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臺方肆意侵害大陸漁民權益,嚴重傷害兩岸同胞感情

新春佳節之際,福建一艘漁船在金門海域作業,被臺“海巡署”以所謂“越界”捕魚為由追逐,最終導致漁船翻覆,船上4人全部落海,其中2人遇難。這起嚴重損害大陸漁民權益、傷害兩岸同胞感情的惡性事件,引發大陸各界強烈憤慨。  

 

事件發生之後,台灣當局不僅沒有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反而炮製所謂“禁止、限制水域”概念,妄圖為無視大陸漁民生命財産安全的惡劣行徑甩鍋卸責。更有甚者,一些別有用心的“台獨”政客,毫無人性、信口雌黃,趁機攻擊大陸,炒作“反中仇中”民粹,令大陸民眾更加憤慨。

 

臺方肆意侵害大陸漁民權益,嚴重傷害兩岸同胞感情

 

台灣方面的這種行為沒有任何正當性。此次惡性事件發生後,台灣有關方面一再聲稱“大陸漁船穿越限制水域進到禁止水域”,辯稱臺方行為是“依法行政,沒有任何危險性”。殊不知所謂的“禁止、限制水域”根本不存在,無論是從法律上還是從歷史事實上,這一説法都不成立。從法律上説,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漁民都有權利進入金門附近海域。從歷史事實上看,廈金海域是兩岸漁民傳統作業漁場,兩岸漁民祖祖輩輩就在附近捕魚作業。因此台灣當局對福建漁船的追逐行為,根本站不住腳,沒有任何合理性。

 

這起惡性事件原本可以避免。眾所週知,祖國大陸數十年來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為保障兩岸漁民正常作業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在沿海多地設立台灣漁民接待設施,為台灣漁船和漁民提供避風、補給、搶險、救助等相關幫助和保障,時時、處處體現著對台灣同胞的善意。2008年到2016年兩岸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政治基礎上,兩岸漁業糾紛也有發生,但通過相關管道進行了妥善處理。然而2016年民進黨上臺之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兩會溝通管道中斷,兩岸政治互信蕩然無存。在處理漁業糾紛上,民進黨當局屢屢以粗暴危險、冷血無情的方式對待大陸漁民,經常以各種藉口強力查扣大陸漁船。這次發生的導致大陸漁民傷亡的惡性事件,主要就是因為民進黨當局完全不顧同胞之情、粗暴對待大陸漁民所致。

 

臺方肆意侵害大陸漁民權益,嚴重傷害兩岸同胞感情

 

面對台灣方面的冷血處理與充滿敵意的後續操作,大陸相關部門及時採取堅決措施。中國海警在廈金海域開展執法巡查行動,維護漁民生命財産安全。國臺辦發言人連續發聲,對此事表示強烈譴責,並表示堅決支持大陸海警部門在廈金海域開展常態化執法巡查行動。20日上午,泉州市紅十字會等派人陪同6位船員家屬,搭乘“八方”輪抵達金門。中午,船員家屬到金門縣殯葬管理所停柩室,確認遇難船員身份。下午,兩名生還的船員從金門返回泉州。

 

台灣當歸,兩岸必統。奉勸台灣方面迷途知返,儘快查明事實真相並嚴肅處置相關責任人,給遇難人員家屬和兩岸同胞一個合理交代。奉勸台灣方面停止對大陸漁船的非法盤查和尋釁滋撓,切實保障閩臺鄉親的捕撈權益,杜絕此類惡性事件再度發生。(作者:楚英)

島內關注粗暴驅離致大陸漁民遇難事件:藍營奉勸臺當局儘快對話解決

2024-02-19

參考消息網2月18日報道據台灣“中時新聞網”2月17日報道,大陸籍漁船日前于金門水域翻覆,船上4名大陸漁民中2人不治。對此,馬英九17日表示,應該依法秉公處理此事,並批評臺當局與陸方不對話,要怎麼解決問題呢?

