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臺媒體人走進寧夏 感受西北鄉村振興脈動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2-08-15 10:17:21 | 來源: 新華社 |
由寧夏回族自治區港澳臺辦和中國記協組織的“鄉村振興看寧夏”主題採訪活動7日至13日在寧夏舉行,來自港澳臺地區的10名記者在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賀蘭縣和西夏區以及吳忠市紅寺堡區參觀採訪,與當地幹部群眾互動交流。
採訪第一站是銀川市永寧縣的閩寧鎮,記者們實地探訪這個地方如何從“幹沙灘”變成了“金沙灘”。他們來到閩寧鎮原隆村村民馬燕家裏。2012年,馬燕全家從西海固地區移民到閩寧鎮,當時丈夫在外打工,她在家帶孩子,日子很艱苦。2019年,馬燕進入了閩寧鎮禾美電商幫扶車間,很快就掌握了一系列操作技術,成為直播銷售和講解接待的能手。
“馬燕一家生活的改善是移民致富事業的一個縮影。”香港中評網在報道中説。
當記者們來到紅寺堡區時,看到這個有23萬來自西海固地區移民的地區已擁有許多鄉鎮企業、新建的漂亮的鄉村居民區和民俗旅遊區。
在該區的弘德村實業有限公司,幾十種暢銷産品在展廳琳琅滿目,有葡萄酒、枸杞飲料、黃花菜和苜蓿等加工品。所有這些都是由村裏一家閩寧合作工廠生産製作銷售,村民們就近上班。
在鄰近的永新村,街道綠樹成蔭,乾淨整潔。每家每戶又都“別有洞天”,有的簡約現代、有的又不失復古風味,娛樂設施、傢具家電、網絡信號一應俱全,寧夏首個“智慧民宿”鄉村旅遊文化品牌就誕生於此。
《澳門日報》記者王維感嘆:“印象裏的西部鄉村都與‘黃沙漫漫’‘土地貧瘠’這些詞掛鉤,但親自來看,卻會驚訝于這樣的奮鬥成果。”
採訪過程中,記者們在靈武市白芨灘留宿。這個地方曾經因植被破壞而成為“不毛之地”,如今已治沙造林63萬畝,控制流沙近百萬畝。看著被植被束縛的“沙龍”,記者們體會了一把用乾草製作草方格的勞動,並製作成視頻發給親朋好友。
一路上,記者們見到了不少支援寧夏建設的福建幹部專家的身影。福建在閩寧鎮挂職的副鎮長李輝欽説,閩寧鎮已擁有特色養殖、特色種植、光伏發電、文化旅遊、商貿物流五大産業,投資前景廣闊,福建還願意牽線搭橋,把台灣優質文創理念引入閩寧鎮民俗設計中。
“我們參觀的幾乎所有鄉村,都有閩寧合作的足跡,這種富裕省份對相對落後省份的幫扶對台灣受眾來説非常新鮮,很有啟發。”一位台灣記者説。
記者們還發現,一些港澳臺人士也在積極參與寧夏的鄉村振興工作。寧夏大成永康營養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經理陳栢元是位來自台灣的寧夏女婿,6年來一直行走于山村阡陌,為養殖大戶和養殖企業提供牛羊飼料科學配方及養殖技術,助力牛羊産業高品質發展。
在來自台南市的記者康明明眼中,女性對寧夏脫貧致富至關重要。“在鄉村振興示範村和創業基地,我看到許多婦女在政府幫助下努力工作,脫貧致富,這在所有地方都是非常難得的。看到她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很感動。”她説。
新華社銀川電 記者吳強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