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中華傳統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傳承、弘揚中華文化是中華兒女的責任。希望中華文化代代相傳,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80後”台灣青年簡名偉在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開幕式上説。

中華傳統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

南京雲錦博物館館長簡名偉(簡名偉供圖)

簡名偉是南京雲錦博物館館長,在大陸發展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一直致力於非遺文化方面的推廣工作。在簡名偉看來,雲錦自古就有“寸錦寸金”之稱,但不能僅陳列于博物館和櫥窗內,而應該走到老百姓的生活中,讓更多的人知曉。為了讓傳統非遺“活”起來, 吸引更多年輕人“種草”,簡名偉帶著一幫年輕人打造出了一系列國潮文化産品。

 

在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開幕式現場,簡名偉攜手非遺傳承人,把用江蘇傳統非遺雲錦織就的華服亮相世人。簡名偉告訴記者,中華文化數千年的歷史有深厚的底蘊,悠久的時光留下了許多經典文化遺産,兩岸青年應以中華文化為傲。他説:“我們身為中華兒女,尋根、守根有責。這次華服以這樣的方式綻放在兩岸青年之間,就是希望大家産生共鳴。”

中華傳統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

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開幕式現場,簡名偉攜手非遺傳承人,把用江蘇傳統非遺雲錦織就的華服亮相世人簡名偉供圖)

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以“同心同行 青春力量”為主題。在持續到9月底的文化月期間,兩岸青年將通過30多場線上線下文化交流活動互動,涉及電競、文創、燈會、京劇、詩詞、書畫篆刻等多個領域,一同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互學互鑒中加深兩岸同胞感情連結。

 

在近日舉辦的2022台北觀光博覽會上,廣西的獨弦琴、繡球和織錦手工藝品吸引了台灣許多參觀者駐足。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陳春霖説,非遺源於生活,與文化、節慶等息息相關,這種傳統技藝接近土地,最能體現勞動人民的智慧,更容易喚起人們的共鳴,喚醒我們的文化基因。非遺交流應該作為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延續下去。

 

9月9日,2022年“守望精神家園——第八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暨美麗中華行”系列活動將以廣西為主賓省(區),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展出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産精品。此前已有湖南、甘肅、內蒙古等地的非遺傳承人和手藝人受邀到台灣交流。

 

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是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從歷史上看,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早已在台灣開枝散葉,融入了人們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思想情感中。台灣的地域文化根源於中華文化,也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

 

兩岸同胞在中華文化的滋養哺育下,有著共同的文化基因和價值理念,這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同胞心靈契合、實現祖國統一的文化根基和強大精神動力。“兩岸一家親”是任何政治手段都無法拆解的文化根基。

 

誠如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在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開幕式上所説,海峽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的標識,是流淌在血液中、鐫刻在基因裏的。“台獨”勢力的所謂“去中國化”終將是鬧劇一場。我們對中華文化的強大生命力抱有高度的信心,對台灣同胞深厚的愛國主義傳統抱有高度的信心。(作者:如之)

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開幕 30場活動陸續展開

2022-08-22

以“同心同行 青春力量”為主題的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19日晚在江蘇蘇州開幕。200余名兩岸青年受邀參加開幕式及20日舉辦的文化展覽、文化沙龍、文旅體驗等活動。

 

開幕式伊始,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演奏的《茉莉花》優美動聽。參與現場古箏演奏的台灣青年王于真,來蘇州已經8年。她在這裡學到了古箏技藝,還認識了很多大陸朋友。

 

“外出巡演時,大家總是互幫互助,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每次到大陸各地演出,同事們總用家鄉美食招待我。希望可以早日到台灣演出,我就可以用台灣美食回饋他們了。”王于真説。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兩岸同胞同受中華文化滋養哺育,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和價值理念,這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同胞心靈契合、實現祖國統一的文化根基和強大精神動力。“兩岸一家親”是任何政治力量都無法拆解的歷史文化根基,追求國家統一是兩岸同胞不變的精神追求。希望廣大台灣青年更積極主動投身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和平統一的進程中來。

 

