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民進黨當局施政無能致使台灣經濟深陷困境

近日,臺當局“主計總處”發佈最新經濟預測,由於出口嚴重萎縮、民間投資不振,今年島內經濟增長率下修為1.42%,創14年來最低紀錄。有臺媒發表社評指出,“台灣經濟泥足深陷已是不爭的事實”。

 

民進黨當局施政無能致使台灣經濟深陷困境

 

近兩年來,台灣GDP增長的實際表現明顯不如預期,經濟總體上進入了較為嚴重的低迷狀態。2022年5月、8月和11月,臺當局“主計總處”先後3次將2022年GDP增長率預測值分別下修至3.91%、3.76%和3.06%,而2022年GDP的實際成長率僅2.59%。去年11月底,臺當局“主計總處”預測2023年GDP實際成長率為2.75%,今年5月和8月分別將該預測值下調至2.04%和1.61%,本次再度下調至1.42%。

 

從主要行業部門看,台灣工業特別是製造業呈現出較大幅度的萎縮態勢。製造業是台灣經濟的重要組成,在整體經濟中佔近35%的比重。台灣經濟研究院日前發佈數據顯示,台灣10月製造業生産指數為92.1,年減1.93%,繼續呈衰退態勢;1至10月工業生産較去年同期衰退14.24%,其中製造業衰退14.75%。該機構分析指出,全球製造業仍處於低迷階段,島內出口、外銷訂單及生産指數等指標呈現負增長,均影響10月製造業景氣表現。此外,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的變化軌跡,同樣可以反映出台灣製造業呈現出的衰退態勢。根據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的月度數據,今年3月起台灣製造業PMI再度下滑至緊縮區間,截至11月製造業PMI數值已經連續9個月處於緊縮區間。

 

台灣地區作為一個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體,其經濟低迷尤其是製造業的萎縮與外銷訂單的全面下滑有較大關係。台灣媒體近日發表《外銷訂單連13黑   嚴重警訊》的文章指出,自2022年9月開始,台灣地區外銷訂單連續13個月呈現負增長,尤其今年都是呈現兩位數衰退,今年1月至9月平均衰退18.7%。外銷訂單是出口的領先指針,外銷訂單衰退意味著出口也有極大可能呈現負增長,進而影響整體經濟增長。

 

“外銷訂單連‘13黑’對台灣是個嚴重警訊!”台灣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長鄧岱賢日前投書島內媒體指出,希望兩岸能儘速掃除“台獨”與外部勢力干涉,實現和平融合發展,經貿能恢復交流合作。而在兩岸關係改善後,台灣也能借此融入區域經濟整合,避免被邊緣化與空洞化。

 

民進黨當局施政無能致使台灣經濟深陷困境

 

近年來,台灣地區投資環境持續惡化,不僅傳統的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五缺”問題無解,又出現缺雞蛋、缺藥品、缺疫苗等怪現狀,投資者普遍缺乏信心,資本外流進一步加劇。

 

台灣經濟深陷困境,主要是由民進黨當局的施政無能造成。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只顧政治惡鬥和操弄兩岸對立,從未將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作為頭等大事,罔顧民生需求。無論消費者還是投資者,均對經濟前景缺乏信心。對此台灣民眾也看得越來越清楚,“下架民進黨”目前已經成為台灣的主流民意。(作者:周小柯)

​臺媒:外銷“連13黑”給臺經濟敲警鐘

2023-10-26

台灣雅虎奇摩新聞網10月24日刊登《外銷訂單連13黑 嚴重警訊》的文章,文章作者為台灣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長鄧岱賢。

 

文章説,自2022年9月開始,台灣地區外銷訂單連續13個月呈現負增長,尤其今年都是呈現兩位數衰退,今年1月至9月平均衰退18.7%。外銷訂單是出口的領先指針,外銷訂單衰退意味著出口也有極大可能呈現負增長,進而影響整體經濟增長。

 

2023年1月至9月台灣外銷訂單衰退的地區有:歐洲減少27.9%;大陸及香港減少22.4%;美國減少16.8%;日本減少8.3%,唯有東盟還有0.8%的增長。

 

外銷訂單衰退主要原因是國際經濟大環境不佳,包括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俄烏衝突等,導致全球貿易萎縮,台灣連帶受到衝擊,但是也有部分人為因素造成現在的情況,這值得台灣各界深思並加以改善!

