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明月寄相思 家人盼團圓

我來自台灣彰化,太太是北京人,我們是一個由兩岸同胞組建而成的家庭。奇妙的緣分讓我和太太相識相知又相戀,結婚後我們定居在北京。2020年,我們的女兒出生了,今年已經兩歲了。由於女兒年幼,再加上疫情的關係,她出生後一直生活在北京,沒有見到過遠在台灣的阿嬤(奶奶)。儘管通訊手段進步了,我與老媽媽可以經常視頻通話以解相思之苦,但是心中的那份牽掛與思念又不是僅憑視頻通話就能夠寬解的。

明月寄相思  家人盼團圓

 

女兒跟遠在台灣的阿嬤連線(作者本人供圖)

 

 

又是一年中秋節,一輪明月照兩岸。台灣的家人在張羅烤肉,北京的家人在組織聚餐,一灣淺淺的海峽令我們相隔兩地,但同胞的血脈相連卻為我們平添了親人的溫暖,大家期盼著能夠早日月圓人團圓。

 

結婚後,我和太太生活在北京市通州區。通州,是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的一端。京杭大運河南越長江流經浙江省和江蘇省,北越黃河流經山東省和河北省,再途經天津市最終抵達北京。全程煙波浩渺2700多公里,連通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它與橫貫東西的萬里長城是並稱於世的偉大奇跡,也是中國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每到月圓時刻,我們常帶孩子去運河邊賞月,中秋節當然也不例外。有一次在河邊散步,看到水中一輪滿月的倒影,太太輕輕哼唱:“夜色茫茫罩四週,天邊新月如鉤……請明月代傳信,寄我片紙兒慰離情”。我問她:“這是什麼歌?感覺很熟悉。”太太説:“這是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老上海著名歌手吳鶯音的《明月千里寄相思》,後來被台灣的很多歌手翻唱過。”怪不得我感覺如此熟悉。

 

有一陣子,台灣非常流行上海的老歌。當年,很多從上海輾轉到台灣的歌手借“復古風”潮流而活躍在台灣的樂壇上。後來,隨著兩岸文化交流,這些在台灣非常流行的歌曲經由台灣音樂人的包裝和再創作,又重返大陸。可以説,僅在音樂方面,兩岸同胞就擁有許多共同的經典記憶,而且這些歷史和文化聯結是融入血液裏的,任何人都改變不了。

 

在河邊看月亮,小女兒很興奮,手舞足蹈,咿咿呀呀。太太問她:“你也想唱歌嗎?”女兒笑著點頭。看著波光粼粼的大運河,我想起了台灣那首《淡水暮色》。那是一首太太聽過的為數不多的閩南歌曲:“朦朧月色白光線,浮出紗帽山,河流水影色變換,海風陣陣寒……”與眼前的情景非常貼切。“讓我的歌聲隨那微風,吹開了你的窗簾。讓我的衷情隨那流水,不斷地向你傾訴……”——《綠島小夜曲》,又一首享譽兩岸的台灣歌曲。

明月寄相思  家人盼團圓

 

一家三口在北京某公園散步(作者本人供圖)

 

 

今年的中秋節快到了,我們一家人還會去大運河邊賞月。明月高懸,河水流淌,兩岸同胞血濃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認同,是任何人和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因為在中國人的文化基因裏,圓圓的明月代表著人間的團圓,團圓的意象又會令人産生思念的情愫。無論是站在大運河邊欣賞北京的萬種風情,還是佇立在淡水河邊讚美台灣的迷人暮色,仰望天空,我們欣賞的是同一輪圓月,也就是古人所説的“千里共嬋娟”。我衷心希望兩岸同胞中秋節平安康寧,期待能在明年的中秋節帶著女兒和太太,回到台灣與阿嬤團圓。(作者:張育銘)

台灣過中秋的文化密碼:“烤”出熱鬧與溫情

2022-09-09

中秋節吃什麼?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回答“月餅”。但在台灣,你問10個人,至少有8個人會告訴你“烤肉”。每年中秋節前後,台灣各地都會瀰漫一股烤肉香,家家戶戶搬出小板凳,或在社區廣場或空地上擺起烤肉架,當街“夜烤”。除了最簡單的吐司夾烤豬肉片外,還有雞腿、雞翅、雞肉串以及蝦、蛤蜊等各種海鮮。

 

烤肉形式不拘一格

 

台灣有調查顯示,島內高達八成民眾有中秋烤肉的習慣,市場規模預計481億元新台幣。近日,一家台灣網站通過大數據統計出了今年台灣最熱門的中秋烤肉十大地點,排在第一的是桃園虎頭山公園烤肉區。當然,人們也可以和親朋好友到燒烤店或飯店烤肉,那裏的花樣就更多了,安格斯牛、日本和牛,還有龍蝦、帝王蟹等,基本什麼都能烤。價錢也是豐儉由人,今年台灣各飯店推出的中秋烤肉派對,每位從兩三百元到兩三千元新台幣不等,能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

