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民間交流是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的蓬勃力量

民間交流是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的蓬勃力量_fororder_海峽論壇66

在兩岸關係9月20日拍攝的第十二屆海峽論壇現場。 當日,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在廈門舉行。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異常嚴峻複雜、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持續流行以及民進黨當局百般阻撓的背景下,第十二屆海峽論壇日前在福建省不僅順利舉辦,而且創新形式,線上線下既有特色又有亮點,充分彰顯兩岸民間交流仍然活躍,島內民眾追求兩岸合作的意願仍然強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海峽論壇大會上發表致辭時強調,兩岸關係發展的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科研室副主任張華説,講話是對兩岸關係發展動力源泉的重要判斷,對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的兩岸關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民間交流是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的蓬勃力量_fororder_3BBY6[TVTZT]36ZOJXTPT(X

張華表示,雖然兩岸被海峽相隔,但大陸台灣同屬於中國,兩岸同胞血濃于水,這就是兩岸關係至今沒有被外來勢力人為割斷的基礎性力量。海峽兩岸曾隔絕38年,但阻斷同胞往來的人為藩籬終究被打破。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大陸的不斷努力和島內民眾的強烈呼籲下,時任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蔣經國最終同意解禁兩岸人員往來,開放兩岸交流,允許島內民眾赴大陸探親、觀光和興業。

 

正如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所説,在兩岸開啟交流30多年後的今天,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蘊含的內在動力、累積的深厚基礎已經形成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更不是眼前的困難和阻礙所能撼動的。

民間交流是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的蓬勃力量_fororder_海峽論壇33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中國台灣網 尹賽楠 攝)         

2016年,台灣地區執政黨輪替,民進黨成為島內的執政黨。執政幾年來,民進黨當局一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這個保證兩岸關係正常發展的政治基礎,反而在島內不斷推動“台獨”分裂活動,在兩岸民間交流中築墻拆橋,在兩岸經貿關係上“脫鉤斷鏈”。

 

2019年,民進黨當局密集出臺了所謂的“國安五法”和“反滲透法”,妄圖以法律形式制約和恐嚇島內民眾與大陸的交流。

 

今年,民進黨當局更是以防控新冠疫情為藉口,單方面中斷兩岸民間往來,限制兩岸經貿活動。在今年的海峽論壇舉辦之前,民進黨當局又在島內拋出了所謂的“三禁止”,即:禁止在台灣舉辦海峽論壇相關活動;禁止民進黨當局機關人員參與海峽論壇,無論是實體還是網絡,同時不樂見地方重要人員參加相關活動,還説“奉勸民眾及民間團體勿輕易參加”;禁止機關機構、個人或團體以任何形式參加涉及民主協商等活動。

 

民進黨當局還搬出所謂的法律,威脅和阻止台灣民眾參與海峽論壇的相關活動。由此可見,兩岸民間交流遇到從未有過的難題,其幕後黑手就是民進黨當局。

 

然而,令民進黨當局和島內“台獨”分裂勢力沒有料到的是,他們設置的重重障礙沒能阻止住堅持兩岸一家親的島內民眾參加海峽論壇的熱情,親民黨、新黨等政治力量以及島內各界別人士踴躍參會,出席論壇的臺胞人數達到2000多人。這充分説明,民進黨當局刻意修築的藩籬擋不住兩岸同胞往來,兩岸交流之橋也不是民進黨當局説拆就能夠拆掉的。

 

從兩岸經貿往來情況看,民進黨當局與大陸“脫鉤”“斷鏈”的圖謀都不可能成功。事實勝於雄辯,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貿易額大幅下降,但是,大陸與台灣地區之間的貿易額卻呈現逆勢上升之勢。據統計,今年1到8月份,兩岸貿易額累計1589.2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而且,台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在8月份達到了46.25%,創下歷史新高。

 

兩岸民間交流為何擁有如此強大的活力?張華説,最根本的原因是島內有相當多的民眾堅信,同為中華兒女,兩岸交流比斷流好,合作比對抗好。由於民進黨當局不停地“反中”宣傳,島內民眾目前對兩岸在短時期內實現統一有著各種各樣的疑慮,但是多數台灣同胞已經清楚地認識到“台獨”勢力是不可能成功的,台灣的未來與國家統一息息相關。這不僅僅是因為島內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他們同時也看到了祖國大陸日益繁榮強大,並願為台灣同胞提供更多發展機遇的現實。