 

馬英九説,最大的問題就是臺當局與大陸不對話,這是非常不可想像的事情。雙方有這麼多的利益關係,不對話怎麼解決問題呢?

 

台灣“中時新聞網”2月18日報道稱,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説,賴清德還沒上任,兩岸就風波不斷,讓人對情勢越來越憂心,如果這樣的敵意螺旋不斷升高,受害的只會是人民。

 

趙少康奉勸賴清德放下意識形態,重建善意跟官方溝通管道。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2月18日報道,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月17日稱,2月14日發生的台灣方面粗暴驅離大陸漁船致兩名漁民遇難惡性事件,引起大陸各界強烈憤慨,嚴重傷害兩岸同胞感情。

 

朱鳳蓮表示,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漁民自古以來在廈金海域傳統漁場作業,根本不存在所謂“禁止、限制水域”一説。

 

她説,大陸方面對台灣同胞充滿善意,但對臺方無視大陸漁民生命財産安全的行徑也決不容忍。臺方應儘快放船放人,做好善後工作,查明事實真相並嚴肅處置相關責任人,給遇難人員家屬和兩岸同胞一個交代。大陸方面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一切後果由臺方承擔。

展開全文

期待兩岸文化交流龍行龘龘、前程朤朤、跨越山海、繁花似錦

2024-02-06

近期,大陸一系列文化産品在台灣受到熱捧,“科目三”舞蹈短視頻在青年群體中爆紅,台北寧夏夜市舉辦“科目三”舞蹈競賽;電視劇《繁花》以其獨樹一幟的敘事審美風格在島內好評如潮,很多島內網友直言“想去黃河路打卡”;另一款深受大陸民眾喜愛的美食“一元一串的缽缽雞”也引發了台灣的美食狂潮,甚至有台灣網友把相關短視頻的魔性音響當作自己的鬧鈴聲。

 

期待兩岸文化交流龍行龘龘、前程朤朤、跨越山海、繁花似錦

 

社交平臺截圖

 

事實上,近些年來大陸優秀文化作品在島內頗受歡迎,《甄嬛傳》《瑯琊榜》《狂飆》等優秀影視劇多次在島內掀起追劇熱潮,現在台灣KTV點播排行榜上,前10名有一半是大陸歌曲,“讓子彈飛一會”等網絡流行語也逐步滲入台灣民眾日常生活,甚至成為兩岸民眾網上互動確認彼此身份的“暗號”……大陸文化影響力在台灣迅速擴大,關鍵就在於這些文化符號在島內容易産生共鳴共情。正如國臺辦發言人所言,兩岸中國人有著共同的文化根脈、共同的情感共鳴,哪怕人為阻隔,也難以減少,從未改變。

 

期待兩岸文化交流龍行龘龘、前程朤朤、跨越山海、繁花似錦

 

參加全國臺聯臺胞青年冬令營的臺青們盡情體驗冰雪樂趣(圖片來源:中國台灣網)

 

但客觀而言,當前兩岸文化交流面臨的形勢並不樂觀。民進黨當局執政以來全力推動“文化台獨”,其毒害非常大,台灣民眾尤其是青年群體對中華文化認同也呈現下滑態勢。馬英九執政期間,強調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力推兩岸文化交流,台灣民眾對中華文化認同度較高。自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從課綱、語言、歷史、宗教信仰等方面不斷“去中國化”,“文化台獨”愈演愈烈,不僅撕裂台灣社會,還製造了兩岸對立。另外,民進黨當局一方面強調所謂“構建文化傳播體系,讓台灣文化走向世界”,企圖通過文化傳播達到讓“台獨”分裂分子獲得國際社會對台灣地位的認同;另一方面則全力鉗制兩岸交流,頻繁動用行政司法等手段打壓參與者,製造“寒蟬效應”,甚至強制切斷兩岸文化交流渠道,如禁止愛奇藝等大陸影音平臺在台灣落地,千方百計降低大陸文化對臺影響力。