 

島內民眾熱衷烤肉,商家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台灣媒體稱,因為今年中秋節取消“戶外禁烤令”,電商平臺上烤肉爐、烤肉架、卡式爐等商品熱銷。一家購物網站上烤肉用品銷量增加50%,關鍵詞搜索量也顯著提升,其中“烤肉爐”約增加35%,電烤盤增加20%,烤肉架、卡式爐登上熱搜排行榜。

 

烤肉如何成為“中秋三寶”

 

在烤肉風靡之前,台灣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會準備酸甜多汁帶著清香的文旦柚,取“柚”與“佑”諧音,有“月亮保祐”之意。至於烤肉後來為什麼成為“中秋三寶”,説法很多。比較流行的是1967年萬家香醬油推出“一家烤肉萬家香”的電視廣告。隔了幾年,金蘭醬油又密集推出金蘭烤肉醬電視廣告。加上幾家大型超市的賣力吆喝,台灣人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不知不覺把烤肉當成中秋節最重要的活動。但後來有人考證,“一家烤肉萬家香”這句廣告詞很可能是上世紀60年代就有的,但烤肉和中秋的聯繫卻沒有那麼早。

 

有人整理報紙發現,台灣《民生報》1982年10月3日曾報道稱,中秋節烤肉活動在新竹地區盛行,因為新竹市是製造烤爐的大本營,當年外銷不景氣,轉為內銷,於是中秋節開始流行烤肉。再加上後來幾年金蘭烤肉醬與萬家香醬油的推波助瀾,烤肉逐漸擠走月餅和文旦柚,成為中秋節的代表食物。

 

經過三四十年的發展,中秋節烤肉在台灣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2000年以後,台灣各地陸續于中秋節晚在空地舉辦大型烤肉活動,以2005年為例,台北、台中、台南和高雄等地均有這類活動,參加民眾高達數萬人。

 

2015年9月,臺“國防部”突然下令禁止在營區烤肉,認為對健康不利,結果被罵慘。反對者説,烤肉不是作戰,偶爾為之無傷大雅,否則就該規定全面禁煙,因為尼古丁對健康危害更大。2020年,台灣發生的一件事更是引發全島關注。楊姓男子疑似長期與父母不和,中秋節在父親住所點燃兩個火堆後離去。他辯稱是烤肉時生火不慎導致的,檢方認為證據都指向他縱火。但是最後判決卻稱男子中秋烤肉合情合理,不能因此判定為蓄意縱火。

 

烤肉隱藏的文化密碼

 

近年來,烤肉造成的空氣污染以及健康問題引發關注。大腸癌患者十多年來一直位居島內癌症人數的第一位。但似乎什麼都無法阻擋台灣人對中秋烤肉的熱情,即便疫情肆虐,他們仍照烤無誤。2020年9月,桃園新都心生活文化協會連續第19年舉辦“萬人封街烤肉”,不到3天報名上萬人,比往年人數還要多。臺師大教授林保淳感嘆道,“台北市開放數處地點,供市民享受烤肉之樂,桃園市中壢區萬人封街,更是香飄百里、熱鬧滾滾”。最近島內疫情升溫,但台南市有組織9月3日宣佈,將召集1000人、每人繳費299元新台幣“封街烤肉”,引發爭議。

 

一篇題為《烤肉:從生變熟的社交商機》的文章認為,烤肉是一種跳脫出日常生活的飲食方式,一方面烤肉的空間大多在室外,讓人脫離了原有的日常生活空間,也增加烤肉本身的儀式感。烤肉現場是“廚房”與“飯廳”的合體,所有人都有機會參與,更容易達到“共食”的效果,聯結起彼此的情感。在烤肉過程中,參與的人一起經歷了各個階段的氣味,結束後身上都一起變味了,“這種嗅覺讓人産生集體性的感官經驗與感受,進入交融的狀態”。文章總結認為,烤肉“由生轉熟”不只發生在料理上,象徵著人類文明的演化,也是一種關係的隱喻。

 

台灣學者試圖解讀中秋烤肉蘊藏的“文化密碼”。開南大學信息傳播學系助理教授趙哲聖分析認為,往好處想,中國人喜好熱鬧,在中秋時節遷移與聚散的流動中,我們找到自己的組織與文化相聚模式。而從負面思考,烤肉的流行表明台灣人對節日的敏感度降低,過於同化的消費行為使大家少了心靈的差異或碰撞,“吃吃喝喝中,肥了肚子,忘卻了中秋節最原始、圍繞在月亮符號中的情與事”。【環球時報報道記者 吳薇】