兩岸專家:第十二屆海峽論壇順利舉辦彰顯加強交流合作是兩岸主流民意

2020-09-22

兩岸多位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民進黨當局阻撓的不利影響,不但順利舉辦,而且創新形式,辦得有特色有亮點,充分彰顯加強交流合作是兩岸同胞主流民意。不論兩岸關係發展遇到何種困難,兩岸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也不會停、不會斷、不會少。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表示,民進黨當局利用“反滲透法”等工具對台灣各界和島內民眾參與海峽論壇進行威脅恫嚇,但仍有2000多名台灣同胞不懼威脅,毅然參會,説明參與兩岸交流是台灣民眾發自內心的強烈願望,這種交往是擋不住的。

 

南開大學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仍未結束,許多參會台灣人士還要隔離、進行核酸檢測,但這些都不能阻擋他們參會的步伐,充分證明兩岸民眾交流意願真誠強烈,任何勢力無法阻擋。

 

李曉兵表示,海峽論壇是在為台灣同胞尋找發展空間、建立發展渠道,民進黨當局的干擾阻礙動作不得人心,註定徒勞。這種政治操作嚴重損害台灣民眾利益福祉,儘管短期內會在島內社會造成“寒蟬效應”,但一時的困難總會過去,政治勢力的干擾註定失敗。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蘊含的內在動力、累積的深厚基礎已形成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絕非眼前的困難和阻礙所能撼動。

 

“海峽論壇持續成功舉辦,説明兩岸交流的蓬勃動力在民間。兩岸同胞加強交流,共同抗擊疫情,共謀融合發展,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有裨益。”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説。

 

龐建國表示,儘管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處於衰退,但兩岸貿易額今年前8月逆勢增長10%,充分説明台灣經貿繞不開大陸市場,兩岸經濟走向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有專業機構預測,今年台灣經濟可能勉強維持正增長,增長率估計在0.1%左右。而台灣對大陸貿易的鉅額順差,對台灣GDP貢獻率在15%左右。若台灣經濟與大陸強行“脫鉤”,將陷入嚴重衰退。

 

“台灣經濟需要大陸的動能活水,需要兩岸和平共處,相向而行。”龐建國説,對台灣民眾而言,臺海和平才能安居,經濟成長才能樂業。民進黨當局反其道而行,政治上搞“台獨”挑釁,經濟上“親美疏陸”,台灣民眾如何安居樂業?

 

繼續舉辦海峽論壇,充分展現了大陸方面對台灣同胞的真誠關愛。李曉兵表示,從“31條”“26條”,到今年疫情期間及時推出的“11條”,大陸惠臺利民政策方向始終不變,具體舉措是連貫的、立體的。

 

“不管風吹浪打,我們始終按照既定的思路開展兩岸交流,把‘兩岸一家親’理念貫徹到實實在在的政策中。越來越多台灣同胞選擇來大陸學習、就業、創業和生活,説明大陸方面的政策舉措深得人心。”李曉兵説。

 

針對民進黨當局限縮兩岸交流合作,妄圖與大陸經濟“脫鉤”、文化“斷鏈”,朱松嶺指出,台灣根本承受不起與大陸“脫鉤”的後果,兩岸産業正常分工合作如果中斷,對島內企業和台灣經濟將造成毀滅性打擊。

 

朱松嶺説,過去數十年來,臺商臺企抓住了大陸快速發展的寶貴機遇,也為大陸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近年來,大陸連續推出一系列惠臺利民措施,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助力臺胞臺企進一步分享大陸機遇,贏得當下與未來,這才是真正的造福台灣同胞。

 

龐建國表示,大陸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政策基調不變,各項惠臺措施不斷落到實處,對台灣青年世代産生很大吸引力。不管民進黨當局如何打壓阻撓,台灣青年面對未來一定會做出理性選擇,不會讓兩岸互動斷流。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記者查文曄、劉歡、石龍洪)

展開全文

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海峽論壇凝聚兩岸民間力量

2020-09-24

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海峽論壇凝聚兩岸民間力量

 

9月20日,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在廈門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兩岸關係發展的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兩岸擴大民間交流、促進融合發展,既是大義,更具大利,沒有理由不走得更近更好。

 

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圍繞“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以實際行動促進兩岸經濟、文化、基層、青年及疫情防控、公共衛生、影視等領域務實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當前兩岸關係形勢複雜嚴峻,民進黨當局倚仗外部反華勢力,頻頻在兩岸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為兩岸同胞正常交流合作“添堵”“使絆子”,並通過增加對美軍購、試射導彈,甚至策劃對大陸主動進攻等手段,試圖配合特朗普陣營選舉策略,營造臺海區域軍事緊張氛圍。

