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堅持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

美國近期不斷炮製損害中國主權的涉臺政策法案,變本加厲搞“以臺制華”,特別是有的條款意在強化美臺軍事聯繫,支持所謂台灣“自我防衛”。這些行徑不僅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背美方在台灣問題上對中方的嚴肅政治承諾,而且嚴重踐踏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美方在處理中美關係中,始終充斥著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觀念,刻意渲染中國“挑戰”、地緣衝突和大國競爭,以意識形態劃線惡意製造陣營對抗,質疑中國正常軍力發展,這是對中美關係的誤判和中國發展的誤讀,與和平發展的時代主題和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背道而馳。

 

堅持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

 

2022年11月1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大義、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圖片來源:外交部官網)

 

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時就強調,中國將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繼續奉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人類整體進步,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帶來新機遇,這是中國為動蕩不安的國際形勢提供的最大穩定性。中國的內外政策公開透明,戰略意圖光明磊落。美方不要再戴著有色眼鏡主觀臆測,更不要讓意識形態偏見蒙蔽雙眼。

 

台灣地區許多學者也認為,美國的一系列做法是對緊繃的臺海情勢火上澆油,美國的政治算計卻要由台灣付出代價,還可能讓台灣淪為美國附庸。台灣絕不應該成為美國等“以臺制華”勢力的犧牲品。

 

日前,有島內媒體發表署名文章説,中國這些年在各方面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是中國人民用勤勞和智慧所創造出來的,而不是靠著掠奪、殖民或戰爭手段所取得的。中國共産黨所展示的不同於西方的發展道路已經對非西方的發展中國家産生巨大的吸引力,而中國所展示的經濟生産力和巨大的市場也對各個發達國家産生很難割捨的吸引力。中國先後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等一系列具有世界性意義的理念和倡議,始終堅持在互利共贏基礎上同各國友好相處、共同發展,這難道不比對抗和脫鉤的政策好嗎?

 

堅持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

 

2022年8月5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金邊出席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後,面向中外媒體舉行記者會時表示,美國應該在台灣問題上履行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承諾,不要再干涉中國內政,不要再縱容和支持“台獨”勢力。(圖片來源:外交部官網)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大義、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中美之間應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是中國同美國發展關係的最根本遵循。作為兩個大國,中美誰也改變不了誰,美方不要再試圖從實力地位出發同中國打交道,不要總想著打壓遏制中國的發展。美國“以臺制華”也只是空想,絲毫阻遏不了台灣回歸祖國的歷史大勢,絲毫阻擋不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作者:左鎮)

 

 

 

 

 

 

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2022-08-22

自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後,國際社會普遍高度評價白皮書的意義和作用,堅決反對任何分裂中國的圖謀,呼籲遵守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可見,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8月19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博納通電話。博納説,法方始終恪守一個中國政策,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立場從不會改變。 8月18日,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一致通過《聯合聲明》,重申堅定支持彼此維護國家領土完整、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聲明説,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非方支持中國統一大業,支持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所作的努力。

 

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王毅主持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成果落實協調人會議(圖源:外交部網站)

 

當地時間17日,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表示,塞爾維亞將永遠支持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武契奇強調,這是唯一符合國際法準則的政策,任何其他政策都會在世界上導致麻煩、不穩定和動蕩。

 

 8月17日,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歐陽玉靖與華僑華人代表就台灣問題進行座談。歐陽大使重點宣介了《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馬來西亞七大鄉團協調委員會、馬來西亞一中和平統一促進會、馬來西亞一帶一路委員會、馬來西亞華人姓氏總會聯合會、馬來西亞八大華青組織等主要華團的30多位華團領袖表示,將繼續堅定支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中國統一大業,反對以任何形式謀求“台獨”和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行徑,願意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為推動馬中兩國友好、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貢獻力量。

 

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駐馬來西亞使館與華僑華人舉辦台灣問題座談會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宣介會(圖源:外交部網站)

 

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國際移民組織日前在給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的照會中表示,國際移民組織向中國常駐代表團承諾遵守一個中國原則,遵守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該組織表示,這一承諾是該組織與中國加強合作的堅實基礎。 

 

總部位於日內瓦的南方中心執行主任卡洛斯·科雷亞在給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的照會中表示,作為全球發展中國家的一個政府間組織,南方中心堅決遵循聯大第2758號決議闡述的一個中國原則。南方中心認為,所有國家政府都有權捍衛自己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當然也不例外。

