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臺胞臺企在福建可以更好地安居樂業,與大陸發展同頻共振”

“福建‘15條’惠臺政策措施更有效、更務實地落實了《意見》,讓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將讓臺胞臺企在福建更好地安居樂業,與大陸發展同頻共振。”在福建工作的臺胞羅鼎鈞告訴記者。

 

11月2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福建省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簡稱《意見》)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一場),通報福建發佈的首批政策措施。此次政策措施涉及便利臺胞往來和生活、深化閩臺經貿合作、鼓勵臺胞就業創業、推進涉臺法治建設四方面,共15條。

 

“臺胞臺企在福建可以更好地安居樂業,與大陸發展同頻共振”

 

羅鼎鈞説,這批政策讓在閩的台灣同胞享受到與當地居民同等的待遇,也讓台灣同胞來到福建有種“回家的感覺”。這些政策中有為臺胞辦理證件提供便利的,例如,優化臺胞出入境證件辦理,在臺胞臺企較為集中的160個公安派出所新增臺胞證件辦理業務;為臺胞辦理台灣居民居住證提供便利,將台灣居民居住證辦理時限由法定20個工作日優化至5個工作日;。政策中還有便利臺胞在閩交通出行的,例如,65周歲及以上臺胞可免費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羅鼎鈞説:“如果以後台灣的長輩來福建旅遊,有了台灣居民居住證或者台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就可以免費搭乘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這是真正的惠民政策,也更好地體現了‘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我要手動點讚。”

 

來自台灣花蓮的臺青賴淑珍2017年來到廈門,在集美區後溪鎮城內村參與鄉村振興工作,與小夥伴們一起打造了“黑貓兩岸青年文化旅遊基地”。幾年的時間裏,他們還籌建集市、舉辦活動。漸漸地,城內村活力四射起來。在這次出臺的福建“15條”惠臺政策中,賴淑珍非常關注福建各地市為來閩就業創業的台灣青年提供一定期限的過渡免費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的相關政策,以及深化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方面的內容。賴淑珍説:“這些年,大陸不斷出臺惠臺的政策措施,不斷鼓勵我們臺青加入到鄉建鄉創中去,為臺青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對我的鼓勵很大。接下來我還將在這條道路上與大陸朋友一起走下去,共同拼搏。”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9月12日發佈後,11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為了貫徹落實“意見”的精神,研究出臺十項出入境政策措施,涵蓋了閩臺人員交流往來的多個方面,並將於2024年1月1日起實施。這也將為台灣民眾赴閩、在閩工作生活提供極大便利。

 

福建省臺辦副主任陳志勇表示,下階段,福建省將進一步深入研究,繼續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措施,切實給廣大台灣同胞帶來真真切切的便利和實實在在的服務。

 

“臺胞臺企在福建可以更好地安居樂業,與大陸發展同頻共振”

 

近年來,福建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取得明顯成效。福建日益成為兩岸人員往來最便捷的通道,日益成為兩岸民間交流最活躍的區域,日益成為兩岸經貿合作最緊密的樣板,日益成為兩岸同胞情感最溫馨的家園,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具備獨特優勢和堅實基礎。(作者:如之)

事關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福建出臺首批15條重磅政策

2023-11-28

人民網福州11月27日電 (記者林盈)27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省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一場),通報福建發佈的第一批政策措施。此次政策措施涉及便利臺胞往來和生活、深化閩臺經貿合作、鼓勵臺胞就業創業、推進涉臺法治建設四方面,共15條。

 

事關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福建出臺首批15條重磅政策

 

發佈會現場。人民網 陳永整攝

 

在便利臺胞往來和生活方面,福建推出優化臺胞出入境證件辦理、為臺胞辦理台灣居民居住證提供便利、便利臺胞在閩交通出行、推出“全省臺商臺胞金融信用證書線上管理平臺”五條措施。

 

措施施行後,福建全省公安出入境管理窗口增設60個“臺胞臺企專窗”,即來即辦;台灣居民居住證辦理時限由法定20個工作日優化至5個工作日;65周歲及以上臺胞可免費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在深化閩臺經貿合作方面,福建將實行閩臺融合發展重大項目“一清單、三優先”管理,推出“臺農貸”線上辦理升級版,金門、馬祖地區的企業以及在福建登記註冊的台資企業可申報“福建老字號”。其中,由廈門銀行開展的“臺農貸”線上辦理面向在閩創業台灣農民,最快15分鐘可審批通過。

 

