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022年十大國際經濟新聞

2022年,新冠疫情反復延宕,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面臨各種挑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同時,各國著力推出穩定和恢復經濟的各項舉措,加強政策協調,為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注入確定性。為幫助讀者了解全球經濟主要特點,更好把握來年世界經濟形勢,經濟日報推出“2022年十大國際經濟新聞”。一起來看↓↓↓

 

經濟日報:2022年十大國際經濟新聞

 

01

 

俄烏衝突爆發,美西方制裁俄羅斯及俄羅斯反制,促發全球能源糧食危機

 

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授權俄軍在烏克蘭進行“特別軍事行動”,俄烏衝突全面爆發。美國等西方國家隨後多次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包括限制俄能源出口、把部分俄羅斯銀行排除在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之外等。俄方隨後採取凍結不友好國家人士在俄資産、禁止向被俄方制裁對象出口俄羅斯産品和原料、“天然氣盧布結算令”等多項反制裁措施。俄烏衝突外溢效應引發全球糧食、能源等多重危機,嚴重破壞了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導致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動蕩。

 

經濟日報:2022年十大國際經濟新聞

 

2月24日,在烏克蘭基輔,出城方向的車輛排起長龍。謝爾蓋·斯塔拉斯堅科攝(新華社)

 

02

 

G20巴厘島峰會舉辦,“三年來人最齊”的峰會關注“共同復蘇、強勁復蘇”主題,中方呼籲推動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加有韌性的全球發展,受到廣泛支持

 

11月15日至16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這是2019年以來各國領導“人最齊”的一次線下峰會。峰會以“共同復蘇、強勁復蘇”為主題,以全球衛生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的能源轉型為三大優先議題。峰會通過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巴厘島峰會宣言》,為共同應對疫情、經濟衰退以及可持續發展等緊迫的全球性挑戰注入了更多確定性。中方呼籲各國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倡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讓團結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對抗、包容代替排他,推動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加有韌性的全球發展,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許和支持。

 

03

 

中阿、中海、中沙領導人“三環峰會”舉行,聚焦經濟發展,促進合作共贏,體現了中阿面對全球挑戰加強團結協作的戰略抉擇

 

12月7日至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沙特阿拉伯王國國王薩勒曼邀請,赴利雅得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首屆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並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此行有力推動了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一系列務實合作,為世界經濟復蘇帶來了重要且積極的影響。國內外輿論普遍認為,中阿、中海、中沙領導人“三環峰會”是中國外交的又一重大創舉,體現了中阿雙方面對全球挑戰加強團結協作的戰略抉擇,譜寫了中阿關係嶄新的歷史篇章,必將對國際格局和地區形勢産生深遠影響。

 

經濟日報:2022年十大國際經濟新聞

 

12月7日,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街頭,顯示屏上宣傳中海峰會信息。王東震攝(新華社)

 

04

 

美聯儲開啟1982年以來最激進加息,全球金融市場加劇動蕩,世界經濟受到嚴重衝擊

 

在經歷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政策後,為了壓制高企的通脹,美聯儲開啟了1982年以來最為激進的加息進程。從3月份開始,美聯儲在2022年共計加息7次,累計加息425個基點,最終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到4.25%至4.50%,達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準。美聯儲激進加息産生的溢出效應,加劇了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引發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債務風險,嚴重衝擊世界經濟復蘇進程。

 

經濟日報:2022年十大國際經濟新聞

 

6月13日,由於市場擔憂美聯儲激進加息和美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大幅下跌。圖為當天交易員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工作。郭克攝(新華社)

 

05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于2022年1月1日生效實施,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實施,從醞釀到生效歷時10年,成為新世紀國際經貿合作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作為全球經濟體量和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RCEP樹立了一面真正踐行多邊主義的大旗,給蓄勢待發的區域經濟一體化、艱難復蘇的世界經濟以及處於低潮的經濟全球化注入了強勁動力。

 

經濟日報:2022年十大國際經濟新聞

 

9月10日,貨輪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三期集裝箱碼頭裝卸。李紫恒攝(新華社)

 

06

 

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推進,一批項目在全球加速落地,為世界經濟增添亮色

 

2022年,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推進,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強大動力。雅萬高鐵成功試運行、克羅地亞佩列沙茨大橋通車、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全面投入商業運營、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項目樓宇封頂……一大批務實合作項目加速落地。中歐班列開行數屢創新高,1月至11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5萬餘列,已超去年全年總和,82條運行線路通達歐洲24個國家的204座城市,有效維護了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的穩定。

 

經濟日報:2022年十大國際經濟新聞

 

12月1日,在老撾瑯勃拉邦,中老鐵路雙方員工共同維護線路。凱喬攝(新華社)

 

07

 

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期舉行,五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額達3400多億美元,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大機遇

 

11月5日至1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如期舉行。本屆進博會共有14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2800多家企業參加企業商業展;展示438項代表性首發新産品、新技術、新服務,超過上屆水準;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735.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3.9%。作為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充分發揮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四大平臺作用,成為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高水準開放的載體、多邊主義的舞臺,5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額達3400多億美元,為面臨嚴峻複雜環境的世界經濟注入了確定性和穩定性。

 

08

 

國際機構普遍下調世界經濟增速預期,多國通脹高企,加密貨幣市場劇烈震蕩,發展中經濟體債務危機蔓延

 

2022年,隨著美國等發達經濟體不斷收緊貨幣政策,以及烏克蘭危機、新冠疫情等問題持續帶來衝擊,全球經濟衰退預期越發強烈。到年底,全球性衰退即將到來幾乎成為一種“共識”。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1%,2023年放緩至2.2%。世界銀行預測,2023年世界可能走向全球性經濟衰退。世界貿易組織預測稱,全球貿易或將在2022年下半年失去增長動能,2023年增速將大幅下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2022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2%,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至2.7%,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體今年或明年將出現經濟萎縮。衰退陰影之下,多國通脹高企,加密貨幣經歷史上最大的熊市,發展中經濟體債務危機持續蔓延。

 

09

 

全球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駛入快車道,預計年銷量或將超1000萬輛

 

2022年,在電動化和智慧化變革浪潮引領下,全球汽車産業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特斯拉不斷開拓全球市場,奔馳、寶馬、大眾等傳統汽車廠商加大力度向新能源汽車轉型。有機構預計,全球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超過1000萬輛。中國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主要市場,各品牌百花齊放,推出大量新車型,比亞迪銷量超過特斯拉,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第一。相關産業也十分火熱。據媒體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11月,當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生融資事件217起,融資金額893億元,産業鏈公佈了200多個重大建設和項目投資,總投資額超過1.3萬億元。

 

10

 

美推《晶片與科學法案》《通脹削減法案》嚴重破壞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

 

2022年,美國先後推出《晶片與科學法案》《通脹削減法案》,法案有多項貿易歧視性和扭曲性補貼措施,擾亂全球産業鏈和供應鏈,嚴重破壞了正常的國家經貿與投資活動。美國“脫鉤”“斷鏈”行徑引起國際社會廣泛反對。《通脹削減法案》受到世界各國特別是歐洲國家的廣泛批評。歐盟認為,這一赤裸裸的保護主義政策對歐洲汽車製造商構成歧視,將加劇歐洲工業萎縮,威脅歐洲産業長期競爭力。《晶片與科學法案》引發美國晶片廠商的普遍擔憂,被認為將影響全球晶片産業鏈供應鏈的優化配置和安全穩定。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袁勇 孫亞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