 

國際原子能機構等國際組織近日也分別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日前表示,俄羅斯的原則立場是一貫的,俄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佩洛西竄訪是公然的挑釁行為,美方應該停止任何破壞地區穩定與國際安全的行徑。傑尼索夫説,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中方有充分正當的理由在台灣問題上採取必要措施,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古巴駐華大使佩雷拉表示,古巴堅定不移、無條件地支持一個中國原則,美方在台灣問題上的挑釁註定失敗。針對美方倒打一耙指責中方因佩洛西竄訪台灣所採取的反制措施,佩雷拉説,這是美方試圖推卸責任的慣用伎倆,美方應切實做到尊重他國、避免對抗,實現互利共贏。 

 

柬埔寨貝爾泰國際大學資深教授約瑟夫·馬修斯説,一些外部勢力試圖改變臺海現狀,支持“台獨”分裂分子,企圖破壞地區的和平、安寧和經濟發展。但是,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以臺制華”圖謀註定失敗。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8日表示,佩洛西竄訪台灣後,已經有1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發出正義聲音,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支持中國堅決維護自身主權和領土完整。 

 

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圖源:外交部網站)

 

《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指出,台灣自古屬於中國的歷史經緯清晰、法理事實清楚。聯大第2758號決議是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文件,國際實踐充分證實其法律效力,不容曲解。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是遵守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應有之義。 

 

事實充分説明,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常濱) 

展開全文

領航中國丨“一帶一路”開闢高水準開放新天地

2022-09-08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如今,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為各國開拓出一條通向共同繁榮的機遇之路,更為中國開放發展開闢了新天地,越來越多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省份,正在從開放末梢轉身開放最前沿。

 

在西安國際港站,8台龍門吊正在同時吊裝來自世界各地的集裝箱。每天,從這裡出發和抵達的中歐班列“長安號”有十余列,聯通省內外20多座城市和4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領航中國丨“一帶一路”開闢高水準開放新天地

 

西安國際港站值班站長 李沛:你看這個箱子是從德國來的,現在的國際港,你看貨場上現在這麼多集裝箱,五花八門,五顏六色,是從全世界各地來國際港的。

 

李沛告訴記者,這要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那時這裡還是一個名叫新築的四等小站,通往省內外的貨運線路只有5條,由於沒有貨場,被大家稱作“直腸子”車站。

 

領航中國丨“一帶一路”開闢高水準開放新天地

 

轉機發生在2013年。這一年的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共同構成“一帶一路”重大倡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於時代大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立足當下、謀劃長遠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習近平總書記在內陸省份考察調研期間,多次強調內陸省份要主動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把獨特的區位優勢更好轉化為開放發展優勢,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領航中國丨“一帶一路”開闢高水準開放新天地

 

從加快內陸開放通道建設,到打造內陸高水準開放平臺,再到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讓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省份,迎來了發展重大機遇。

 

如今,新築車站線路增加到53條,覆蓋範圍從最初的中亞國家,逐漸延伸到俄羅斯、匈牙利、德國等歐洲腹地,新築站也更名為西安國際港站,一躍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國際物流樞紐中心站。2021年,陜西對“一帶一路”進出口總額達到810.23億元,是2013年的4倍。

 

領航中國丨“一帶一路”開闢高水準開放新天地

 

不只是陜西,在河南,打造起陸上、空中、網上三條絲綢之路,聯通了196個國家和地區,織起了一張連結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雲端大網”,一年的跨境電商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

 

在重慶,三大國際貿易物流通道架起互聯互通橋梁,近40條中歐班列線路,輻射國內59個鐵路站點和29個港口,通達亞歐近百個城市。

 

在安徽,全面實施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和通關一體化,2021年,安徽進出口首次跨上千億美元臺階,十年來年均增幅達到11.8%,居長三角第1位。

 

領航中國丨“一帶一路”開闢高水準開放新天地

 

十年間,中西部地區開行的中歐班列達到44559列,佔到全國的75%,聯通了歐洲24個國家。十年間,新開通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航線超過130條,佔到新開通國際航線的60%以上,中西部地區重點城市機場國際樞紐功能進一步提升。

 

領航中國丨“一帶一路”開闢高水準開放新天地

 

