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交流回歸常態 通關順的背後是防控政策的優化
|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01-17 15:48:55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中國正式施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一週有餘,多國熱情歡迎中國遊客,中國各大入境口岸也呈現久違的熱鬧場景。在經過了三年抗疫後的2023年春節前夕,這樣的場景,格外撫慰人心。

新規實施一週以來,“順”是許多通關旅客的共同感受,這源於出入境管理措施的“優”。移民管理機構力求達到中國公民出入境通關排隊不超過30分鐘,全國3200多個公安出入境窗口開放確保秩序井然……從外交部、駐外使領館到國家移民管理局、海關部門,再到民航局、各地公安機關,各部門協同配合、線上線下齊發力,為中外人員有序往來創造有利條件。1月8日以來,出入境人數明顯上升,海陸空各口岸熱度同步攀升,運行平穩有序。
新規一經發佈,各平臺國際機票和熱門海外目的地的搜索量暴增。與此同時,“歡迎中國遊客”成為許多國家第一時間發出的邀約,世界期待中國為全球旅遊業發展和經濟復蘇注入更多活力。
當前,奧密克戎毒株的致病力有所減弱,但傳染性還在上升,全球已經發現的70多種奧密克戎變異株重組體中,XBB及其亞分支成為主要流行分支。因此,在入境方面,中國對旅客仍然有登機前48小時核酸檢測的要求,落地後,海關會對有症狀或申報異常的旅客進行抗原檢測。“乙類乙管”不是放任不管。保留這些措施,正是為了既保障通關順暢,又防範好病毒的跨境傳播。
口岸監測之外,哨點醫院的監測形成了第二道關口。當前,中國在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新疆建設兵團都設立了一定數量的哨點醫院,以便實時監測預警新冠病毒變異、擴散情況。此外,從人員、藥品到醫療設備,中國在醫療救治方面也做了充分準備。

春節即將到來,此時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一方面讓人們能回家團聚,另一方面盡可能防範因大規模人口流動帶來的感染風險。這個時候,個人自我防護的弦不能松,特別是老年人和有基礎性疾病的脆弱人群、高風險人群,多管齊下確保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佳節。
全球疫情尚未結束,保持戰略定力,科學優化防疫措施,我們就能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節奏,迎來抗疫的曙光,迎來春暖花開的日子。
(文|鐘于)
相關新聞
- 2023-01-10“乙類乙管”實施後首個工作日 出入境辦證業務迎來高峰
- 2023-01-09“乙類乙管”實施首日 直擊首都國際機場
- 2023-01-17北京大興機場國際及地區航班正式復航
新聞推薦
- 開放的中國:堅持開放合作 互利共贏2025-11-05
- 傳統文化生動“破圈”撬動消費澎湃活力2025-11-05
- 臺胞來大陸不但很便利,而且很安全2025-11-05
- 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座談會在上海舉行2025-11-05
- 2025年台灣美食文化嘉年華在天津市和平區舉辦2025-11-05
- 年度最大“超級月亮”來了!今晚記得抬頭看2025-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