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維度讀懂這張發展答卷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4-03-02 10:44:47 | 來源: 央視網 |
央視網消息(晚間新聞):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定下了國內生産總值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明確提出了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穩定糧食生産等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議。一年間,中國經濟頂住外部壓力,加速奔跑,全年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5.2%,交上了一份“含金量”滿滿的答卷。
擴內需 消費市場紅紅火火
景區門票售罄,熱門餐廳排起長龍,電影票房刷新紀錄……新春伊始,從春節長假延續至今的,是全國各地活力滿滿的消費。
2023年是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恢復經濟和信心尤為重要。在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裏,明確提出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這一年,文化和旅遊部組織開展文化和旅遊消費促進活動;國務院辦公廳提出了“關於釋放旅遊消費潛力,推動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各地消費券密集發放,從餐飲、電商到汽車、家電,消費券的發放力度不斷加大、使用領域不斷擴展。
這一年,行進中的特色列車,將五湖四海的遊客帶到祖國各地,新的消費場景不斷涌現。國內遊“南北互動”頻繁, “冰雪遊”火爆、“古都遊”也備受青睞。在昆明開往麗江的特色雙層列車上,旅客們品美食賞非遺,旅途即是目的地。西安開設了“賞花專列”,遊客在列車上唱歌、品茶、喝咖啡、看演出,娛樂和服務一應俱全。
促外貿 中國大市場更加開放
內需潛力釋放,對外開放的步伐也在加快。在上海洋山港,繁忙的港口見證著中國與世界日益緊密的貿易往來。202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區域開放佈局,繼續發揮進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一年間,從中央到地方打出政策“組合拳”,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促進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推動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外貿全年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人民幣;“新三樣”産品出口首次超1萬億元,中國汽車整車出口491萬輛,全球第一。
謀創新 加速形成新質生産力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持續開展産業強鏈補鏈行動”等要求。在長三角,覆蓋動力電池、車載晶片、自動駕駛系統等智慧汽車零部件的全生態鏈已然形成。2023年11月,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在北京召開,中外企業和機構在展會上集中展示各鏈條上中下游關鍵環節的新技術、新産品、新服務。中國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推動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合作共贏。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這一年,在人工智能的科技新賽道上,中國從國家戰略層面部署人工智能,政策及時精準發力,取得明顯成效。今年春運,國鐵南寧局南寧南車輛段副工長林星一天要檢測30多輛貨車轉向架的枕簧,數量達三四千個,而他的新助手——枕簧智慧檢測選配機器人讓檢測效率大大提升。如今,工業質檢、知識管理、自動駕駛、語音交互……人工智能被應用到越來越多的領域,成為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引擎。
倉稟實 糧食産量連年創新高
這一年,經濟腳步在提速,而大國糧倉則越來越穩。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抓好油料生産,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行動。通過從中央到地方到農戶的共同努力,2023年,中國糧食生産再獲豐收,糧食産量達13908.2億斤,再創歷史新高,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2023年,中國農業機械化生産不斷普及,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加快……一系列真金白銀的舉措,豐收又增收,保護農民種糧利益,確保顆粒盡歸倉。
2023年的中國經濟一路走來,“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我們不僅圓滿完成了目標任務,也增強了面向未來的信心和底氣。這份信心和底氣來自於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來自於新質生産力加快形成,來自於我們面對困難與挑戰始終開拓奮進。又是一個嶄新的春天,讓我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與中國經濟一起生長。
相關新聞
- 2024-02-27將快遞“最後一公里”的選擇權還給消費者
- 2024-02-27新一輪“以舊換新”撬動消費大市場
- 2024-02-07“祥瑞金龍”“紅印饅頭”,潮味兒足!年貨麵食“蒸”出新天地
新聞推薦
- 團圓年|聆聽總書記的新春祝願·歡歡喜喜過好年2025-01-30
- 兩岸同胞互致祝福同賀新春2025-01-27
- “‘兩山’理念”綵燈亮相台灣南投2025-01-27
- 跨越海峽的團圓 八旬母親的特別壽宴2025-01-27
- 台灣寫真:圍爐年菜——舌尖上的美味與鄉情2025-01-27
- 又是一年春運時 兩馬“小三通”聯通馬祖同胞回鄉路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