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Observe
“加入我們,一起奏響幸福的樂章”
編輯: 馬曉葉 | 時間: 2022-12-05 18:59:15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
福州海峽交響樂團豎琴演奏家臺胞邱馨儀在峰會現場分享。
本月1日至5日,第十屆海峽青年節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我現在是福州海峽交響樂團副團長兼豎琴首席。讓我與這裡結緣的,正是新中國第一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鄭小瑛老師。我想和仍在島內的有才華有理想的年輕人説:加入我們,讓我們一起在福州奏響幸福的樂章”。在台灣屏東縣出生的“80後”音樂人邱馨儀,在本屆青年節上現場分享了自己通過音樂與大陸結緣的故事。
本屆青年節的主題是“融合發展、文化傳承”,涵蓋中華傳統文化、數字中國、鄉建鄉創、人才工作等眾多領域。青年節的一系列活動包括:海峽青年節峰會、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周、海峽氣象青年匯、閩臺人才協作論壇、海峽鄉創生活節等,同時面向台灣青年發佈了大陸155家單位的1756個工作崗位,還促成建立了一批以體育、音樂為特色的台灣青年創業就業基地。
第十屆海峽青年節峰會現場。
自從2013年舉辦首屆海峽青年節以來,已經連續舉辦了十屆的青年節成為兩岸青年交流的重要平臺和紐帶,也彰顯了兩岸青年一代交流合作的強烈意願,證明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已經成為歷史大勢,不可阻擋。十年來,像音樂人邱馨儀一樣融入大陸的台灣青年越來越多。海峽青年節就好比一條友誼的紐帶,通過舉辦的總共265項交流活動,吸引了三萬名兩岸青年參與其中。有不少人因為參加青年節而彼此認識成為了朋友;有的台灣青年在福州尋覓到了自己的另一半;還有很多台灣青年從福州出發,奔赴祖國大陸各地開始了追夢、築夢、圓夢的人生旅程。
有一位參加過海峽青年節的朋友對我説,2016年,他接到海峽青年節的邀請,作為嘉賓參加了活動。那一年,他感到受寵若驚。時隔兩年的2018年,他站在海峽青年節熟悉的舞臺上,與來賓們分享了自己的奮鬥故事。他記得當時曾向臺上台下以及電視機前、網路端的兩岸青年朋友們説,作為新時代的台灣青年,我們的人生必須要“靠自己、接地氣、不投機、重發展、促融合、贏未來”。他還特別為大家解釋了這句話:“靠自己”是指憑藉自身實力和所學專業獲得認可;“接地氣”就是需要融入大陸的特色文化和價值認知;“不投機”是指不能通過非務實的方式取巧或走所謂的捷徑;“重發展”是指努力實現個人價值以助推兩岸發展;“促融合”意在堅決反對“台獨”、增進兩岸融合;“贏未來”是指在兩岸共創雙贏過程中贏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未來。這位台灣青年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説,“大陸,是築夢的搖籃,是夢想成真的地方。希望我們共同努力,不忘初心,心繫兩岸,早日一圓屬於我們自己的中國夢。”四年過去了,再看來大陸創業就業的台灣青年,真的有很多人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兩岸嘉賓共同參與的“同心同行 復興有我”主題分享環節。
在本屆海峽青年節的活動中,台灣時事評論員、80後的王炳忠説,他在許多90後、00後的台灣年輕人身上看到了希望。這些台灣同學來到大陸求學深造,更有不少人在大陸學校畢業後選擇留在大陸發展。王炳忠感慨地説,這群朝氣蓬勃的台灣年輕人比80後的青年思想更開放,更願意敞開心胸去認識並且走進全面復興中的祖國大陸。王炳忠説:“我想,這正體現了台灣青年願意用自己的雙眼和雙腿全面融入到祖國大陸的發展中來,勇敢地創造美好的生活”。
我有幸參加了三屆海峽青年節,也親身感受到了大陸十年來的迅猛發展。我想,我和兩岸眾多的當代青年一樣生逢其時,能在任我們施展才幹的人生大舞臺上尋夢、追夢、圓夢,而且實現夢想的前景是那麼光明。我和兩岸青年同胞一樣,一定會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的青春之花。(作者:侯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