 

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塵埃落定,賴清德當選,可預見未來兩岸文化交流恐將面臨更多關山險阻。有輿論指出賴清德恐以更大力道推動“文化台獨”政策,利用所掌握的行政、司法權以及掌控的綠色媒體,全方位鉗制兩岸文化交流合作。但脫離中華文化是行不通的,台灣與大陸同祖同宗,中華文化在島內根基深固,兩岸文化交流內生驅動力強勁,台灣各階層群體對於全面推動兩岸文化交流意願越來越強烈。事實上,從島內民眾對“科目三”“舞統”台灣的戲謔態度,就可看出其對民進黨當局“反中”反到反智的譏諷與不屑。

 

期待兩岸文化交流龍行龘龘、前程朤朤、跨越山海、繁花似錦

 

1月28日,參觀者觀看首屆兩岸藝術家春聯展。(新華社記者 陳鍵興 攝)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春節即將到來,多項兩岸文化交流活動在兩岸各地火熱展開。如,首屆兩岸藝術家春聯展日前在台北“江山如此多嬌”藝術館開幕,2024台北燈節將照往例繼續邀請上海代表團參加,以“同臺共舞一家親·同氣連枝閩臺情”為主題的閩臺青少年交流聯誼活動正在福州舉辦……在甲辰龍年來臨之際,我們有理由期待,2024年兩岸文化交流可以龍行龘龘、前程朤朤,跨越山海、克難前行,在未來的日子裏繁花似錦。(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謝楠)

展開全文

臺當局阻撓,大陸旅遊業與會者減半

2023-07-12

臺當局阻撓,大陸旅遊業與會者減半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7月11日報道,2023台北國際夏季旅展本月14日將在台北世貿一館登場,這次旅展是疫後兩岸規模最大的旅遊交流場合。據了解,由於臺當局不允許受邀的大陸9省旅遊官員來臺,連帶影響大陸旅遊業者來臺意願,儘管臺當局聯審會核準134名大陸業者來臺,但最後僅有65名大陸業者報名參展。

 

據報道,台北國際夏季旅展由台灣旅遊交流協會和品保協會主辦,將在14日到17日舉辦。今年原本邀請大陸福建、浙江、江蘇、海南、黑龍江、河南、陜西、湖北與山西等9省旅遊官員和業者來臺參與。不過,陸委會、台灣地區“移民署”和“觀光局”于6月27日舉行聯審會決定,在主辦方提出的212名申請人中,扣除大陸官員,只允許134名大陸旅遊業者來臺。

 

由於臺當局不同意大陸旅遊官員來臺,連帶造成許多大陸業者也取消來臺,最後只有65位業者報名參展,與已獲得許可來臺的134人相較,人數減少了一半。

 

“觀光局”前局長、台灣旅遊交流協會理事長賴瑟珍昨天證實,2023台北國際夏季旅展將有來自大陸9省的旅遊業者共65人、表演人員10余人參加,是疫後兩岸規模最大的旅遊交流展。

 

賴瑟珍説,兩岸業者恢復交流,台北夏季旅展是第一步,將為未來兩岸旅遊合作帶來更多可能和希望,“有來有往,大家就不會愈走愈遠”。

 

被問到由於大陸官員無法來臺,也連帶影響業者來臺意願,賴瑟珍説,兩岸恢復全面交流需要時間,在此之前,還有很多事情可做。例如她稍早與陸委會商談提及,在兩岸恢復全面交流前,可否先展開兩岸旅遊界交流,如開放“小三通”、專業人士交流和商務人士旅遊等。

 