展開全文

明月何曾是兩鄉——兩岸同胞同敘親情共迎中秋

2022-09-09

中秋團圓夜,明月寄相思。在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之際,海峽兩岸各式各樣的傳統民俗活動熱鬧亮相,吃月餅、賞花燈、剪紙、捏面塑,寄託著中華兒女期盼月圓人圓、喜樂平安的美好心願。為了增進海峽兩岸同胞情誼,大陸各地在中秋節前夕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兩岸同胞一起共話佳節、共敘親情、共享團圓,其樂融融。

 

互訴親情思念

 

在台灣同胞心裏,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最重要傳統節日,許多習俗代代相傳,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吃柚子。在我國閩臺地區,“柚”與“佑”“有”“遊”諧音,柚子也就有了“佑子”“有子”“遊子”三重寓意,成為臺胞中秋佳節祈福、團聚必不可少的吃食。

 

在浙江省台州市臨海市,以“月圓兩岸·愛在臨海”為主題的臺胞臺屬過中秋活動近日舉辦,30余名工作、生活、學習在臨海的臺胞臺屬歡聚一堂,大家圍聚在烤爐旁,吃烤肉、剝柚子,迎著習習涼風,與台灣的親人連線互訴親情。“中秋是對故鄉親人的思念,剪不斷的是相同血脈下的親情。無論時空如何變幻,我們都是同文同種的一家人。”台北臨海同鄉會副理事長陳蔭華在視頻連線時説。

 

以“情滿中秋兩河緣 詩情畫意一家親”為主題的2022年京臺迎中秋詩會,則在童聲合唱《盧溝謠》中拉開序幕。來自北京豐臺與台灣高雄的200余名鄉親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聚首“雲端”,分享詩歌、書法、樂器、茶藝等文藝節目。人在北京會場的臺胞蔡幸娟隔空聽到來自老家高雄的鄉音,心情有些激動。“口音特別親近,那一刻有些想家。”她説,以前中秋節,家人和街坊鄰居會在自家院落或門前烤肉、吃柚子,小孩子玩到很晚,很歡樂;來到大陸後也不孤單,中秋節有熱鬧的家庭聚餐和賞月活動,共享團圓。

 

在福建福州“月滿同聚一家親——福州市晉安區岳峰鎮‘迎中秋’兩岸鄰裡文化周”活動現場,台灣青年柯承妘用竹笛演奏了《月亮代表我的心》和《花好月圓》。“這兩首曲子講述了美好的月亮和美好的生活,希望兩岸的朋友、親人同享這個中秋節,越來越好。”柯承妘説。

 

傳承中華文化

 

兩岸的中秋習俗雖各有不同,背後承載的都是兩岸中國人對花好月圓、中秋團聚的共同期待,也蘊藏著中華兒女對傳統文化的敬意與傳承。

 

在山東省濟南市,“兩岸一家親 共賞團圓月”山東鄉親中秋聯誼會日前舉辦,濟南、台北兩地活動現場130余人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共賞民俗表演,分享團圓月餅。山東快書、山東小調等節目飽含特色,鄉音繚繞、鄉情濃烈,剪紙、捏面塑等民俗表演則妙趣橫生,傳遞著淳樸的鄉土氣息。

 

上海市徐匯區和台北市北投區也通過視頻連線方式,舉辦了“民俗慶中秋”活動,滬臺兩地同胞以傳統文化和民俗表演互致祝福。視頻這一端,海派面塑第三代傳人湯健現場塑成活靈活現的“玉兔搗藥”;另一端,北投居民也送上了充滿中華傳統文化韻味的舞蹈《星月神話》和《太極扇舞》,傳遞著對隔海相望的骨肉同胞的思念。

 

入夜,融合了江南風韻和台灣特色的主題花燈照亮江蘇昆山周莊古鎮。今年的海峽兩岸(昆山)中秋燈會以“花開並蒂·燈映兩岸”為主題,分別於9月7日和8日晚在昆山開發區慧聚廣場、旅遊度假區(周莊古鎮)亮燈,持續至10月7日。

 

與中秋燈會同期舉辦的還有13項兩岸文化交流、燈會嘉年華、主題宣傳及文旅消費等活動。在昆山慧聚廣場,一對高達7米的媽祖花燈喜迎八方來客。一旁的台灣風情文旅商業街上,蚵仔煎、大腸包小腸等臺式美食店舖在紅磚厝、紅墻燕尾脊間依次排開。“中秋佳節是闔家團聚的日子。因工作不能回鄉團圓的臺胞,在昆山可以品嘗到台灣的美食、看到台灣的花燈,在昆山就像是在台灣,‘此心安處是吾鄉’。”昆山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孫德聰説。

 

增強交流合作

 