 

民進黨當局種種“台獨”行徑已嚴重違背兩岸人民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的共同願望,令兩岸同胞,尤其是大陸同胞,對以雷霆手段迅速掃清“台獨”勢力干擾、徹底解決台灣問題的呼聲不斷升級。

 

讓人欣慰的是,儘管受到民進黨當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海峽論壇仍然能以更豐富的形式和內容如期舉行,以對話取代對抗,以交流凝聚智慧,充分證明兩岸民眾交流意願真誠強烈,任何勢力無法阻擋。

 

汪洋強調,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異常嚴峻,兩岸貿易額仍保持兩位數增長,充分説明祖國大陸始終是台灣最堅強的後盾、最篤定的依靠。島內有人企圖限縮兩岸交流合作,妄圖與大陸經濟“脫鉤”、文化“斷鏈”,對台灣有百害而無一利。

 

今年海峽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各項交流,安排論壇大會和青年交流、基層交流、文化交流、經濟交流等四大版塊近50場活動,讓更多台灣同胞了解到真實的大陸,讓更多大陸朋友看到真實的台灣,拉近心靈距離,深化融合發展。

 

近年來,祖國大陸連續推出一系列惠臺利民措施,越來越多台灣同胞選擇來大陸學習、就業、創業和生活。未來,大陸方面將進一步完善惠及台灣同胞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提質增效,助力更多台灣青年在大陸追夢、築夢、圓夢。

 

歸根結底,確保國家完整不被分裂,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意志。實現民族復興,開創中華盛世榮景,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兩岸同胞是一家人,應共同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台灣同胞不會缺席。(文/關其行)

展開全文

海峽論壇新觀察:兩岸民間交流邁入“雲時代”

2020-09-21

“我發現提問的好多是男士,你們都對品質生活有追求對不對?”3月底,台灣青年曾于庭從台灣返回廈門,在酒店進行醫學觀察之餘,嘗試用小紅書、微博、抖音等平臺,以直播方式推銷自己開發的“香氛禮盒”。

 

在第十二屆海峽論壇上,記者見到第三次來參加盛會的曾于庭。2016年,剛從台灣來大陸尋覓工作機會的曾于庭不會想到,4年後自己創立的廈門曦莛文化創意有限公司透過網絡直播,讓帶有個人IP的文創産品走入兩岸消費者視野。

 

直播帶貨,當下登陸臺青和不少臺企關注的熱詞,正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新亮點。

 

“今年疫情暴發後,我們原計劃參加的很多線下展會停辦了,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用網絡直播讓業者先動起來。”台灣兩岸情經貿交流協會副秘書長王乃仙在論壇現場向記者介紹,疫情期間協會幫助16家在廈台灣食品企業直播帶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在商品銷售方面的燃眉之急。

 

為了讓更多兩岸青年能參與論壇交流,主辦方精心設計安排,採取線下線上結合方式,既考慮了疫情防控實際情況,“雲端相會”也令人耳目一新,讓兩岸各界互動突破空間限制。

 

“4年前,我們在北京創立台灣少數民族音樂主題餐飲店,現在店裏實現兩岸少數民族的融合,用共同的熱情交織出無數快樂時光。”論壇大會上,台灣少數民族青年代表楊品驊繪聲繪色分享築夢之旅。

 

今年疫情突如其來時,身在北京的楊品驊用手機拍攝短視頻,將大陸有效抗疫的真實情況通過互聯網平臺不斷傳達到台灣,用第一手真相刺破島內一些歪曲報道和不實傳言。“我們還發起‘心手相連傳遞信心’短視頻接龍行動,得到大陸各地同胞響應,甚至有佤族學生也拍來視頻展現村莊防疫工作。”他説。

 

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傳遞公益溫暖,也是此次論壇上屢被提及的話題。80歲的黃天中來自台灣中華文化推廣協會,自嘲“數字難民”的他為了更好地影響台灣年輕一代,學習上網,籌建“閩南文化在線博物館”公益網站。

 

“用‘在線’的閩南文化,‘再現’兩岸情緣。”黃天中説,閩南文化是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台灣民眾約七成是閩南人後裔,希望通過互聯網平臺讓更多台灣青少年看見“根在哪”。

 

借助雲端平臺增進了解、促進交流,是兩岸青年共同關注的新課題。台灣網友“瀟雨”在知乎個人主頁上與大陸青年探討熱點話題,分享生活經驗,擁有逾2.6萬名粉絲,已然成為“大V”。