 

首先,是美國的“長臂管轄”,限制台灣高階晶片輸往大陸:2023年1月至9月台灣信息通信産品輸往大陸減少12.7%、電子産品減少21.9%,台灣晶片輸往大陸及香港每年都高達數百億美元,以兩位數下降衝擊當然非常大。

 

其次,是兩岸經貿關係惡化,大陸對台貿易壁壘調查、農産品與食品被暫停輸入等,都需要兩岸協商解決。然而,當前臺海緊張情勢螺旋式上升,雙方很難協商解決這些經貿問題。

 

第三,《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後,東盟與中、日、韓、新、澳相互間排除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在“貿易轉移效果”與“投資轉移效果”雙重壓力下,台灣出口RCEP成員國産品將面臨貿易競爭。

 

根據經濟學的“貿易轉移效果”,RCEP成員國生産的産品彼此可以享有零關稅與通關便捷,而在台灣生産的相同産品出口到這些地區沒有如此的優惠待遇,RCEP成員國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當然會轉單,向RCEP成員國企業購買相同的産品。

 

就“投資轉移效果”而言,過去臺積電與眾多臺商到大陸設廠,台塑、燁聯等大企業到越南設廠,都是著眼于當地市場以及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等因素。近年來各國積極投資東盟國家,該地區生産産品的科技含量突飛猛進,再加上許多臺商外移至東盟國家設廠生産,對台灣外銷産品的競爭壓力愈來愈大,台灣若持續被國際區域經濟整合浪潮排除在外,産業出走造成空洞化危機是遲早之事。

 

外銷訂單連13黑對台灣是個嚴重警訊。希望兩岸能儘速掃除“台獨”與外部勢力干涉,雙方實現和平融合發展,經貿能恢復交流合作。而在兩岸關係改善後,台灣也能借此融入區域經濟整合,避免被邊緣化與空洞化。

 

​臺媒:外銷“連13黑”給臺經濟敲警鐘

 

台灣基隆港(路透社資料圖片)

展開全文

日月譚天丨台灣經濟離不開大陸!民進黨“脫鉤”鬼話騙不下去了

2023-11-27

日月譚天丨台灣經濟離不開大陸!民進黨“脫鉤”鬼話騙不下去了

 

前不久,譚主前往江蘇南京參加了2023兩岸企業家峰會10週年年會。會上公佈,10年來,兩岸貿易總額接近翻倍,由2012年的1689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3196億美元,令與會嘉賓深受鼓舞,紛紛表示要進一步促進兩岸經貿往來,實現互利共贏。

 

峰會上,許多島內人士對譚主説,在民進黨多年操弄“抗中保臺”害慘台灣經濟、台灣面臨繁榮與衰退關鍵抉擇的當下,大陸方面擴大舉辦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展現對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戰略定力,極大緩解了他們的憂心,也提振了對未來的信心。

 

日月譚天丨台灣經濟離不開大陸!民進黨“脫鉤”鬼話騙不下去了

2023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現場

 

島內企業和工商界為何有如此感觸?帶著疑問,譚主在網上進行了一番搜索。據台灣“中央社”報道,民進黨當局經濟部門幾天前公佈的10月外銷訂單數據顯示,島內外銷已連續14個月萎縮,今年前10個月對大陸的衰退超過兩成。

 

譚主注意到,與外銷數據趨勢相對應的是,今年以來,民進黨當局對島內全年經濟表現的“信心”一路下滑,從年初預測的近3%,到近日“弱弱地”表示“1%以上應該是樂觀的”。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月發佈的最新經濟展望報告中,台灣地區今年經濟增長率預測已被下調至0.8%。

 

台灣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長鄧岱賢刊文分析稱,外銷訂單是出口的領先指針,外銷訂單衰退意味著出口也有極大可能呈現負增長,進而影響整體經濟增長。他認為,台灣外銷訂單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兩岸經貿關係惡化。

 

台灣《旺報》文章指出,令人心寒的是,民進黨當局無所作為,甚至漠視、誤導民意,聲稱正好可以趁機降低對大陸經貿依賴,提升台灣經濟自主性,還誇言兩岸經貿衰退對台灣經濟衝擊不大,不需要太過擔心。對此,該報直接向民進黨發出“靈魂拷問”:對大陸貿易順差是台灣經濟的重要養分,兩岸貿易持續衰退代表養分減少,如此簡單的道理還想騙?

 

兩岸經貿對台灣經濟有多重要?

 

《旺報》直言,歷史軌跡清楚説明,隨著兩岸經貿高度融合,台灣與大陸早已形成一個緊密的經濟聯合體。

 

日月譚天丨台灣經濟離不開大陸!民進黨“脫鉤”鬼話騙不下去了

 

譚主就兩岸經濟融合的問題請教了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李保明和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周小柯,他們通過更翔實的數據分析,得出了兩岸經濟融合的一個重要特徵。

 

兩位專家指出,受民進黨的干預以及兩岸經濟結構的影響,兩岸經貿數字歷來呈現巨大的不平衡性。兩岸貿易方面,台灣持續從大陸獲得鉅額貿易順差,前兩年連續超過千億美元;兩岸相互投資上,臺商投資大陸金額遠遠超過陸商投資台灣金額,累計差額超過2000億美元。考慮到大陸和台灣經濟總量上的差距,實際呈現出的是台灣産品、資金單向融入大陸的情況,印證了大陸經濟對台灣的強大吸引力。

 

