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再超預期!這就是中國外貿強大的韌性

中國海關總署9日(週四)發佈了最新的外貿數據。按美元計價,5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5377.4億美元,增長11.1%。其中,出口增長16.9%,遠超此前路透社採訪的28位經濟學家給出的8%預期中值。此外,進口額增幅達4%。疫情攪擾之下,中國外貿進出口在前5個月實現穩定增長實屬不易,再次向世界展現了強大的韌性和自我修復力。

 

特別是5月份,隨著上海等地疫情防控穩定向好,長三角地區的外貿出口明顯恢復。5月當月,長三角地區進出口環比增長近20%。上海港再度繁忙起來,4月份的“船等貨”如今變成“貨等船”。截至6月2日,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已經連續上漲三周。

 

國際銳評:再超預期!這就是中國外貿強大的韌性

 

“感覺很明顯,‘報復性出貨潮’已經來了。”在上海港,一家全球排名前十的船運公司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另一家貨代公司的員工也有同感:“疫情前,一些規模較大的貨代公司每月報關量動輒就是2萬票。這兩天,如此‘兇猛’的報關勢頭又開始了。”上海港,這個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港口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疫情中恢復。

 

從全中國範圍看,局地疫情對外貿進出口的影響也是短期的。瑞銀集團分析師認為,從4月底開始疫情對物流、生産和清關的影響就已緩解。荷蘭國際集團ING的分析認為,如果中國疫情防控持續有效、全球範圍內的需求持續強勁,中國的出口有望實現15%的年增長率。

 

這些專業分析師們何以對中國外貿如此有信心?這首先在於中國是全球供應鏈的關鍵環節,全球對中國商品的需求持續強勁。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對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出口達1.35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2%;對第二大貿易夥伴歐盟出口增長17.4%;對第三大貿易夥伴美國出口增長12.9%。

 

中國需要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無論一小部分美西方政客如何攛掇跨國企業與中國“脫鉤”,都註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國貿促會5月底發佈的一份調研報告再次佐證了這點:今年一季度,71%的受訪外資企業維持了業務規模,16.4%的企業擴大了業務規模,72.1%的企業在華增資幅度大於5%。

 

同時,分析師們的信心還來自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這一基本判斷。事實一再證明:疫情的衝擊只是暫時的,中國堅持的“動態清零”防疫方針、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有力有效。

 

國際銳評:再超預期!這就是中國外貿強大的韌性

 

最近,包括上海、北京在內的中國多地都推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為受影響的企業提供政策支持。隨著這些措施持續發力,將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而保護市場主體,就是保就業,也就穩固了民生的根本和宏觀經濟的基石。從最新的外貿數據中也可以看出,中國市場的需求正在逐步復蘇。前5個月中國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口額增長18.9%,從東盟和美國的進口額分別增長3.4%和2.1%。

 

外貿是觀察中國經濟的晴雨錶。過去5個月,中國外貿交出一份發揮穩定的成績單,折射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這不僅對中國自身,對世界而言都是難得的“暖意”。

 

當前,疫情形勢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這是中國疫情防控的目標。為此,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每一個中國人都在努力。時間將證明,中國有能力、有條件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繼續成為穩定全球供應鏈、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關鍵力量。

 

(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國際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