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新農人”助力端牢“中國飯碗”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03-20 10:56:24 | 來源: 新華社 |
植保無人機、北斗導航、免耕播種機、智慧農業物聯網……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深入推進,各式各樣的新農具成為農業生産的“新式武器”。操作這些新農具的生力軍正是新一代年輕大學生。
曾經,離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村生活,是很多農村大學生的夢想。如今,看準農業生産向規模化、機械化、科技化、現代化轉變的機會,一些大學生畢業後,選擇走進田間地頭,把青春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成為新型職業農民,讓“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時代課題有了新答案。
這是在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拍攝的老王坡高標準農田示範區(2023年2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大學生“新農人”,依靠科技智慧和科學知識逐夢鄉村,為農業現代化注入新活力,給鄉村振興帶來新希望。
換裝備,讓種地更輕鬆
在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慕儀鎮齊西村,齊昆在駕駛農用拖拉機(2023年2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春風吹過黑土地。走進遼寧省瀋陽市法庫縣,一場農機培訓會在田間地頭熱鬧開場。“駕駛輪式拖拉機轉彎時一定要減速、鳴號、靠右行。”梁日鵬站在人群中間,講解拖拉機的操作規範,一旁是各式新農機:免耕播種機、秸稈打包機、植保無人機……
29歲的梁日鵬,是瀋陽農業大學2016屆農業機械化專業的畢業生,上學期間他曾走訪、調研全國近100個農業合作社。帶著這些經驗,畢業後他來到法庫縣創辦了萬盈農業科技服務公司,成為當地3萬畝地的“貼心農管家”。
“這幾年,我們將農田管理接入了物聯網系統,一台手機就能管數萬畝地。”梁日鵬説,他參與開發的“萬盈管理系統”,利用GPS對農戶的承包地進行查田勘界、實地測繪。每一塊託管的土地都有一個二維碼,客戶可隨時用微信掃描了解服務的進程及詳情。
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不斷賦能農業生産。如今,在一批“新農人”的操控下,手機遠程管理農田,種地盡顯科技范兒。
“以前種地靠人拉肩扛,種十來畝地就累死累活的。用手機種地,用無人機噴灑農藥,我們老一輩種地人根本操作不來,以後種地就得靠有文化的年輕人。”站在麥田旁,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45歲的農民劉迎舉感嘆道。
在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老王坡高標準農田示範區,臺曉林(左)、王仲琦和王英凡(右)一起查看苗情並做記錄(2023年2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在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老王坡高標準農田示範區,劉亞輝(右)和王英凡在對平移式水肥一體化噴灌機進行巡檢(2023年2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在有“中原糧倉”美譽的駐馬店市西平縣,1.2萬畝老王坡高標準農田由河南水投柏農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統一流轉、投資和運營。畢業于鄭州大學的“80後”劉亞輝,帶著兩名“90後”大學生臺曉林、王仲琦,還有一名“00後”大學生王英凡,“耕種”著這超萬畝良田。
一條條筆直的麥壟,暗含新科技。“每條麥壟之所以筆直如線,是因為使用了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播種機,提前規劃好線路,全程自動化播種。”王仲琦説。
在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老王坡高標準農田示範區,王仲琦通過指揮調度平臺遠程了解小麥生長情況(2023年2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如今,這超萬畝良田裏,物聯網控制著250多個自動化噴灌設備和墑情、蟲情等智慧終端,澆地、施肥手機一鍵啟動,時常引來周邊農民的參觀。
“科技的力量到田間,種地變得有點‘高大上’了。” 劉亞輝笑道。
這是在河南省週口市商水縣拍攝的高標準農田示範區(2022年3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王徵兵説,農業現代化關鍵是種地人的現代化。由大學生變身的“新農人”,年輕有活力,文化水準高,學習能力強,接受新技術快,正讓農業生産從“靠人力”向“靠算力”轉變,從“體力活”向“技術活”轉變,新型職業農民正成為建設農業強國的新生力量。
回農村,奮力幹一番大事業
在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慕儀鎮齊西村的農田,齊葉葉與齊昆(右)操控植保無人機管護作物(2023年2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在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慕儀鎮齊西村的農田,齊葉葉(左)與齊昆調試植保無人機(2023年2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4年多前,聽説齊葉葉要放棄大城市的工作回鄉務農,她的丈夫很是不解。齊葉葉給出了她的理由:離家近一點,現在農村有很好的發展機遇。