龍明彪説,只要兩岸青年朋友多交往,“台獨”謊言不攻自破,“台獨”騙術難遁其形。我們都是中國人的標識,是流淌在血液中、鐫刻在基因裏的。“台獨”勢力的所謂“去中國化”終將是鬧劇一場。我們對中華文化的強大生命力抱有高度的信心,對台灣同胞深厚的愛國主義傳統抱有高度的信心。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傳承、弘揚中華文化是中華兒女的責任。希望中華文化代代相傳,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台灣青年、南京雲錦博物館館長簡名偉在開幕式節目中動情地説。

 

在蘇州的台灣青年錢永昌在開幕式節目中講述了與大陸妻子一見鍾情的愛情故事。他認為,兩岸青年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的交流互動,有助於增進了解與感情,在過程中還能更加深刻認識到兩岸同根同源,理應攜手打拼。

 

蘇州是兩岸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雙高地”之一。截至目前,蘇州累計批准落戶台資企業12000多家,擁有9個台灣青年創業基地、9個對臺交流基地,近萬名台灣青年在此學習、工作、生活。

 

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指導,江蘇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蘇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持續至9月底,將在蘇州、南京、泰州、徐州、鹽城等地開展30場兩岸文化交流活動。新華社南京8月20日電(記者陸華東)

展開全文

台灣師生和家長參加非遺文化研習活動 感受貴州精彩蝶變

2022-08-15

台灣師生和家長參加非遺文化研習活動 感受貴州精彩蝶變

 

“00後”台灣青年孫欣逸體驗苗族刺繡。(圖片來源:貴州省臺辦)

 

“衣服上的精美圖案真的是繡上去的?”“她們戴在頭上的銀飾帽重不重?”“紙漿真的能做成雕塑?”“‘中國天眼’看起來比我想像中更大、更厲害”……在參觀的路上,台灣師生和家長不斷發出疑問和驚嘆,並紛紛拍照分享給台灣的朋友。

 

日前,在貴州任教、學習、就業及生活的近30名台灣師生和家長,參加了由貴州省臺辦主辦的非遺文化研習營活動,先後到貴州平塘一睹“中國天眼”的國之重器風采,到惠水、花溪等地體驗苗繡、扎染等非遺製作工藝,並“打卡”貴州省博物館探索歷史奧秘、感受歲月變遷。

 

從台灣來貴州讀書的林思妤,從小就對宇宙心存好奇,攀登了668級臺階,站在可觀看“中國天眼”全貌的觀景臺上,她轉著圈兒從不同角度欣賞和觀摩這口“大鍋”,“似乎和未知的宇宙拉近了距離,感覺一路上的艱辛都值得。”

 

在貴州從事教育工作的黃美瑜,2011年就從台灣來到貴州。此次研習營活動不僅讓黃美瑜對貴州少數民族的文化和精美服飾大開眼界,也讓她感受到了貴州10餘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記得剛來貴州去學校時,道路都是彎彎曲曲的,現在貴州都已經縣縣通高速了,交通四通八達。”

 

參觀完貴州省博物館,黃美瑜除了對少數民族文化讚嘆外,不少文物、恐龍化石等也讓她流連忘返,“貴州和台灣的博物館可以進行文物聯展,增進大家的文化交流。”

 

參加此次研習營活動的台灣家長陳靜坦言,小朋友在台灣和貴州都待過,在台灣上小學時常會有同學問她“大陸和貴州什麼樣”,有時候小朋友會解釋不清楚,相信參加這次活動後她會有更深的感觸,也可以更好地向台灣同學介紹貴州和大陸。(中國台灣網、貴州省臺辦聯合報道)中國台灣網8月15日訊 

展開全文

尋信兩岸 鴻雁寄濃情

2022-08-25

7月,來自漳州的兩岸同名同宗村南靖縣山城鎮雁塔村的76歲村民徐盛土,向福建省檔案館正式捐贈其祖父百年前與台灣親人書信往來的“手抄本”,以期這份“兩岸同宗同祖同文化的重要歷史見證”得到更好的保存。

 

