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福建省首個小微濕地提升改造示範點

一條蜿蜒逼仄的鄉道,將前來觀鳥的遊客引向了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五頂嶂,眾多野生鳥類在此棲息。近日,記者探訪了福建省首個小微濕地提升改造示範點——下汴村。

 

五頂嶂,聳立於明溪縣城西10公里處,縣誌稱它“高嶂插雲,如天馬行空,人跡罕至。”明溪縣城關鄉下汴村,就隱匿在這高山之間。

 

“這裡是中國鳥類豐富度最高之地。”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學考察委員會副主任聶延秋如是評價。下汴村是野生鳥類棲息的樂園,聚集了眾多的鳥類,也是國內少有的觀鳥愛好者的“天堂”。

 

“每年,大量遷徙的候鳥在這裡停歇,留鳥在這裡繁衍。國家一級保護鳥種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二級保護鳥種白鷴、林雕、蛇雕、赤腹鷹……村民們和鳥兒們和諧共處,村民在田間務農,鳥兒就在跟前嬉戲。”明溪縣林業局項目辦主任肖進神説。

 

但是,這裡也有一個缺憾。因下汴村缺少大面積連片濕地,過去很難留住濕地鳥類落腳棲息。

 

2018年,明溪縣林業局通過實地調研,因地制宜,將下汴村小微濕地修復項目列為縣裏國際候鳥遷徙通道保護與修復項目的子項目。修復小微濕地能恢復小微濕地生態環境,提高生態景觀功能,強化小微濕地水源涵養和凈化能力,提升濕地與水生態環境景觀及生物多樣性。

 

“這裡原來有農田210畝,水源涵養林500畝,稻田濕地由山林狹長匯水區構成,濕地植被豐富,主要分佈有五節芒、莎草、水蓼、萱草、魚腥草等,縣裏邀請南京大學生態研究院的專家提供項目建設指導。”肖進神如是介紹。

 

今年,下汴村建成福建省首個小微濕地提升改造示範點,修復濕地生態環境,讓地表植被更具多樣性,改善濕地鳥類生活環境,吸引濕地鳥類前來棲息,填補了當地觀鳥種類的空白。

 

4月,小微濕地修復項目開工,平整農田、攔壩蓄水、打下護岸松木。為了讓這些長翅膀的“客人”滿意,村民在濕地裏種植荷花、睡蓮、蘆筍、茭白,投放小魚、田螺、小龍蝦;在岸邊種植梨、枇杷、柿子、桂花、乳源木蓮等樹木,既為鳥兒提供食物來源,又美化了鄉村環境。

 

如今,下汴村村部前,成片的稻田已改造成遍佈水草、荷花、茭白的連片濕地。漫步岸邊,不時可以看到秧雞、彩鷸等水禽在水草間穿梭,為寧靜的山村增添了幾分靈氣。

 

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作客,下汴村景宏農場主黃孔能心裏特別高興。他是歸國華僑,參與了小微濕地修復項目,並負責施工建設。

 

豐富的野生鳥類資源是村裏的一筆寶貴財富。幾年前,就有不少國內外的鳥友慕名前來下汴村,在野外拍攝鳥兒。黃孔能捕捉到了商機,利用農場資源,在村裏開起了民宿、農家樂,推銷當地特色香豬、生態大米,嘗到了甜頭。

 

2019年3月,下汴村聘請三明學院旅遊經濟學院專家團隊為技術指導,先後建成觀鳥民宿、觀鳥宣傳長廊、觀鳥步道等。黃孔能帶領村民成立了“村社合一”的觀鳥林業合作社,吸納村裏14戶貧困戶,大力發展“觀鳥+康養”經濟,助力增收。合作社還積極開展鄉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鳥、攝影、休閒。

 

“春秋遷徙時節,經常可以看到許多成群結隊的候鳥飛來,景象頗為壯觀。”黃孔能説,村裏觀鳥的品牌打響後,慕名而來的野生動物攝影師、遊客更多了。

 

黃孔能表示,下階段,他們將融入民俗、農耕、閩學文化等元素,進一步提升鄉村魅力,吸引市民週末前來鄉村遊,推動鄉村經濟發展。 中新網福建三明11月13日電 (詹鐵笛)

標簽: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