在鼓勵臺胞就業創業方面,福建省各地市為來閩就業創業的台灣青年提供一定期限的過渡免費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目前,福州、廈門、平潭綜合實驗區等重點區域已推出約2000套住房(含免租房、公共租賃房等)。

 

擴大直接採認台灣地區職業技能資格範圍,電切削工、農産品食品檢驗員、起重裝卸機械操作工等16個台灣地區職業技能資格納入直接採認範圍,採認項目從現有34個擴大到50個。

 

在閩台灣教師納入福建省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台灣教師在臺取得的相關職業教育或技術技能證書可作為認定依據。

 

繼續深化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每年安排獎補資金支持100個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項目,推動更多台灣建築師(含文創)團隊參與福建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的合作項目第二年可再申請一次獎補。

 

平潭綜合實驗區將開通台資企業註冊業務“全程網辦”。在平潭綜合實驗區新設立的台資企業最快3個小時內即可獲批營業執照。

 

事關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福建出臺首批15條重磅政策

 

圖解內容由福建省臺辦提供

 

此外,為推進涉臺法治建設,福建將在海絲中央法務區廈門片區設立大陸首個涉臺海事糾紛解決中心;在“福建法院涉臺司法服務網”專門設置“台灣地區法律查明”模組,提供台灣地區法律查明服務。同時,拓展台灣同胞參與福建法治建設渠道,2024年計劃安排50人次台灣地區法科學生到福建檢察機關實習實訓。

 

福建省臺辦副主任陳志勇表示,近年來,福建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取得明顯成效,日益成為兩岸人員往來最便捷通道,日益成為兩岸民間交流最活躍區域,日益成為兩岸經貿合作最緊密樣板,日益成為兩岸同胞情感最溫馨家園,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具備獨特優勢和堅實基礎。

 

下階段,福建省將進一步深入研究,繼續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措施,切實給廣大台灣同胞帶來真真切切的便利和實實在在的服務。

展開全文

國臺辦: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相關政策措施正在抓緊研究制定

2023-11-15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左妍冰):11月15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朱鳳蓮表示,福建省高度重視《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簡稱《意見》)貫徹落實,近期正在抓緊研究制定第一批惠及臺胞臺企的政策措施,讓廣大台灣同胞共享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的利好。

 

有記者提問:9月27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專題會議在福州召開。請問各地各部門有哪些落實進展情況?

 

朱鳳蓮説,《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發佈之後,有關部門主動作為,提出創新舉措,加強政策支持,福建省強化主體責任,建立協同落實機制,創新工作方法,共同推動《意見》各項任務舉措落地見效。

 

朱鳳蓮介紹,近日,國家移民局出臺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十項出入境政策措施,于2024年1月1日起實施,進一步促進閩臺人員往來、便利臺胞在閩居住生活,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相關部門也正在研究貫徹落實《意見》的政策措施,將儘快出臺具體舉措。

 

朱鳳蓮説,福建省高度重視《意見》貫徹落實,近期正在抓緊研究制定第一批惠及臺胞臺企的政策措施,讓廣大台灣同胞共享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的利好。據了解,福建省擬在便利臺胞往來和生活、深化閩臺經貿合作、鼓勵臺胞就業創業、推進涉臺法治建設等領域出臺一批政策措施。尤其突出進一步為台灣同胞登陸第一家園提供出入境辦證等便利,尋親謁祖提供幫助,允許申報“福建老字號”,擴大職業技能資格直接採認,加強涉臺文物保護等方面制定細化舉措。

展開全文

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十項出入境政策措施出臺

2023-11-06

據“國家移民管理局”微信公眾號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緊扣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規劃,聚焦臺胞臺商臺企所需所盼,研究出臺十項出入境政策措施(以下簡稱“十項措施”),並將於2024年1月1日起實施,進一步促進閩臺人員往來、便利臺胞在閩居住生活,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

 