2021年,中西部地區外貿總額是十年前的2.5倍,佔全國的比重從2013年的12%提升到17.7%。其中,鄭州、重慶等城市的外向型産業年均增速達到30%左右。

 

領航中國丨“一帶一路”開闢高水準開放新天地

 

十年間,中國的自貿區快速向內陸省份覆蓋,已獲批的21個自由貿易區中,超過三分之一來自內陸省份。

 

如今,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省份,正成為中國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新高地,為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總臺央視記者 張勤 岳群 張巍 王新宇 孫淵 楊雨桐 錢金庫 陜西臺 周新麗 安徽臺 河南臺 湖南臺 江西臺 湖北臺 重慶臺 四川臺)

展開全文

“寶島小謝”入職記

2022-10-19

我在台灣台南讀了大學本科。本科畢業後,因為看好大陸的就業前景,我來到廣州讀研。我研究生主攻的專業是國際政治。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如果回台灣就業機會不多。經與家人幾次家庭會議商量,我決定留在大陸就業。

 

“寶島小謝”入職記

 

選擇在大陸就業的台灣青年謝建鋐

 

我讀研第三個學年時,大陸的秋季招聘開始了,各大企業紛紛向應屆生提出了自家的招聘需求。應屆生在大陸的求職方式與在台灣不同。在台灣,一般會拿到畢業證書後再去向招聘方投報簡歷(台灣稱履歷),經過面試來決定是否能夠入職。而在大陸,大企業一般會在應屆畢業生畢業學年的第一個學期,就開始舉辦大規模的招聘會,叫秋招。當然,在學生畢業前的最後一個學期,企業還會舉辦春招。

 

為了選擇適合自己的企業供職,讀研三的上學期,我就隨著求職的眾多應屆生開始了左手撰寫論文、右手競聘秋招的之路。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日子著實過得充實。今天借著這篇小文,我想與讀者分享一下我的求職經驗。我的體會是,最好能在讀研時就看準一個行業,持續深耕,在這個行業裏的龍頭企業積累實習經驗,對這個行業形成自己的論點與看法,這在秋招競聘及面試的時候很有用。因為秋招面試時,應聘者一般都是初入職場的“小白”(沒有經驗,白紙一張),對行業沒有什麼深刻的理解,而你如果能夠談出對行業的了解與認知,就會比其他應聘者多了加分因素。

 

“寶島小謝”入職記

 

本文作者謝建鋐在上海

 

記得在秋招那段日子,我經常與不同學校的應聘者組成小分隊,在線上線下組織開展模擬面試以及面試後的復盤討論。這種群策群力、團結合作的方式,在台灣校園很少見。事實證明,這個方法非常有效。秋招結束後,我手裏握著7個offer(錄取通知)!我非常開心,向家人稟報喜訊。因為事先開過幾次家庭會議,再加上大家看好大陸就業市場,所以家人一致鼓勵我説:“去更大的城市闖闖吧,試試自己的能耐到底在哪。”我懷揣著家人的美好祝福,離開就學三年的廣州,隻身前往上海入職報到。

 

我入職的是上海一家知名的房地産公司。入職那天的情景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今年7月11日,正值酷夏,我拉著兩大箱行李,滿身大汗地來公司報到。説實話,我剛從學校畢業,初入職場,身份的轉換本來就讓我有些手足無措,再加上我是臺胞,能否很好地融入公司文化讓我有一絲隱憂,還有就是擔心在廣州辦的臺胞證件來上海後會不會行得通。其實,我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公司人力資源部門的同事熱情接待了我,細心地指導我,幫我將在廣州辦理的台灣居民居住證更換成了上海派發的證件,以方便在上海購買社保。同事的熱情相助,讓我收穫了步入職場後的第一份溫暖。

 

“寶島小謝”入職記

 

謝建鋐就職的上海公司很快就幫他辦理好了上海的台灣居民居住證

 

