度撫養比逐步走低,待遇剛性增長成為制約制度持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新”是新業態。隨著新産業、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新就業形態從業群體日益壯大。但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勞動關係認定難,就業崗位、工作時間、工資收入不確定。如何把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已成為全球範圍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
所謂“一低一短”,“一低”就是統籌層次低。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走的是一條先試點後推開、自下而上的路徑,由縣級統籌開始,逐步向市級統籌、省級統籌乃至全國統籌邁進,統籌層次低制約了政策的統一性,不利於人員流動,最為主要的是導致基金地區之間不平衡,存在結構性矛盾。“2018年,累計結余在2000億元以上的7個省份佔全部結余的三分之二。不同省份之間撫養比和基金結余差距拉大。”李德宏説。
“一短”是繳費年限短。2018年,我國企業養老保險全部新退休人員平均繳費年限為26年,其中繳費15年至20年的比例為40%,繳費15年的比例為26%;以個人身份參保的新退休人員,平均繳費年限為20年,其中繳費15年至20年的佔69%,繳費15年的佔46%。平均繳費年限短,既導致參保人員待遇水準低,又不利於改善制度的撫養比。
李德宏表示,按照“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和“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的要求,針對“一老一新”的新形勢和“一低一短”的突出矛盾,人社部將堅持並完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儘快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通過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開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做大做強全國社會保障戰略基金等多渠道籌集資金,增強基金保障能力。全力推進基金統收統支的省級統籌制度,確保2020年底之前所有省份都實現基金統收統支的省級統籌。在此基礎上,建立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記者 韓秉志)
相關新聞
- 2019-04-24今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標準不變 本月起至12月10日可辦理
- 2019-07-12我國將全面推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 放心!養老金足額發放再添保障
- 2019-11-01香港老人到廣東、福建養老可申領長者生活津貼
- 2019-04-03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繼續免征保險保障基金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