在雲南昆明第四屆“七彩雲南·相約台灣”主題日暨2022年中秋茶話會活動現場,100余名在滇臺胞臺屬歡聚一堂,共度佳節、共話團圓。主題日展示了雲臺文化經貿、兩岸婚姻群體、臺青在雲南等交流活動,介紹了近年來雲南和台灣山海相望、血脈相連、文化相融的深情厚誼。“在當前形勢下,文化交流活動仍能如期舉辦,更顯彌足珍貴,説明兩岸民間交流力量的強大,兩岸人民對交流往來的殷切期盼。”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説。

 

在福建省福州市,19名在榕創業、就業、求學的馬祖鄉親相聚一堂,聊親情、促融合。馬祖青年曹立人説,馬祖與福州僅一水之隔,兩地衣食方式、民俗文化建築風格相同,他在榕生活創業如魚得水。“尤其是我祖籍又是福州長樂,所以感覺回到了老家一樣。”曹立人期待“小三通”早日復航,兩地交流合作更加密切,臺胞在大陸獲得更好發展。

 

朗誦詩歌《鄉愁》、做手工月餅……由甘肅省台灣同胞聯誼會主辦的中秋茶話會近日在蘭州舉行。來自台灣雲林縣的53歲臺商陳偉振在聯誼會上唱了一首《兩岸兄弟》。他23歲來大陸求學、工作,從大陸東部沿海轉移到西部地區打拼,在蘭州工作10餘年。鼓勵年輕人來大陸尋找發展機遇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西部發展潛力巨大,有很多突出優勢,教育、醫療、農産品都是兩岸可深挖合作的領域。”陳偉振説。

 

甘肅省台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秘書長黃躍金表示,兩岸同胞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這是割不斷的親情、隔不開的鄉情。希望兩岸同胞以共同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紐帶,加強聯繫溝通,同心同行,攜手打拼,促進交流合作。(記者:汪靈犀)

展開全文

2022海峽兩岸(昆山)中秋燈會亮燈 共敘同胞親情勾勒融合新篇

2022-09-09

2022海峽兩岸(昆山)中秋燈會亮燈 共敘同胞親情勾勒融合新篇

 

活動現場。(中國台灣網 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9月8日晚,2022海峽兩岸(昆山)中秋燈會亮燈儀式暨第二十七屆中國周莊國際旅遊節開幕式在江蘇昆山舉行。本屆燈會以“花開並蒂 燈映兩岸”為主題,緊扣兩岸交流、共同發展主線,通過歌舞晚會和沉浸式情景演繹,勾勒兩岸融合發展的美好未來。

 

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副理事長張平,江蘇省臺辦主任練月琴,昆山市委書記周偉,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昆山市臺協會會長孫德聰等領導嘉賓出席活動。

 

今年,海峽兩岸(昆山)中秋燈會拓展慧聚廣場、周莊、淀山湖、錦溪四大主題燈區,充分展現昆臺融合交流以及旅遊度假區和錦淀週一體化發展成果,營造團結奮進、攜手共建的濃厚氛圍。活動期間,還將舉辦兩岸文化交流、燈會嘉年華、主題宣傳、文旅惠民等系列特色主題活動,繁榮昆山文旅經濟,持續推進兩岸産業合作試驗區建設。

 

2022海峽兩岸(昆山)中秋燈會亮燈 共敘同胞親情勾勒融合新篇

 

活動現場。(中國台灣網 發)

 

作為昆臺特色交流活動之一,多年來,海峽兩岸(昆山)中秋燈會借由中秋佳節這個美好節日,以燈為媒,充分吸收和利用海峽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和民俗傳統,搭建起兩岸同胞共同品鑒兩岸文化精粹、共度傳統佳節的良好平臺,成為了共敘兩岸深情、共同譜寫昆臺融合新篇章的優質載體。

 

“每逢佳節倍思親,在大陸工作生活的台灣同胞,每到中秋這樣的節日,就會自然地想念遠在寶島的親人。”蘇州諾浩眾創信息科技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蕭世傑告訴記者,在中秋燈會上,很多燈區中都飽含著台灣元素,讓在地臺胞找到了家的感覺。“儘管我身在昆山,我的父母在台灣,但我們看到的都是同一個月亮,同樣的圓。”説到這裡,蕭世傑的臉上滿是笑意。

 

“萬里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今年是“九二共識”30週年,也是兩岸開啟交流35週年。35年前,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長期隔絕狀態終被打破,兩岸交流交往大門由此打開。儘管當前臺海形勢依舊複雜嚴峻,但兩岸交流合作的大勢不可擋,同胞走近走親的意願不可違。只要兩岸同胞都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就必將共同創造祖國完全統一、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偉業。(中國台灣網9月8日昆山訊 記者 尹賽楠)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