在便利臺胞往來方面,實行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以下簡稱“臺胞證”)“網上辦”“口岸辦”“集中辦”, 辦證方式更加便捷,辦證渠道更加豐富,臺胞來閩實現 “想來即來”;推動在廈門設立出入境證件製作中心,廈金、福馬“同城生活圈”人員辦理出入境證件時限由7個工作日縮短至5個工作日。在便利閩臺人員和船舶通行方面,在對臺客運口岸增設信息採集點,方便自願留存信息的臺胞使用邊檢快捷通道,同步實現 “一地備案、全國通用”;推出往來閩臺船舶(包括台灣漁船、小額貿易商船)進出港邊檢手續網上預報預檢,提供24小時邊檢通關保障。在鼓勵臺胞來閩定居落戶方面,明確申請在閩定居的臺胞,可以向擬定居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提交定居申請,審批時限由20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經批准的,可在擬定居地辦理落戶。在便利臺胞在閩生活發展方面,擴大臺胞證聯網核驗服務範圍,來閩短期旅遊、探親、商務的臺胞持用臺胞證也可享有交通出行、電子支付等公共服務便利;推廣設立 “臺胞臺企專窗” 和 “出入境服務站”,進一步拓展12367熱線涉臺服務事項,為在閩臺胞臺企提供高效的政策諮詢、業務辦理等政務服務;允許臺胞人才隨帶外籍家政服務人員入境和停居留,方便在閩安居安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十項措施對服務促進閩臺人員交流交往,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具有積極作用,目前各項措施正處於有序籌備階段。下步,該局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創新優化往來台灣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積極主動服務台胞臺商臺企,努力保障兩岸人員往來更加便捷,通關通行更加順暢,臺胞在大陸生活發展更加舒心。

展開全文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福州先行探新路

2023-10-02

作為大陸距離台灣最近的省會城市,福州近年來全力加強榕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加快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先行城市,已成為臺胞“登陸”發展的重點目的地城市之一。

 

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6月,福州市累計批准台資項目4785項,合同台資127.81億美元;連續舉辦十一屆的海峽青年節,累計吸引3萬多名兩岸青年參與;在榕常住臺胞近2.6萬人。

 

福馬先行,構建“同城生活圈”

 

“回家的路越來越近了。”大陸配偶陳巧霞娘家在福州連江黃岐,她猶記得,“小三通”未開通時從馬祖回娘家要花幾天時間,需先搭乘飛機到台灣,再到香港轉機;2001年“兩馬”航線開通,從馬祖坐船到福州馬尾,再轉汽車回家,花費三四個小時;2015年,4.8海裏航程的“黃(岐)馬(祖)”航線開通,探親之路只需25分鐘。

 

如今,福州擁有4條對臺空中直航航線及2條至馬祖的“小三通”客運航線,是兩岸人員直接往來的重要通道。

 

憑藉地緣相近的優勢,福州與馬祖率先融合發展,以“兩馬”和環馬祖澳地區為核心區,以福馬旅遊産業融合發展為目標,聯手構建福馬“同城生活圈”。

 

福馬多領域交流合作持續深化。目前,10所中小學、22個村全面建立對接聯繫;持續開展的“兩馬”同春鬧元宵等活動,促民間交流往來;已舉辦6次的福馬磋商會,就深化旅遊、校際交流、海洋養殖等多項議題達成共識。

 

應通盡通,經貿合作更緊密

 

福州臺商投資區、福清台灣農民創業園、永泰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産業園等臺商投資重點産業基地先後設立,吸引台資企業集聚發展,形成了顯示器、汽車及其零部件、食品等多個産業鏈。

 

作為在榕台資企業顯示器産業鏈的“龍頭”,冠捷電子科技(福建)有限公司智慧液晶顯示産品出口訂單已排到了幾個月以後。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對中新社記者説,這除了自身努力,也得益於福州對台資企業在榕發展的支持和幫助,未來將在數字産業、智慧製造等領域持續深化與福州的合作,佈局更多優質項目。

 

“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來福州發展與生活,臺企在此紮根成長。”福州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蔣佩琪説,不久前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在優化營商環境、深化産業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政策措施,將以康養、餐飲、電商、物流、海洋漁業等領域的創新融合,吸引更多臺胞臺企參與福州發展。

 

政策支持,幸福感不斷提升

 

每年,福州發佈千余個專門面向台灣青年的優質就業崗位,已有280多名台灣教師在福州各高校任職。福州引導支持臺胞參與鄉村振興,已推動台灣鄉建鄉創團隊參與60多個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建設。

 

畢業于北京大學的台灣青年陳柏叡,2010年入職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後,成為首位福州市事業單位聘用的具有研究生學歷的臺胞,並相繼獲得福建青年五四獎章、福州市閩都英才等榮譽。他説,跟大陸職工享受一樣的獎金、待遇、學習升遷等同等待遇。

 

福州構建多層次臺胞住房保障體系,面向臺胞提供1050套配套較好的公租房房源,已有241戶363名臺胞入住。從事法律行業的王廷維是首批入住的臺胞之一,因熱心公益而被住戶們推選為“樓長”,“住在臺胞公寓,真的讓我有回到家的感覺,也讓我開始考慮長久住下來的可能”。

 

中新社福州電 記者 閆旭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