此次台北國際夏季旅展,除了上述大陸9省業者來臺,還有6家航空公司參展,設展位47個。旅展期間將安排旅遊推介會、非遺表演等40余場。

展開全文

“台獨”成癮的賴清德具有極端危險性

2024-01-11

近日,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候選人賴清德推出競選影片《我們一起,在路上》,賴清德陣營將影片的主題設為“交棒”,暗指賴清德若當選,將延續“蔡英文的路線”。該影片一經推出便被質疑抄襲。對此,台灣輿論痛批賴清德説謊成性,“台獨”成癮,對台灣社會的危害極大。

 

多家媒體用“災難”一詞來形容賴清德的“台獨”主張所帶來的危害。中評社連續發表兩篇快評《賴清德變換説辭 掩藏不了“台獨”本性》《台灣選舉倒數 選民最擔心“台獨”引災》,認為賴清德走的是衝撞型、暴衝型的“台獨”,他從蔡英文手裏接下車鑰匙,就準備開車橫衝直撞,全體乘客要各自小心;台灣《中國時報》刊發文章《“下架民進黨”才是主流民意,別讓他們“接棒”搞砸台灣!》,指出“台獨”路線是對抗路線、害臺路線,賴清德宣揚“台獨”謬論將使兩岸進入更艱困局面;中時新聞網發表的評論員文章提到,台灣地區選舉關乎著未來台灣民生是繁榮還是凋敝,人民認知是正確還是錯誤,社會情緒是穩定還是分裂,台灣人民一定要慎重抉擇。

 

“台獨”成癮的賴清德具有極端危險性

 

賴清德在選前辯論會上極力宣揚“台獨”謬論、販賣“兩國論”,污衊攻擊大陸,叫囂“以武謀獨”,言語之中充斥著對抗思維,再次暴露出其頑固“台獨工作者”“兩岸和平破壞者”“臺海兵兇戰危製造者”的真面目。兩岸圓桌論壇協會理事長、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表示,賴清德的説法代表其有很強的意願要改變兩岸現狀,進行所謂“法理”甚至“事實”上的“台獨”,是非常危險的。

 

中國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痛批,發動戰爭的絕對不是民眾,賴清德的態度讓人民害怕,他就是不定時炸彈。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表示,從新北市萬里老家違建、反黑條款到“中華民國災難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賴清德就是獨裁者和“台獨”推進者,他的主張只會讓兩岸關係變得非常危險,台灣經濟也會變差。

 

“台獨”成癮的賴清德具有極端危險性

 

民進黨當局上臺近八年,兩岸關係每況愈下,甚至面臨兵兇戰危的情況。“蔡英文路線”就是“台獨”路線、對抗路線、害臺路線。而賴清德謀“獨”的心態、手法更加急迫和強硬,這讓台灣離和平、繁榮越來越遠,離戰爭、衰退越來越近。台灣民眾普遍認為,台灣地區領導人如何維持兩岸和平是重要職責。無論“蔡英文的路”還是“賴清德的路”,都是台灣人民的絕路!希望廣大臺胞認清“台獨”的極端危害性,認清賴清德破壞臺海和平、挑動兩岸對抗的危險性,在“和平與戰爭”和“繁榮與衰退”中做出正確選擇,推動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軌,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維護自身安全和福祉,共創兩岸繁榮發展新局。(作者:常濱)

展開全文

“台灣只能繼續滑向零‘邦交’”

2024-01-29

據台灣《中國時報》1月28日報道,圖瓦盧大選落幕,“對臺友好”的總理卡烏塞亞·納塔諾未保住國會席位,無法連任總理,為與台灣地區的所謂“雙邊邦誼”埋下隱憂。1月15日,危地馬拉12年來第一位左翼總統阿雷瓦洛正式宣誓就職。去年競選期間,阿雷瓦洛就公開發表“當選後將會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同中國建交”的言論,被外界視為危地馬拉可能與臺“斷交”的“明示”。

 