這是今年福建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的“遷臺記憶文獻資料”徵集活動的縮影。僅漳州市,據福建省漳州市臺聯透露,截至目前蒐集到文書、照片、證書、族譜名冊、書畫等“遷臺文獻”檔案文獻2861件,其中兩岸信件139件。

 

“目前民間很多兩岸家書存在狀況堪憂。”福建省漳州市臺聯會長方麗雲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保護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據不完全調查,漳州市民間現存兩岸家書總量約在1萬封左右,放眼福建省,數字則更為龐大。

 

徵集啟動後,方麗雲給相熟的臺胞、臺屬,打去一個又一個電話,尋找失落的兩岸家書。她從電話那頭聽到最多的是:“早些來就好了”“家裏好多都爛了”……

 

電子通信發達的時代,年輕人不易理解蘊藏于書信中的感動,及其所給予的精神力量。在方麗雲看來,兩岸家書無論實物還是“手抄本”,都彌足珍貴。

 

“手抄本”在2012年就經由媒體報道得到兩岸同胞的熱烈關注,並意外引出一段尋根之旅。那年,正在苦尋大陸親人的台灣彰化縣人徐肇宏,根據新聞報道來到雁塔村,追尋到大陸的親人,延續兩岸血脈情緣。

 

隨著徵集活動的展開,兩岸信函等涉臺文獻資料,走出歷史縫隙,重回大眾視野,其中的骨肉親情、真摯鄉情打動今人。

 

東山縣徵集到一封從澎湖寄出,經兩岸接力43年,終被東山親屬收到的兩岸家書。

 

“好久沒見台灣公公,非常想念您。”南靖縣得到一封名叫清清的小朋友寫給台灣遊姓老人的信函,感激老人對其家庭的關心與資助,稚嫩的筆跡滿是思念與謝意。

 

書信的背後是老人為緩鄉愁,從20世紀90年代就訪遍八閩尋根,而後在祖地霞峰村發展當地文化事業,熱心公益的故事。南靖檔案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信函的珍貴之處在於,“讓我們看到了家、看到了根”,看到了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

 

十余封泛黃的家書、一雙等了38年的鞋、宴席上備有的在臺親人的碗筷……東山縣銅砵村“寡婦村”展覽館內兩岸同胞來往的書信及實物,記錄下特殊時期分隔兩地親人間的“心的呼喚,情的訴説”。

 

據載,1950年5月10日,國民黨軍隊撤出大陸時擄走大量壯丁。遭此浩劫的銅砵村從安靜的小漁村成了人們口中的“寡婦村”。隨後的幾十年中,兩岸對峙隔絕,至親不得相見,淺淺海峽成為咫尺天涯。書信在那個時代成為相認至親之間情感聯繫的重要載體。

 

在“寡婦村”展覽館負責人黃海泳看來,這些書信既承載著台灣與大陸分離的不幸,又維繫著兩岸生死相連的親情。

 

銅砵村駐村第一書記楊毅猛常走訪村中臺胞及臺屬。他説,幸而仍有許多人在那場浩劫中存活,有些落葉歸根,有些則往返兩岸,出錢出力幫助家鄉的發展建設。

 

銅砵村村民謝姐已不惑之年。她爺爺在那場浩劫中去了台灣,後隨探親潮回村,十餘年前過世。楊毅猛説,她談起那段往事時只感慨:“願不再有戰亂,兩岸早日和平統一。”

 

“東海相望同沘日,西窗共剪在何時。”“可憐兩地遙相望,恭愛徒從筆下生。”記者看到,雁塔村徐氏的“手抄本”用規範的小楷抄錄了當年書信的內容,筆跡歷經百年風霜仍清晰。除了寫盡骨肉親情的思念,還記錄下許多滿懷鄉愁的七律詩句。

 

徐盛土之子徐志雄説,高祖父20歲隻身渡海赴臺,62歲逝于台灣彰化,數十載無法如願落葉歸根的思鄉之苦,都寄情于書信中。“這些文字保留至今,已一百多年之久。”(中新網漳州8月24日電 彭莉芳 張金川)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