在公司裏上班,同事們稱我“台灣弟弟”,或者叫我“寶島小謝”,讓我心裏感覺暖暖的。我生長在南方,到上海對我來説就是“北上”了。“北上”的我,生活上遇到很多不習慣:濃油赤醬的本幫菜,我吃不慣;天南地北的口音,我很難一下子反應過來;初秋濕冷的天氣,常常引得我噴嚏連連。另外,從學生到職場人的身份轉換,我的心態一時難以適應;業務不熟練,更讓我産生絲絲焦慮。夜深人靜之時,我時常會自我懷疑,懷疑自己的入職選擇到底對不對。但是,我是幸運的,公司裏遇到的每一位領導和同事都是我的貴人!在他們的帶領與幫助下,初入公司的不安與生疏慢慢消弭,我很好地融入了公司的工作氛圍。有一次工作到夜裏了,我只能就近住宿。上海沒有集體供暖,同事擔心我夜裏著涼,下班後特地從家裏拿來一床棉被給我。當時我真的倍感暖心。我想對遠在台灣島內的父母和奶奶説:“請放心吧。我初入上海職場,雖然辛苦,但是這裡有著滿滿的人情味!”

 

現在,我正式入職已經三個月有餘。工作中的我,有過高光、有過迷茫、也有過挫敗。我以為,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心境上遭受一些困擾是再所難免的,未來的我也一定會遇到其它方面的困難。但是克服這些困擾和困難的過程與辦法,將成為我成長道路上積累的人生經驗。它們教會我如何面對困難、如何處理困擾,如何邁向勝利與成功。周圍的人們給我溫暖、給我幫助,在很大程度上也助力我更好地進步和成長。這一切,就是我選擇留在大陸就業,決心到上海闖蕩的真正意義。(作者:謝建鋐  本文圖片均由謝建鋐本人提供)

 

 

展開全文

中國新征程 世界新機遇丨國際政要:中國經驗值得各國學習借鑒

2022-10-16

多位國際政要近日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在脫貧攻堅、經濟發展方面的成績斐然,中國經驗值得各國學習借鑒。

 

他們期待著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為中國下一個階段的發展指明航向,為全球發展提供更多助力。

 

 

巴基斯坦外長 比拉瓦爾:我們都期待著二十大勝利召開,這必將是歷史性的大會。談到擺脫貧困方面,中國確實已經做出了表率,中國的經驗值得各國學習借鑒。

 

中國新征程 世界新機遇丨國際政要:中國經驗值得各國學習借鑒

 

烏干達外交部國務部長 奧凱洛:中國政府在幫助人民擺脫貧困方面有非常成功的經驗,很短時間內帶領數億人走出貧困。烏干達希望向中國人民學習經驗,幫助我們的國家儘早擺脫貧困。我希望了解(二十大)更多關於全球合作、共同發展的新理念和思想,特別是在南南合作領域。

 

中國新征程 世界新機遇丨國際政要:中國經驗值得各國學習借鑒

 

尼日利亞前總統 奧巴桑喬:中國共産黨所取得的成就值得稱讚,值得表揚,使數億人擺脫貧困簡直是一個奇跡。因為我深知努力讓人們擺脫貧困意味著什麼,我們可能無法複製中國模式,但我們將從中汲取經驗。

 

國際政要表示,期待中國繼續推動建設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為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新征程 世界新機遇丨國際政要:中國經驗值得各國學習借鑒

 

佛得角前總統 皮雷斯:我祝願中國繼續沿著自己的道路走下去,併為解決世界重大問題作出貢獻,為創造一個更加安全、公正、 舒適、和諧並且惠及所有人的世界而努力。

 

中國新征程 世界新機遇丨國際政要:中國經驗值得各國學習借鑒

 

尼日爾國民議會副議長、執政黨民社黨第一副總書記 卡拉·安庫拉奧:我們可以讓中國模式在那些有助於尼日爾發展的領域成為靈感來源,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都已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我們希望中國繼續為世界的繁榮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展開全文

兩岸同胞走近走親走好的交流之路會越走越寬

2022-10-25

10月15日至26日,2022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在台北孫中山紀念館舉行。藝術節展示了兩岸200位名家的書法篆刻作品、少年漢字藝術創作作品以及由27個書法篆刻團體參加的“漢字藝術嘉年華”活動,讓參觀的民眾可以近距離感受漢字和中華文化的魅力。

 

2022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由台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和中國藝術研究院共同主辦,是兩岸之間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交流活動之一,自2010年開始在兩岸輪流舉辦。在本次活動的開幕式上,台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劉兆玄致辭説,中華文化擁有無盡的寶藏,漢字就是開啟寶藏的鑰匙。選擇漢字作為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著力點,目的是使漢字之美能夠在兩岸永遠傳承下去。

 

