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Observe
臺青評電影《周處除三害》:兩岸同胞同文同種,特別容易共情共鳴
編輯: 馬曉葉 | 時間: 2024-03-22 09:39:21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
三月份最熱門的電影要數由台灣藝人阮經天主演的《周處除三害》了。這樣一部由黑色幽默、港式黑幫與臺式怪誕的完美混搭的影片在大陸贏得了超高的票房和口碑,上映3天,總票房就超過1億元人民幣。我作為一名在大陸工作的台灣青年,自然不會錯過這部佳作。最近,我走進北京的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周處除三害》。從多個維度出發,我認為這部電影都為兩岸同胞帶來了豐富的思考與感悟。
從中華文化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是對中華傳統典籍的現代化解讀。《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原本出現在《晉書·周處傳》和《世説新語》中,講述的是周處改過自新,從為害鄉里的惡霸變成殺虎斬蛟、造福一方的英雄。電影通過現代語境的演繹,讓這一老故事煥發出了新光彩。這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更是對中華文化創新發展的一次積極探索。影片中,男主角在關聖帝君面前擲杯筊的情節和很多細節都透露出創作者對中華文化的敬畏與尊重。這些也體現了兩岸文化一脈相承、同根同源、同文同種,讓觀眾在觀賞故事情節的同時,更容易産生共情。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周處除三害》通過一個簡單的故事傳達了深刻的哲學思想。阮經天扮演的殺手陳桂林在得知自己患有絕症後,決定去自首,卻發現自己在警方的通緝榜上只排第三名。為了揚名立萬,他決定要親手除掉前兩名通緝犯,成為當代的周處,卻沒想到永遠參不透的“貪嗔癡”才是人生面對的罪與罰。正如很多評論所説,《周處除三害》不再像其他台灣治愈係電影那樣進行田園牧歌式撫慰治愈,而是心靈撞擊式的治愈。而當陳桂林一心向善時,卻只是被欺騙,讓人感到些許荒誕和諷刺。同時,也可以看出,陳桂林雖然是個職業殺手,但內心充滿童真。他除掉兩害後,最終選擇自首,在接受法律制裁的過程中實現了自我救贖,引人深思。
從兩岸交流的角度來看,《周處除三害》無疑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交流嘗試。電影中的情感表達和人性探討在兩岸觀眾中都能産生共鳴。這種共鳴不僅源於兩岸共同的文化背景,更源於我們對人性、道德等問題的共同關注。通過這部電影,兩岸觀眾得以在共同的文化語境下進行交流與對話,增進了彼此的了解與友誼。很多台灣藝人也因為電影在大陸的火爆熱映,看到了大陸之大,這裡充滿無限可能。《周處除三害》的女主角王凈曾在島內接受採訪時表示,沒想到影片在大陸的票房(上映不到12天)能超過4億元人民幣。有島內輿論指出,在當前兩岸關係緊張的形勢下,一部電影能如此走紅,甚至撫慰人心,既不可思議又難能可貴。這部電影也讓人們再次發現,兩岸之間有著超越政治藩籬的割不斷的連結。不久之前,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説,我們希望兩岸影視界進一步加強合作,創作更多兩岸同胞喜愛的影視作品,攜手弘揚中華文化,豐富兩岸老百姓的業餘生活,促進兩岸影視産業的共同發展,做強做大中華民族的影視事業。
電影《周處除三害》不僅是電影藝術的一次創新嘗試,也是對中華文化的展現,更是對兩岸交流的一次實踐。相信未來,隨著更多優秀作品不斷涌現,我們將會看到更多兩岸文化繁榮交流的景象,我們也會為中華文化的繼承發揚及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貢獻更多力量。(作者:蘇雍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