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臺生看過來:大陸高校三月招生 流程更便利、選擇更多

自3月1日起,有意到大陸高校求學的台灣考生可以登錄“大陸普通高校依據台灣地區學測成績招收台灣高中畢業生系統”報名。大陸412所具備招收臺生資格的高校將全部使用這個系統,且不收取任何報考費用。

 

每位考生可以填報6所高校,每所高校可以填報6個專業。5月15日至19日,考生可以登錄系統查詢錄取情況並進行確認,未被錄取的考生可于5月底登錄系統補報名。這樣,台灣學生就讀大陸高校的報考流程將更加便利、選擇也更多。

 

臺生看過來:大陸高校三月招生 流程更便利、選擇更多

 

大公網為此發表評論文章《大陸推出新舉措 臺生求學更便利》。文章説,今年大陸具備招收臺生資格的高等院校數量比去年多了一倍,臺生報考有了更多的選擇,去大陸求學也更方便了。文章還説,這些年大陸進一步給予臺企和臺胞與大陸企業和居民同等的待遇,如今又在教育領域推出新舉措,這些都印證了大陸切實為臺胞謀福祉的誠意和善意。

 

為了方便台灣學生到大陸高校就讀,大陸不斷放寬台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從2010年的“前標級”以上,放寬到如今的“均標級”以上。也就是説,台灣學生學測成績語文、數學、英文任何一門達到“均標級”以上,就可以直接申報大陸高校。這裡所説的“學測”,指的是台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驗,是台灣地區最大規模的高校招生考試。考試成績分為5級:頂標級(佔參考人數總數的前12%)、前標級(佔參考人數總數的前25%)、均標級(佔參考人數總數的前50%)、後標級(佔參考人數總數的前75%)、底標級。

 

台灣學生到大陸就讀的渠道寬了,學習深造的舞臺也更大了。去年,大陸首次試點啟用以“學測”成績招錄臺生的統一平臺,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207所大學參加了試點,錄取臺生人數比2021年增長了22%。台灣學生也首次憑藉“統測”成績報考大陸13所本科高校和6所高職院校。台灣青年小羅在大陸高校完成了研究生學業,現在在大陸就業。小羅説,大陸用實實在在的政策張開雙手歡迎台灣學生,台灣學生在大陸求學很幸福。據小羅所知,每年都有近三千名台灣大學生在大陸高等院校獲得獎學金,大陸不僅為台灣學子在大陸讀書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機會,也為他們未來在大陸就業創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小羅認為,隨著祖國大陸的快速發展,在大陸的台灣學生只要用心、肯拼搏,就一定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臺生看過來:大陸高校三月招生 流程更便利、選擇更多

 

在大陸的惠臺政策保障下,台灣學生近些年來到大陸求學的人數總體保持穩定,目前在大陸高校就讀的台灣學生約有1.2萬人。台灣學子求學大陸,不僅能很好地認識和了解大陸,也能擴大自己的朋友圈,拓展自己人生發展的舞臺,更有利於兩岸同胞加深相互了解和增進互信認同。

 

大陸有14億人口,有1.6億的市場主體,有全球最完備、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隨著內需潛力不斷釋放,經濟大循環的活力將日益強勁。這個廣闊的舞臺可以向台灣學子提供無限的可能。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祝願有意到大陸學習的台灣學生都能達成所願。(作者:如之)

臺生“登陸”學習深造的舞臺更大了(日月談)

2023-02-02

2023年台灣“學測”考試剛剛結束。根據大陸今年的高校招生新政,台灣學生可憑此成績報名就讀大陸高校,招錄流程更便利、選擇也更多。長期以來,大陸積極為台灣學生在大陸成長成才、實現人生理想保駕護航,臺生因而樂於“登陸”求學。反觀島內,“台獨”濁浪瀰漫校園,令大陸學生望而卻步,隨著今年最後一批陸生本科畢業,陸生在臺恐無新人接續。

 

大陸高校教育資源豐富,國際排名也不斷攀升,本就是莘莘學子心儀的目標。再加上大陸持續支持臺生赴大陸求學,不斷優化相關招錄程式,大陸高校對台灣學生的吸引力自然越來越大。2022年,大陸首次試點啟用以“學測”成績招錄臺生的統一平臺,北大和清華等207所大學首批參加試點,實現錄取人數較2021年增長22%。台灣學生也首次可憑“統測”成績報考大陸13所本科高校和6所高職院校,來大陸就讀有了新渠道,臺生“登陸”學習深造的舞臺更大了。

 

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大陸對包括臺生在內的台灣同胞一視同仁,始終心繫臺胞福祉。早在2013年,大陸便將臺生納入醫保,為其免去後顧之憂。在求學、生活、後續發展等各方面,大陸也為臺生積極創造便利條件。據統計,每年有數千名台灣學子來大陸高校就讀,有近3000名高校臺生獲得獎學金。在大陸高校就讀的台灣學生目前約有1.2萬人,並於近年總體保持穩定。大陸天地寬闊機會多多,不少臺生在學成之後,還會選擇留下來發展。

 

相形之下,在臺陸生人數近年卻急劇減少。陸生入臺2011年才實現,當年928名大陸青年註冊入讀台灣高校。作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産物,入臺陸生人數在2016學年達到高峰。隨著民進黨上臺,陸生人數不斷下滑,如今即將本科畢業的陸生僅有約800人。