兩岸同文同種同源,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漢字是連接兩岸同胞血脈的重要元素之一。兩岸同胞就是在各種交流中越走越近,加深了感情,增進了融合。黨的十八大以來,兩岸人員往來和各界交流持續擴大,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和人員往來越走越實。兩岸民間交流的最大平臺海峽論壇已經連續舉辦了14屆;兩岸城市交流的重要平臺“上海-台北城市論壇”連續舉辦了13屆。2011年,兩岸人員往來710萬人次,其中台灣同胞來大陸526萬人次;2019年,兩岸人員往來約900萬人次,其中台灣同胞來大陸超過600萬人次。每年有大量臺胞來大陸尋根問祖。影視、音樂、美術、創意設計、圖書出版、非遺等兩岸文化交流活動也蓬勃開展。大陸優秀的影視劇等文化産品深受台灣民眾特別是青少年的喜愛。每年有上千人次的台灣演藝人員參與大陸廣播電視節目和影視作品的製作。台灣少數民族還參加了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兩岸同胞走近走親走好的交流之路會越走越寬

 

“第十三屆大陸古籍藝術類圖書展暨豐子愷精品圖書文創展”近日在臺隆重舉辦(圖片來源:中國台灣網)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加上台灣民進黨當局人為設置的重重政治障礙,兩岸同胞的往來受到很大影響。為了打破疫情和人為的影響,兩岸的線上交流活動逐漸成為兩岸同胞交流互動的主要形式,在科技、教育、醫療衛生、體育、宗教和民間信仰、工會、婦女等很多領域和界別,每年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近千場交流活動。在大陸的臺胞還積極參與和助力大陸的扶貧攻堅、鄉村振興、支教義診、賑災助困、抗擊疫情等志願服務。今年進入十月份以來,海峽兩岸的民間交流活動更是越來越多:第六屆海峽兩岸藝術名家邀請展在台北開幕;2022兩岸出版合作交流會暨北京出版集團與台灣中華出版基金會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北京和台灣連線舉行;2022年閩臺青年朱子文化研學營在福建省武夷山市開營;“漢字青春——青·少年漢字藝術創作展”將於11月2日開始舉辦……

 

兩岸同胞走近走親走好的交流之路會越走越寬

 

長沙市長郡雨花外國語學校與台北市西松小學日前舉辦線上藝術交流活動,長檯兩地300多名演職人員參與演出,近2000名師生同步收看。(圖片來源:中國台灣網)

 

兩岸同胞血脈相連,血濃于水。中國共産黨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繼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兩岸各界越來越多的交流活動,不但深化了兩岸社會文化的融合與發展,也給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帶來了新氣象,令中華文化不斷地傳承和弘揚。今後,繼續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促進融合發展,既是大義,更具大利,兩岸同胞走近走親走好的交流之路會越走越寬。(作者:常濱)

 

 

 

  

展開全文

書寫人類文明譜係的中國篇章

2022-10-12

書寫人類文明譜係的中國篇章

 

北京,天安門廣場。迎著10月1日的晨光,超過20萬名市民和遊客早早來到這裡,觀看莊嚴的升國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週年。

 

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眾人齊唱國歌,歌聲響徹天空。人們説,這是屬於中國人的浪漫。

 

書寫人類文明譜係的中國篇章

 

2022年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國旗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週年。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國際社會從中讀出了中國人的自信與榮耀。《今日巴基斯坦報》當天發表的評論説:“在當今充滿動蕩的國際局勢下,中國確切地知道自己的前進方向在哪,而且中國人擁有實現其目標的戰略和途徑。”

 

在不懈的奮鬥與求索中,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發展壯大,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也深刻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新時代中國與世界各國攜手並進。中國開創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從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汲取滋養、形成特色,凝聚團結、和平、進步的共同追求,為變亂交織的世界帶來更多和諧與安寧,在21世紀奔涌的時代大潮中書寫人類文明譜係的中國篇章。

 

激揚貫通古今的文明力量

 

今年5月底6月初,來自南部非洲6個國家的120名中青年幹部齊聚坦桑尼亞。這裡的尼雷爾領導力學院正在舉辦主題為“新時代新發展:中國共産黨與南部非洲六姊妹黨的探索與交流”研討班。

 

書寫人類文明譜係的中國篇章

 