譚主就此問題與島內學者進行了討論,他給譚主提供了一組數據:2021年台灣經濟增長率曾達6.53%,以出口貿易對經濟增長貢獻最高,出口增長率達29.3%,其中對大陸出口占總出口的42.3%;2022年,對大陸出口衰退1.6%,受此影響,台灣出口增長率掉到7.4%,衝擊經濟增長驟降至2.35%。學者指出,這些事實足以説明兩岸經貿衰退對台灣經濟的傷害不容小覷。他警告説,民進黨當局企圖用政治力“抵消”大陸經濟磁吸力,只會讓自己付出代價。

 

民進黨“脫鉤斷鏈”騙不下去了

 

台灣《聯合報》文章指出,民進黨當局堅持“抗中保臺”政策,“力促”降低對大陸市場依賴,“冀望”兩岸産業“脫鉤”,欲完全切斷兩岸經濟關係。諷刺的是,正是在蔡英文任內,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達到創紀錄的43.9%。

 

説到與大陸“脫鉤”,就不得不提民進黨強行推動的所謂“新南向政策”。這個違背經濟規律的政治操弄“成績單”實在太難看,連民進黨當局自己人都出來“打臉”。根據臺審計部門報告,台灣與“新南向”國家近五年來貿易額雖增加,但貿易順差卻由2018年的194億余美元,縮減至去年的134億余美元,大幅下滑約三成。對此,臺行政部門負責人陳建仁日前不得不公開承認,短時間內大陸市場沒有辦法取代。島內各界痛批,民進黨花費數百億元新台幣的“新南向政策”從根本上講是徹底失敗的。

 

針對民進黨政客宣稱就算沒有大陸市場,還有美國市場可以補足,島內輿論也毫不留情地予以揭穿:台灣對大陸出口有相當一部分是以電子零件為主的中間産品,而非終端消費産品。換言之,台灣出口大陸主要是為了加工製造再出口,看重的是大陸作為世界工廠的實力;出口美國則多是為了消費使用,著眼的是美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南轅北轍的出口品項足以證明,用美國替代大陸根本是無稽之談,更遑論對兩者出口的規模差距甚大。

 

大陸長期研究兩岸經貿問題的朱磊教授在接受譚主採訪時也説,大陸經濟對於台灣經濟的市場規模、發展潛力、地理距離、勞力素質、文化相通、語言相同、政策優惠等優勢,都是美國經濟所無法取代的。美國市場完全無法補足大陸市場的缺失,單是每年近千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美國就補不起。

 

朱磊進一步指出,兩岸經濟關係發展是市場力量的要求,是兩岸企業界與消費市場的共同要求,違背規律和民意的“脫鉤”政策阻擋不了兩岸經濟關係向前發展。這一點,與譚主在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上看見的景象相一致:當時,會場內外,峰會雙方理事會成員、會員,兩岸企業家、相關專家學者相談甚歡,就如何把握新發展格局,推動臺企融入大陸內需市場,深化兩岸産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進行了熱烈討論,達成了進一步推動兩岸産業鏈供應鏈合作,實現互利雙贏的廣泛共識。

 

譚主想説,大陸對台灣經濟有多重要、是走“脫鉤斷鏈”的邪路還是兩岸融合發展的新路,這些問題島內企業家和工商業者最有發言權,他們已經用實際行動作出了鏗鏘有力的回答。真金白銀的數字代表著發展大勢,民進黨矇騙不了也阻擋不了。正如專家研究所昭示的那樣:隨著大陸經濟進一步發展,台灣經濟必將進一步融入大陸,兩岸經貿合作的成果必將更多造福兩岸同胞。

 

日月譚天丨台灣經濟離不開大陸!民進黨“脫鉤”鬼話騙不下去了

展開全文

台灣外銷訂單金額連續14個月負增長

2023-11-21

中新社台北11月20日電 臺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20日公佈,台灣10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28.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6%,已連續14個月負增長;今年前10個月外銷訂單累計金額為466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7.3%。

 

綜合中央社、《聯合報》和《工商時報》等臺媒報道,該部門分析,外銷訂單出現“連14黑”主要是受通貨膨脹和升息壓力、全球經濟增長減緩、終端市場需求低迷、供應鏈持續調整庫存等因素影響,預估11月外銷訂單總金額將少於10月份。

 

按貨品類別觀察,資訊通信、電子産品、機械、化學品、塑橡膠製品和基本金屬的外銷訂單金額同比下降0.3%至12.8%不等;僅光學器材同比增長13.8%,分析指出這主要是由於電視面板價格上漲,以及光學鏡頭接單增加。

 

台灣國泰金控同日發佈的11月民眾經濟信心調查指出,民眾景氣現況樂觀指數從10月的-21.4下降至11月的-23.2,消費意願隨之下滑,其中大額消費意願指數和耐久財消費意願指數均轉弱;有84%的受訪者預估台灣今年通貨膨脹率高於2%,顯示民眾對於通脹的預期仍處高點。(完)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