 

陸生入臺,不但能緩解島內因少子化帶來的高校招生難題,更能激發台灣學生好學精神、促進良性競爭,提升整體教育品質,對於台灣社會有利無害,島內有識之士樂見其成。“逢中必反”的民進黨卻處處為難陸生。民進黨上臺前,推動島內通過針對陸生的歧視性政策“三限六不”,限制陸生赴臺總量、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允許校外打工、不開放報考證照、畢業後不可留臺就業等,嚴重損害陸生正當權益,嚴重挫傷陸生赴臺熱情。民進黨上臺後,更是變本加厲地破壞兩岸教育交流。

 

疫情發生後,民進黨當局挑唆島內民眾仇視大陸,以至有台灣教師公然在課堂上霸淩陸生。陸生除面臨精神壓力,更因長期被排除在台灣健保體系外,無法獲得疫苗、口罩、快篩劑等醫療物資,生命健康欠缺保障。

 

2020年,民進黨當局以疫情為藉口禁止陸生返臺,令陸生蒙受學業和經濟上的多重損失。對於陸生赴臺求學,自始至終,民進黨當局都未給予其公平待遇和權益保障,反倒百般設限刁難。大陸為保證陸生正當權益不再繼續受損,不得不宣佈暫停新生赴臺求學。隨著今年最後一批陸生本科畢業,恐將無新生入島接續。這一切的責任,都在民進黨當局。

 

令人無語的是,台灣陸委會卻再次倒打一耙,指責大陸“片面宣佈暫停”“剝奪陸生來臺學習機會與權益”,而民進黨當局“歡迎陸生來臺學習與交流的立場與政策始終如一”。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民進黨當局休想顛倒黑白瞞天過海。哪的氣氛友好、適合發展,兩岸青年心裏有數,自會用腳投票做出選擇。臺生“登陸”源源不斷,島內陸生急劇流失,就是最好的證明。

展開全文

國臺辦:助力更多台灣學生在大陸實現人生夢想

2023-02-08

中新網2月8日電 8日,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朱鳳蓮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朱鳳蓮指出,希望有意願來大陸學習的台灣學生都能達成所願,我們將持續為台灣學生來大陸學習深造提供便利和服務,助力更多台灣學生在大陸實現人生夢想。

 

有記者提問,據報道,依照今年招生政策和辦法,自3月1日起,台灣高中畢業生可憑“學測”成績報考大陸高校。請介紹有關政策。

 

朱鳳蓮表示,台灣2023學年“學測”考試已于1月中旬結束。我們熱忱歡迎符合條件的台灣學生報名申請大陸高校,將做好各項保障服務。在台灣的高中畢業生可以通過三個渠道申請就讀大陸高校:

 

第一個渠道,3月1日起,參加“學測”考試的台灣考生可以登錄“大陸普通高校依據台灣地區學測成績招收台灣高中畢業生系統”進行報名。大陸412所具備對臺招生資格的高校今年將全部使用該系統進行招生,不收取報考費用。每位考生可填報6所高校,每所高校可填報6個專業。5月15日至19日,考生可登錄系統查詢錄取情況並進行確認,未錄取的考生可于5月底在系統中相關高校徵集志願環節進行補報名。

 

第二個渠道,參加“統測”考試的台灣考生可向閩南師範大學等13所本科高校及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6所高職院校報名。

 

第三個渠道,福建8所高校對臺單招及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兩校聯招”相關政策不變,具體時間以高校官網公佈為準。

 

朱鳳蓮強調,希望有意願來大陸學習的台灣學生都能達成所願,我們將持續為台灣學生來大陸學習深造提供便利和服務,助力更多台灣學生在大陸實現人生夢想。

展開全文

華中師範大學台灣學生劉育宇獲評2021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2022-11-04

華中師範大學台灣學生劉育宇獲評2021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劉育宇(圖片來源:湖北省臺辦)

 

2021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獲得者名單日前揭曉,經學院遴選,學校團委推薦、省級初評、全國評審等環節,華中師範大學台灣學生劉育宇榮獲2021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

 

劉育宇是台灣省苗栗縣人,2019 級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地理科學(師範)專業本科生,他勤奮好學,成績優異,曾獲各級科創比賽獎項4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B級(省級)立項2項,其他類型比賽獎項6項,獲教育部台灣學生獎學金2次。他熱心公益服務,積極參與兩岸青年交流、校園文化、支教助學、疫情防控等志願活動,累積志願時長達400余小時,榮獲華中師範大學“學生工作積極分子”“2020年社會實踐先進個人”“2021年度優秀志願者”,中國青年報社“請黨放心·強國有我”2021年全國大學生“千校千項”網絡展示先進個人等多項表彰。

 

據了解,“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活動自2007年開始每年舉辦一屆,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聯合舉辦。活動自開展以來,廣大高校師生積極響應,尋訪青年榜樣,弘揚自強精神,在社會上形成較大的品牌影響力。今年,全國高校共有10名同學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獎學金,1832名同學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中國台灣網、湖北省臺辦聯合報道)中國台灣網11月3日訊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