這是2022年6月10日在坦桑尼亞濱海省拍攝的尼雷爾領導力學院教學樓。新華社發(赫曼·伊曼努爾 攝)

 

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為何總能劈波斬浪、不斷前進?14億多中國人民為何能創造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這是近年來外國政界、學界熱衷於討論的話題。

 

在研討班上,來自納米比亞人組黨的納坦格·伊泰特説,中國共産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理念和發展思想令人讚嘆,“通過學習,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共産黨的偉大與力量”。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當代中國正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十四個堅持”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今日之中國,正以更加堅定從容的步伐踏上新征程,在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上不斷産生新的發展、新的創造。

 

今日之中國,向世界呈現的是一派充滿生機活力的文明新氣象。自強不息、勤勞勇敢的民族精神,激勵14億多中國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幹”;“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把以人民為中心貫穿治國理政全過程各方面;“舉賢任才,立國之本”,選賢任能的制度設計,努力建設一支政治過硬、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斷推進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創新,讓中國大踏步走在時代前列……傳承幾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在當代中國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英國著名學者馬丁·雅克説,中國共産黨的成功在於有能力反映和闡釋中華文明,“如果不了解中華文明的重要性,就不可能了解現在的中國”。

 

“為了在當代世界發展繁榮,中國走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這條道路是中國自己開闢的,而不是循著舊路趕超。”塞爾維亞前總統鮑裏斯·塔迪奇説。

 

中國開闢的這條現代化道路、開創的人類文明新形態,立足自身國情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博采古今中外各家之長,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而産生的重大文明成果,是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嶄新篇章。

 

波蘭國際問題專家沙法什説,新時代中國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聯繫實際”的積極範本,提供了可以靈活適用於其他地區並拯救人類文明的真正的解決方案。

 

書寫人類文明譜係的中國篇章

 

這是在南非北開普省德阿鎮拍攝的中國龍源電力集團南非公司運營的德阿風電項目風機(2021年11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呂天然 攝

 

秉持和合共生的價值追尋

 

“有著5000多年曆史的中華文明,始終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諧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國人民的血脈之中。”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發表重要演講,這樣闡釋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文明底蘊。

 

“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國雖大,好戰必亡”的古訓箴言,“國泰民安”“化干戈為玉帛”“天下太平”的社會觀念,中華傳統文化深深印刻著崇尚和平、追求正義的思想理念,至今仍是中國處理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提供極為重要的精神滋養。

 

環顧全球,這個世界並不太平。聯合國統計數據顯示,過去10年,戰亂和動蕩等造成全球流離失所者人數連年上升,受新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等因素影響,2022年這個數字可能首次突破1億。

 

書寫人類文明譜係的中國篇章

 

2021年10月5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郊區的發馬公司灌裝工廠,工人在包裝本地灌裝生産的科興疫苗。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歷經苦難,中國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國一道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偏見和歧視、仇恨和戰爭,只會帶來災難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處、和平發展、共同繁榮,才是人間正道。”

 

過去十年間,習近平主席多次在重大國際場合闡釋中國的和平主張和安全觀念。平實有力的話語,反映了世界絕大多數人民的共同願望,道出了中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的珍視與追求。

 

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將“堅持和平發展道路”載入憲法的國家,是五個核武器國家中唯一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是聯合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為維護全球戰略穩定作出重要貢獻。

 

2022年4月,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呼籲國際社會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堅持統籌維護傳統和非傳統安全,為各國在亂局變局中守護和平安寧明確努力方向。中國文化中的“和合”理念,在“六個堅持”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全球安全倡議蘊含東方智慧,發出了要和平不要戰爭、要合作不要對抗的清晰聲音。”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教授馬丁內斯説。

 

面對烏克蘭危機、伊朗核、朝鮮半島核、巴以衝突等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中國堅持公平正義、獨立自主,從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作出判斷,始終勸和促談,主張標本兼治,倡導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全球和地區安全架構,為消弭和平赤字、信任赤字持續貢獻“和能量”。

 

克羅地亞前總統伊沃·約西波維奇説,中國對外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對所有合作夥伴一視同仁、公平對待。今天的中國為國際政治格局注入穩定性,深刻影響著全球安全局勢。

 

肩負共促發展的時代擔當

 

發展,人類社會永恒主題。為何發展?為誰發展?如何發展?在百年變局風雲激蕩的當下,這些重大問題亟待解答。人類文明演進到今天,迫切需要找到通往共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廣闊大道。

