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台灣工商團體訪陸 凸顯兩岸交流乃民心所向

春暖花開之際,由理事長許舒博率領、30余人組成的台灣商業總會大陸經貿交流團,近日在北京展開密集行程,表達希望兩岸經貿繁榮發展、珍惜兩岸和平的呼聲,凸顯兩岸交流融合是台灣民心所向。

 

台灣商業總會以服務業為主體,涵蓋逾百種行業,約佔台灣總就業人口63%、GDP總量的62%,代表了台灣廣大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廣泛影響著台灣民生。

 

兩岸大交流大合作,曾讓兩岸同胞共享和平紅利,尤其讓台灣中小企業實實在在獲益。民進黨當局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阻撓兩岸正常交流合作,種種意識形態操弄令台灣民眾深受其害,加之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島內觀光、食品、農漁等業界遭遇經營困境。也正因如此,台灣商總帶著迫切的訴求率先而來,拜訪銀保監會、商務部、海關總署、文旅部等,希望加強兩岸溝通交流。

 

事實上,無論島內哪個政黨執政,大陸方面對台灣同胞的真誠和善意從未改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項下溝通渠道暢通,大陸對台灣一系列農産品的免稅措施從未終止;對於檢驗檢疫或註冊文件出現問題的台灣産品,也都及時溝通、依法依規處理。反觀臺當局有關部門,正如島內産業界人士所指出的,對業者的輔導與把關不足,導致業者陷入困境。兩岸間經貿問題的真正癥結何在,不言自明。

 

所謂台灣與大陸“脫鉤”,純粹是偽命題。兩岸血脈相連、文化相通,經貿關係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數據顯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和民進黨當局的阻撓,兩岸過去3年來的貿易總額仍逆勢增長10%以上,大陸是台灣最大的投資目的地和順差來源地。台資企業對大陸經濟發展作出貢獻,也在大陸的發展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壯大。

 

疫情緩和後,大陸經濟有力復蘇,仍發揮著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作用,也是台灣企業安全、可靠、高效的供應鏈之錨。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過程中,蘊含著龐大的發展機遇;大陸不斷提升的對外開放程度,將為臺企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

 

在台灣商總交流團之後,台灣工業總會、三三會和工商協進會等主要工商團體也將在近期陸續到大陸參訪,這些團體的負責人都表示希望兩岸經貿和人員往來正常化,希望企業在大陸繼續發展。

 

由此可見,融合發展是兩岸關係的正確方向,符合大多數民眾的心願和利益福祉。當前,兩岸人員和經貿往來遠未恢復常態,島內民生困境仍在延續。兩岸關係好,台灣才會好。解鈴還須繫鈴人,民進黨當局也應把握機遇,順應民意、順勢而為,為改善兩岸關係和造福台灣同胞做出實實在在的努力。(完)中新社記者 容海升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