 

知乎數據顯示,其平臺上有關“台灣”的話題已超過10萬個,關注人數逾30萬。

 

互聯網技術正不斷催生兩岸民間往來的新空間和新渠道。有專家分析指出,邁入“雲時代”,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更無礙、更實時、更多元,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實現同胞心靈契合注入了新動力。新華社廈門9月21日電(記者陳鍵興、顏之宏、吳劍鋒  參與采寫:趙雪彤、褚萌萌)

展開全文

“雲端”盛會促交流 共話桑麻同圓夢

2020-09-25

“雲端”盛會促交流 共話桑麻同圓夢

 

▲9月20日拍攝的第十二屆海峽論壇現場。當日,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在廈門舉行。

 

“如果台灣的小朋友來了,我想問問他怎麼把扯鈴扯得更好。我還想帶他去看紹興的美景,去吃我們的美食。”來自浙江省紹興市快閣苑小學的四年級學生梁致豪在第12屆海峽論壇現場這樣説。海峽論壇大會上,快閣苑小學的學生們與台灣苗栗的孩子們通過視頻呈現同臺為來賓們表演了深受兩岸人民喜愛的傳統民俗技藝扯鈴。

 

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民進黨當局阻撓的不利影響,今年的海峽論壇“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晚一些”,但這一最具指標意義的兩岸民間交流活動更加精彩,亮點頻出。

 

深入交流  走近走親

 

第12屆海峽論壇共有46場活動,時間跨度近兩個月,涉及兩岸經濟、文化、科技、基層、青年等眾多交流版塊,還有豐富的基層探訪活動,安排更精細,兩岸同胞的交流也更深入。不同群體、不同年齡、不同領域的兩岸同胞在一起分享他們參與兩岸融合發展的故事,交流經驗、聯繫感情、拓展業務,他們的心走得更近了。

 

張欣頤是台灣同胞與大陸融合發展的青年代表。“我們的目標是,用設計點亮鄉村,把他鄉變成故鄉,讓遊人成為家人。”自稱是“福建新村民”的張欣頤紮根鄉村搞新農村建設,將台灣一些旅遊新理念落實在福建農村,帶動了村民致富。每到飯點走在村道上,總會有村民喊她:“小張,來家裏吃飯。” 張欣頤直言,“大陸有好山好水好政策,給了台灣鄉創青年築夢圓夢的機會。我在這裡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擁有了新的家人。”

 

“雲端”盛會促交流 共話桑麻同圓夢

 

▲9月20日,兩岸少年兒童在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大會進行線上線下互動演出。

 

作為海峽論壇的分論壇,海峽百姓論壇今年也走到了第12屆,主題為“祠堂文化”。來自福州、台北的嘉賓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圍繞“祠堂文化印證兩岸同根”主題進行交流。台灣中華武學會總執行長黃毅輝説:“閩臺兩地的黃氏祠堂有相同的徽志、相似的建築、相承的古韻遺風和極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氣質,教化滋養著兩岸黃姓子孫。作為中華民族黃姓的一員,我們對祖宗的懷念是根深蒂固、持之以恒的。”

 

“雲端相會”  耳目一新

 

為了克服疫情帶來的交流困難,讓更多兩岸青年能參與論壇交流,主辦方精心設計安排,借助互聯網技術,採用線下線上結合方式,既考慮了疫情防控實際情況,又讓兩岸各界互動突破空間限制,各種“雲上”活動為大家帶來生動體驗,讓更多兩岸民眾特別是年輕人有機會、很便捷地參與盛會、在線互動。“雲端相會”給本屆海峽論壇帶來了耳目一新之感。

 

海峽青年論壇以“兩岸青年融合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來自廈門主會場和網絡同步連線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重慶、台北等6個分會場的近500名海峽兩岸青年代表暢談兩岸青年的時代使命與融合發展;“雲辯論”“在線知識競賽”“雲上創意PK”等形式為兩岸青年提供了交流和展示才華的舞臺;“雲招聘”“帶貨直播”等途徑服務台胞臺商就業創業、復工復産;“雲祭祀”“雲端晚會展演”“雲展覽”等方式為傳統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凈灘環保守護共同家園”活動中,兩岸百名志願者分別走上廈門環島路海灘及金門慈湖海灘,通過“雲聯動”的方式,同時開展海灘廢棄物清理和垃圾分類活動;台灣網友“瀟雨”在知乎個人主頁上與大陸青年探討熱點話題,擁有逾2.6萬名粉絲,已然成為“大V”……

 