 

“有恒産者有恒心”“不富無以養民情”,人們對發展的追求從未停歇。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中國共産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在國際舞臺上,中國始終堅持把發展置於國際議程中心位置,倡導共同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為世界通往繁榮未來提供新方案。

 

中國倡導的發展,建立在“天下一家”的情懷擔當之上。

 

書寫人類文明譜係的中國篇章

 

亞洲文化嘉年華活動在北京“鳥巢”舉行(2019年5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在人類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世界上所有國家、所有民族都應該享有平等的發展機會和權利。”習近平主席這番話,飽含著新時代中國希望與各國人民並肩走上幸福之路的真誠意願。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9年多來,一條條“幸福路”、一座座“連心橋”、一道道“發展帶”在共建國家不斷涌現。習近平主席去年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以廣大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最緊迫問題為切入點,獲得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和100多個國家的熱烈響應。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説,全球發展倡議是一種“寶貴貢獻”,有利於應對共同挑戰,加速向更可持續和更具包容性的未來邁進。

 

中國倡導的發展,建立在“四海流通”的開放精神之上。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世界各國要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持拆墻而不築墻、開放而不隔絕、融合而不脫鉤,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無論是推動中國自身發展,還是解決全球發展難題,習近平主席始終強調在開放中謀發展的重要性。

 

更短的負面清單,更優的營商環境,密集舉辦的國際展會……中國正在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越來越多的國家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

 

書寫人類文明譜係的中國篇章

 

2018年12月13日,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的奧伊金斯公園,一名男子從比亞迪電動大巴旁走過。新華社發(豪爾赫·比列加斯 攝)

 

面對少數國家鼓吹“脫鉤”“斷鏈”,挑動分裂對抗,干擾全球發展大局,習近平主席言辭堅定:“歷史長河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湧,但總會奔涌向前。儘管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但開放發展的歷史大勢不會變,攜手合作、共迎挑戰的願望也不會變。”

 

中國倡導的發展,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之上。

 

從建設美麗中國到共建美麗地球,中國傾聽來自綠水青山的呼喚,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中國的節水梯田模式在埃及得到應用,有效涵養水源;中國技術助力非洲“綠色長城”計劃,阻止撒哈拉沙漠南侵;中老鐵路建設過程中多次延長隧道、以橋代路,以保護動物家園……多米尼加共和國科學院院士愛德華多·克林格説,中國深知自己在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領域肩負的責任,並採取了果敢的舉措。

 

書寫人類文明譜係的中國篇章

 

復興號列車通過中老鐵路元江特大橋(2022年6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正如巴基斯坦《國家報》的文章所説:“歷史得以見證:中國不是通過武器和戰爭贏得世界尊重,而是通過幫助其他國家改善基礎設施以及尊重他們的生活方式贏得自己的聲譽。”

 

追求天下一家的大同願景

 

2022年2月20日,中英文“天下一家”字樣造型的焰火在國家體育場上空絢麗綻放,為北京冬奧會閉幕式留下美好的永恒瞬間。

 

書寫人類文明譜係的中國篇章

 

2022年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舉行。這是焰火在“鳥巢”上空顯示出中文“天下一家”和英文“ONE FAMILY”字樣。新華社記者 宋彥樺 攝

 

“天下一家”,是中國人民對八方賓朋的熱情祝願,更是面向人類未來,一個有五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國度深沉而恒遠的價值追求。

 

習近平主席説:“世界各國人民應該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張開懷抱,彼此理解,求同存異,共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這是新時代中國對人類共同未來的呼喚與期待,展現著中國共産黨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情懷與擔當,描繪出美美與共、和衷共濟的人類文明新圖景。

 

不同文明如何和諧共處,是習近平主席始終關注的問題。習近平主席指出:“推進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鑒,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在習近平主席倡導下,中國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等國際會議,與多國舉辦“文化交流年”、開展經典作品互譯等,以實際行動踐行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希臘前總統帕夫洛普洛斯説:“如果世界各國都秉持這樣的理念,人類前行之路將越走越寬廣。”

 

紛繁複雜的百年變局下,能否走好前行之路,取決於各國人民能否同舟共濟、權責共擔。著眼全人類前途命運,習近平主席系統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倡導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這一重要思想,反映各國人民的根本追求,昭示歷史演進的正確路徑,已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