繼瑙魯政府當地時間1月15日宣佈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當局斷絕所謂“外交關係”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瑙魯共和國24日簽署關於恢復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決定即日起恢復大使級外交關係。中瑙復交是大勢所趨,符合民意。瑙魯各界紛紛表示期待兩國以復交為契機,加深人文交流,擴大務實合作,讓合作成果更好惠及兩國民眾。瑙魯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喬安娜·奧爾森説,期待今後與中國加強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希望引入中方綠色循環經濟的創新技術,讓瑙魯告別“靠天吃水”的困境。當地居民伊麗絲·博爾頓也對兩國復交感到興奮:“我喜歡中國文化,希望能儘快去中國旅遊,感受那裏的風土人情。”

 

“台灣只能繼續滑向零‘邦交’”

 

瑙魯海灘風光(圖片來源:新華社)

 

80年前,中美英三國發表《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把日本所竊取的中國領土台灣歸還中國”。1945年中美英蘇聯合發表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條規定“《開羅宣言》條款必將實施”。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的第2758號決議明確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不存在“兩個中國”、“一中一台”。這一系列具有國際法律效力的文件確認了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領土的歷史和法理事實。

 

種種跡象顯示,瑙魯與臺“斷交”可能首先在同為太平洋島國的圖瓦盧引發骨牌效應。圖瓦盧是瑙魯鄰國,與瑙魯類似,受氣候變遷和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影響較大,需要與中國在氣候領域推動更多的合作。骨牌接連倒下一次次證明,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與中國攜手發展、造福人民,已經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香港“中通社”27日發表評論稱,圖瓦盧大選現跡象表明,臺當局所謂的“邦交國”不斷減少是大趨勢。越來越多國家認同一個中國原則,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可以預見的是,在不遠的將來,所謂的與台灣維持“友邦”關係的國家可能會“清零”。

 

“台灣只能繼續滑向零‘邦交’”

 

臺媒報道截圖

 

島內學者分析,除了圖瓦盧,位於中美洲的危地馬拉最有可能成下一個“斷交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馬準威分析,因為危地馬拉周邊國家紛紛轉向與大陸建交,若週遭國家都與大陸享有關稅、進出口貨物優惠減讓等機制,受到區域經濟發展及整合的壓力,危地馬拉“外交轉向”的可能性最高。

 

這次台灣地區兩項選舉結果顯示,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衰退、要交流不要分離,是島內主流民意。不管島內局勢怎樣變化,都不可能改變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基本事實,不可能改變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普遍共識,不可能改變中國終將實現統一的歷史大勢。

 

日前,台灣中時新聞網發表題為《台灣朝零“邦交”邁進》的評論員文章表示,蔡英文上臺時,台灣還有22個所謂的“邦交國”,如今木已成舟,賴清德當選,台灣也只能繼續滑向零“邦交”的終極目標了。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李大中説,現在台灣剩下12個所謂“邦交國”,賴清德上任後,可能會面對更大的壓力。

 

“台灣只能繼續滑向零‘邦交’”

 

“台獨”與臺海和平水火不容,只會給台灣帶來深重禍害。如果民進黨當局不知悔改、一意孤行,所謂“邦交國”離歸零就不遠了!民進黨當局應該放棄“台獨”分裂立場,回到“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上來,才是大勢所趨。(作者:左鎮)

 

展開全文

浪涌之上的平潭進行時

2023-12-26

平潭縣位於福建省東部,是福州市轄縣。平潭俗稱“海山”,又名海壇,以其主島海壇島在海上遠望如壇而得名。又因海壇島形似麒麟,故雅稱海壇島為“麒麟島”。海壇島上最高峰君山常年有嵐氣氤氳,故平潭也稱東嵐山,別稱“東嵐”,簡稱“嵐”,故平潭又稱“嵐島”。平潭東面距台灣新竹僅68海裏,是大陸距台灣最近的地方。

浪涌之上的平潭進行時

 

平潭68海裏景區

 

