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新基建未來15年“施工圖”敲定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0-08-07 10:31:44 | 來源: 經濟參考報 |
8月6日,交通運輸部網站發佈《交通運輸部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明確了到2035年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施工圖,提出了一系列具體任務,其中包括發展時速600公里級高速磁懸浮等智慧高速動車組;推進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等協同應用、北斗系統和遙感衛星行業應用;推動自動駕駛等人工智能先導應用示範區建設。
北京交通大學中國交通運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歐國立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我國交通運輸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意見》提出,到2035年,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先進信息技術深度賦能交通基礎設施,精準感知、精確分析、精細管理和精心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成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有力支撐。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能耗水準有效控制。泛在感知設施、先進傳輸網絡、北斗時空服務在交通運輸行業深度覆蓋,行業數據中心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建立,智慧列車、自動駕駛汽車、智慧船舶等逐步應用。科技創新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前瞻性技術應用水準居世界前列。
“這個文件對於進一步細化交通強國建設目標和分階段的任務,推動我國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歐國立稱。
在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意見》提出,打造智慧公路、智慧鐵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民航、智慧郵政、智慧樞紐,推進新能源新材料行業應用。其中,發展智慧高速動車組,開展時速600公里級高速磁懸浮、時速400公里級高速輪軌客運列車研製和試驗。應用區塊鏈技術,推進電子單證、業務在線辦理、危險品全鏈條監管、全程物流可視化等。建設郵政大數據中心。
“融合高效智慧交通基礎設施的打造,將極大提高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的科技含量、整體水準和效率。”歐國立表示。
《意見》還提出,助力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括,結合5G商用部署,統籌利用物聯網、車聯網、光纖網等,推動交通基礎設施與公共信息基礎設施協調建設。提升交通運輸行業北斗系統高精度導航與位置服務能力,建設行業北斗系統高精度地理信息地圖。
“北斗系統和遙感衛星行業應用非常重要,這將促使國産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在交通運輸領域的廣泛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歐國立稱。
《意見》強調,要形成多元化投融資機制。發揮好政府投資的支持引導作用,擴大有效投資,支持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多元化拓寬投融資渠道,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爭取金融保險機構支持,強化風險防控機制建設。
相關新聞
- 2020-07-29中國5G網絡建設速度超預期 已開通基站超40萬個
- 2020-07-09國內首架高速衛星互聯網飛機首航
- 2020-07-15看好新基建,外資入場忙
- 2020-07-10長三角地區最新增開、恢復開行列車表,請查收!
新聞推薦
- 25萬人上凱道發聲!馬英九勸賴清德“好自為之”被6.6萬人點讚2025-04-27
- 稅惠宣傳進企業 精準服務促發展——瀋陽市舉辦“臺港澳企業稅務政策解讀會暨臺港澳企業家座談會”活動2025-04-27
- 漢臺青年東湖高新企業行:解碼AI新圖景,共探發展新機遇2025-04-27
- 平樂榕津第十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在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榕津村開幕2025-04-27
- 台北、桃園、台東雲南同鄉會騰衝開啟尋親之旅2025-04-27
- 桃花源裏 青春共旅——“相約桃花源·攜手向未來”2025年兩岸青年交流研學營側記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