互聯網技術正不斷催生兩岸民間往來的新空間和新渠道。邁入“雲時代”,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更無礙、更實時、更多元,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實現同胞心靈契合注入了新動力。

 

心手相連  傳遞信心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在大陸醫療物資最緊缺的時候,臺青陳俊宇甚至賣掉了自己心愛的摩托車為大陸籌集抗疫物資。他説:“台灣有句話叫‘吃果子拜樹頭’。大陸有難,我們臺青有責。”大陸許多朋友熱心幫他們復工復産渡過難關,房東還減免房租,讓陳俊宇和他的夥伴們對“血濃于水”這個詞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來自台灣花蓮的阿美人楊品驊已經在大陸逐夢13年了。這期間,他走訪了很多少數民族地區,推動少數民族音樂交流,同時也目睹了大陸為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振興民族經濟所付出的艱苦努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楊品驊用短視頻記錄真實的北京,發起了“心手相連傳遞信心”視頻接力行動,講述兩岸同胞同心抗疫的感人故事,傳遞中華民族團結一致的偉大力量。在本屆論壇大會的發言中,楊品驊由衷地發出了“我是驕傲的中國人”的吶喊。

 

“雲端”盛會促交流 共話桑麻同圓夢

 

▲豚寶設計形象展示

 

“疫情只是暫時的,疫情擋不住我們深耕大陸的步伐。大陸經濟持續向好,穩定增長的態勢是不會改變的。” 廈門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幫助企業順利復工復産,廈門市專門針對臺商臺企出臺增信心、渡難關、穩預期10條措施和“惠臺26條”實施細則等措施。這些暖心舉措烘熱了每一個返廈臺商的心。當下,廣大臺企已按下“重啟鍵”,大家都在追趕時間、加碼進度,以積極姿態應對危機、尋找轉機,大陸市場前景只會越來越好,相信更多臺商臺胞將融入大陸經濟高品質發展中。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出席本屆海峽論壇的台灣新黨副主席李勝峰表示,民間往來就像滔滔的潮流,誰也擋不住。有這麼多的台灣同胞,在有很多不便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要來參會,代表我們雙方綿綿不絕的血緣,大家的感情是不容易被政治所沖淡的。

 

在本屆海峽論壇上,一個叫“豚寶”的可愛小精靈火了。這個由兩岸青年共同打造的IP形象以總分第一的成績摘得海峽論壇首屆兩岸文創IP大賽最高獎“海峽之星獎”。“豚寶”的創意來源於生活在廈門海域和台灣海峽的中華白海豚,寓意為連接海峽兩岸的精靈和使者。“豚寶”的出世蘊含的不僅是海峽論壇聚焦兩岸融合發展的特點和意義,更反映出兩岸同胞渴望和平、渴望深入交流與共圓發展夢的強烈願望。

展開全文

時評:兩岸交流需要每一個平凡的“我”

2020-09-24

“希望兩岸民眾更自在地交流,更親密地合作。”“大家在同一片土地上共同生活,希望不要人為設置交流障礙。”……第十二屆海峽論壇上,兩岸民間草根力量互動熱絡,表達最多的就是對於不斷密切兩岸交往的共同心願。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未散,加之民進黨當局的阻撓干擾,兩岸民間交流困難重重。然而,我們看到,兩岸交流大潮中每一個平凡人都在努力,匯聚成主流,突破著逆流。

 

在創業發展的舞臺上,兩岸同胞越來越密切地成為“夢想的合夥人”;在抗擊疫情的鬥爭中,兩岸同胞彼此牽掛,聯手捐輸,傳遞著民族大愛;在互聯網平臺上,兩岸同胞在線交流思想、增進感情,創造出更好實現心靈契合的嶄新空間……儘管當下兩岸關係形勢“風高浪急”,但兩岸基層同胞用實際行動證明:兩岸民眾交流意願真誠強烈,任何勢力無法阻擋。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事業需要一個個平凡的“我”,涓滴匯流,波瀾壯闊。30多年前,在兩岸同胞共同呼籲和努力下,阻隔海峽的人為藩籬終被衝破。而今,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不但已成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而且持續擴大、深化,不斷開創新領域和新形式,其中兩岸基層交流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成為重要的內生動力。兩岸同胞同根同源,更要同創事業、同享機遇、同舟共濟、同心前行,把每一份平凡的力量凝聚起來。

 

中秋時節思團圓,願海峽兩岸每一個平凡的“我”,同賞一輪明月,同念一個家國,同圓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新華社記者吳劍鋒、趙文才)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