根據文獻記載,明代時,平潭(當時稱作海壇)為鄭成功之子鄭經率部退守台灣島沿線的第一站,也是清康熙年間施瑯于澎湖擊敗鄭氏政權、收復台灣統一版圖的軍備補給站。而後的清朝中葉,嵐臺兩地建立起班兵輪換戍防機制,兩地留下了許多交往密切的遺址。我老家台南安平就有一處換防官兵所建的會館,名喚海山館,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它無言地記錄著海峽兩岸割捨不斷的歷史文化淵源。

 

平潭縣與平潭綜合實驗區實行“政區合一”(行政區和實驗區)的管理體制。我在台灣本科畢業之後來到大陸廣州攻讀碩士。碩士畢業後,通過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才引進政策,我來到了實驗區屬事業單位擔任教師,目前擔綱研究兩岸海防史的階段性任務。我給自己設立的中長期目標是建設系統的對臺特色課,包含臺胞視角下的馬克思主義專題、兩岸鄉村振興研究等。期望我的加入,能助力平潭綜合實驗區的對臺科研開啟一扇新窗。

浪涌之上的平潭進行時

 

平潭金井片區金融産業大廈

 

 

縱觀平潭綜合實驗區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進程:建設階段、深化階段和示範階段。最開始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然後不斷進行實驗區定位的深化與探索,在一次次的實踐中摸索出各方能接受的新路徑,最終起到示範性作用。現如今的平潭綜合實驗區已有一定規模的基礎設施,進程已從建設階段邁入深化階段。

 

初登島時,我曾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何建設實驗區的歷史任務會擇定平潭呢?我認為可以從幾個方面解釋:首先,地理上佔據區位優勢。平潭是大陸與台灣直線距離最近的島嶼,近年兩岸間也有大陸高速客滾輪“海峽號”互通直航;再者,台灣是一個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地方,而平潭這座海島恰恰也承載著多元文化匯聚的功能;從經濟方面看,平潭作為福建率先改革開放的地區和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加快開放開發的潛在優勢日益明顯,具備了較為有利的基礎條件;最後,素有“海蝕地貌甲天下,海濱沙灘冠九州”之稱的平潭到處都是靚麗的風景,曾被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中國最美麗的海島。島上旅遊、民宿等産業蓬勃發展,以美麗畫卷對臺胞執手相迎。

浪涌之上的平潭進行時

 

冬日平潭老城區城關街景

 

 

隨著在平潭生活、工作的這段時間,我對此地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平潭招募了大量臺籍社工與社區營造師,參與社區建設及治理,引進台灣社區治理模式,通過實踐來探索中國式現代化基層社區治理的可行模式。我也結識了許多進入到平潭的機關、事業單位擔任輔助崗位的台灣人才,以及許多台灣老師。生活保障方面,平潭綜合實驗區針對兩岸英才發佈“麒麟英才卡”,為臺青提供大量的人才公寓,以及限定臺胞專購的住宅樓盤,臺胞兒女也享有區內擇校的權利,切實解決了台灣人才的後顧之憂。按照平潭綜合實驗區發展的藍圖,後續還將建設平潭機場和平潭動車南站,完善嵐島的海陸空全維交通。在平潭,我看到了它未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浪涌之上的平潭進行時

 

平潭台灣夜市售賣的地道臺味花生卷冰淇淋

 

 

平潭綜合實驗區自2009年設立以來,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探索新路,沒有成功先例可尋,唯有執著堅定向前的信念。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平潭的現在進行時,那便是潤物無聲下層出不窮的驚奇。實驗與實踐相結合是為了更好的創造,在一次次突破中,平潭總會別出新裁又能切合實際地制定出一些涉臺政策與方針,並取得不錯的落地效果。

 

我何其幸運,矗立在歷史浪涌的雪白浪花之上,發揚著敢為人先的先行先試精神,我堅信平潭綜合實驗區將會走出一條與過往不同、令人耳目一新的新路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輩成長于21世紀之初,有義務、有使命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性。(作者並供圖:謝建鋐)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