 

白俄羅斯前副總理托濟克説,中國正是基於對21世紀人類文明發展狀態和規律的深刻理解,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帶一路”等重要倡議。“這是來自一個偉大國家的誠摯呼籲,各國應相互幫助、共建家園。”

 

書寫人類文明譜係的中國篇章

 

這是位於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郊區的中白工業園(2021年10月19日攝)。新華社發(中白工業園供圖)

 

在習近平主席引領下,中國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在國際上提出和倡導人民至上、開放包容的民主觀,平衡協調、普惠共贏的發展觀,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張新倡議。

 

這些中國理念、中國方案,無不繼承和發揚了“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中華文明傳統,為實現人類千百年來的共同追求開闢出通途大道。實踐表明,中國開創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一條和平發展、共同繁榮之路,是一條攜手同行、命運與共之路。

 

這個新形態,打破了偏頗自負的“西方中心論”,厘清了現代化“單向趨同”的誤區,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在人類現代化道路上點亮盞盞明燈。

 

這個新形態,秉持協和萬邦、和衷共濟的精神追求,超越國強必霸、零和博弈的陳舊邏輯,在人類文明譜係中綻放和平與希望之光,為應對全球挑戰提供富有中國智慧的思想指引和解決方案。

 

這個新形態,超越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發展階段差異,不是任何其他文明形態的簡單模倣或“再版”“翻版”,既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氣派,又推動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倡導不同文明交融互鑒、多元共生。

 

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斷言,作為“一直以和平主義和世界主義為取向的天下文明”,中華文明將“為未來世界轉型和21世紀人類社會提供無盡的文化寶藏和思想資源”。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站在歷史的重要關口眺望未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新時代中國信心滿懷,堅毅自強,將繼續同世界一切進步力量一道,守衛和平薪火,推動共同發展,讓文明的光芒更加熠熠生輝,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的未來繼續前進。(記者韓墨、鄭漢根、韓梁、韓冰、陳杉) 

 

海報設計:趙丹陽

展開全文

臺青談兩岸:架設溝通橋梁,講好融合故事

2022-11-09

“今天在兩岸‘搭橋’,要找到兩岸千絲萬縷的共同點。我們要講好中國故事,台灣故事是中國故事中重要的一章。”台灣青年、新黨“21青連線”發起人林明正説。

 

日前,一場兩岸青年對話會在廣西桂林舉辦。林明正與參會的台灣青年代表們認為,講好兩岸故事,架設溝通橋梁,對共促兩岸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林明正介紹,近年來,“台獨”勢力通過修改課綱,不斷削弱大陸與台灣的歷史文化血脈聯繫,還運用遊戲、影視劇等流行文化誤導台灣青年。“我們要抓住歷史的話語權,從文化事業入手,創新傳播形式,不斷增進台灣青年對大陸的了解。”林明正説。

 

廣西玉林師範學院教師黃種祥在台灣工作生活40年,有多年中學任教經驗。黃種祥説,受多重因素影響,當前部分台灣青年對祖國大陸認識相對片面,成為不利於兩岸關係發展的因素之一。“有在大陸工作和生活經驗的台灣青年可將大陸的實際情形傳達給島內親友,讓他們更多地了解真相。”

 

“通過短視頻、網絡直播等,我們推介廣西百色的芒果、橫州的茉莉花,向台灣朋友介紹大陸正在推進的鄉村振興戰略。”台灣青年夏允浩目前在大陸從事自媒體工作,他在對話會上分享了以新媒體幫助島內青年認識真實、可愛的大陸的經驗。

 

對話會上,台灣青年張博勳講述了在大陸創業發展的故事。目前在大陸從事新能源領域工作的張博勳表示,大陸新能源産業鏈不斷延伸,技術壁壘不斷突破,讓他看到了大陸進步的光明未來和個人發展的廣闊前景。

 

“台灣同胞是兩岸融合發展的參與者、貢獻者、獲益者,我們要講好台灣同胞在大陸落地生根、創業就業並實現人生價值的故事,讓更多台灣同胞把握大機遇、融入大時代。”張博勳説。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劉國深在視頻參會時指出,青年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希望兩岸青年在各自崗位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講好兩岸故事,搭建好兩岸交流往來的橋梁。新華社南寧11月8日電(記者趙歡)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