今年32歲的齊葉葉畢業于西安石油大學物流專業,曾在沿海地區工作多年,擔任一家物流公司區域副總經理,2018年選擇返鄉務農。
如今,齊葉葉和同是大學畢業的弟弟齊昆,在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慕儀鎮齊西村耕種著800多畝農田,併為周邊3萬多畝農田提供託管服務。
2019年以來,齊昆花費15萬元陸續購入3台植保無人機,自學成為操作植保無人機的行家裏手。2021年,齊昆獲得第四屆中國農機手大賽植保分賽陜西賽區冠軍。當年,他和姐姐同時獲得由陜西省農業農村廳頒發的新型高級職業農民證書。
“現在國家對種糧大戶的扶持力度很大。今年2月,我受邀參加陜西省鄉村産業振興帶頭人的一個項目培訓班,前往浙江大學學習了15天,收穫很大。我覺得把農業當成一份事業,一定能幹出一番成績。”齊昆説。
在農村務農的齊昆常常“灰頭土臉”,曬得黝黑,但幾年堅持下來,他已經習慣了和泥土打交道的生活。
常年活躍在農田耕作一線的姐弟倆,是大學生投身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一個縮影。
在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田家街道大堡子村,回鄉創業大學生郭佳明在溫室大棚內查看鹼地番茄的生長情況(2019年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在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田家街道大堡子村,回鄉創業大學生郭佳明(前左)在培訓課上回答農民提出的問題(2019年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在中國東北大堡子村,大學生農民郭佳明種鹼地番茄的故事,人人稱道。
郭佳明的家鄉位於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鹽鹼地居多,是水稻的主産區,特色經濟作物種植偏少。2016年,瀋陽農業大學畢業的郭佳明選擇回鄉創業。但剛開始支持者並不多,人人都勸他:“這鹽鹼地裏種不出黃金,不如安安穩穩種水稻。”
郭佳明不服氣。他與遼寧省鹽鹼地利用研究所合作,每天淩晨就起來去地裏幹活,研究種植技術。“種植、採摘、跑市場都是自己幹。那陣子是最累的。”郭佳明説。
大棚裏的日夜勞作,讓郭佳明成了村裏的“科學種地專家”。他不僅對作物生長的每個階段變化了然于胸,還研究出鹼地番茄起壟裝置等多種實用技術。
這幾年,在當地政府部門扶持下,郭佳明成立了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農業技術培訓學校,輻射帶動周圍農民共同致富。
如今,鹼地番茄成了大堡子村的富民産業。全村共有300余個大棚,近800名村民種植鹼地番茄,村民紛紛説“大學生就是不一樣”。
“實踐證明,大學生在農村是可以有一番作為的。”郭佳明説。
好政策,讓“新農人”留得下、能創業
沿著麥壟,劉記森小心翼翼蹲下身,拔出一株麥苗,抖落土,放在手心。“你瞧,今年的麥苗長勢好得很!”
“90後”新農人劉記森戴著一副眼鏡,年輕帥氣,談起種糧頭頭是道。
2014年,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畢業後,劉記森回到河南省小麥産量第一大市週口市商水縣魏集鎮,與父親一起經營種植專業合作社。年輕的他,對農業有新的理解,那就是讓同樣的地長出更多的糧食,提升土地産出率。
“我們所在的高標準農田,有物聯網控制中心、氣象觀測站、各式節水灌溉設備……”劉記森邊説邊用手機向記者演示,“如今靠著科技種田,管理精細了,出力變少了,産出卻多了,平均每畝地比傳統種植增産100多斤。”
農業強國,關鍵在人。像劉記森一樣的新型職業農民正快速成長,成為推進糧食高産穩産的重要力量。
近些年來,隨著城鎮化的加快,一些農民外出務工導致土地撂荒,農業後繼乏人問題明顯,“誰來種地、如何種地”成為新課題,如何端牢“中國飯碗”面臨新挑戰。
為此,國家著眼于農業農村實際,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著力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2022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引進一批人才,有序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幫助他們解決後顧之憂,讓其留得下、能創業。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深入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支持家庭農場組建農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據發展需要辦企業,帶動小農戶合作經營、共同增收。
得益於國家的好政策,劉記森的合作社流轉土地的規模不斷擴大。2017年,劉記森創新探索“村委+農戶+合作社”的全新託管服務模式,增加了農民收入,也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
劉記森介紹,合作社成員已經從原來的28戶發展到300多戶,土地流轉面積由初期233畝發展到6000多畝、託管土地達到3萬多畝。
“下一步打算怎麼做?”記者問他。劉記森説:“發展智慧農業,試種新品種,引進新技術,用更少的人種更多的地,為糧食高産穩産作出自己的貢獻!”(記者張京品、劉彤、王炳坤、武江民、雙瑞、孫清清)
視頻記者:梁愛平、王炳坤、武江民、張浩然
海報設計:孫瑤
相關新聞
- 2023-02-16東港草莓:大棚裏的鮮甜“紅顏”
- 2022-09-06紮根基層,“螺絲釘”能成“頂梁柱”
- 2021-01-22數千萬大學生如何返鄉?怎麼過年?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