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清明時節倍思親

清明,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承載著人們對逝去親人的無盡哀思與緬懷,深深地烙刻著人們對親情、家鄉與傳統的眷戀。清明節在大陸與台灣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人們或許不再局限于清明節這一特定的日子進行祭拜,而是選擇在節日前後,或是家族成員能夠共同參與的時間前往。全球化時代,有的家族成員甚至分佈在世界各地。但無論距離多遠,都無法阻隔親人們彼此間的深深思念。

 

身為台北人的我,祖籍在浙江龍泉。我的爺爺,一位黃埔軍校第六期的畢業生,于1949年遷往台灣,自此海峽相隔,再未踏足故鄉。他在龍泉留下的家庭與親人,也因時代的變遷而斷了聯絡。在我出生前,爺爺已離世,葬于台北陽明山,因此我對爺爺、浙江乃至大陸的了解相當有限。家中那幾把從爺爺老家龍泉帶來的“龍泉寶劍”,成為我與大陸聯接的微弱紐帶。

 

清明時節倍思親 

 

清明時節倍思親

 

本文作者爺爺的老照片

 

清明時節倍思親

 

作者台北家中的龍泉寶劍

 

清明時節倍思親

 

作者台北家中的龍泉寶劍劍柄處特寫

 

直至2010年,我首次踏上大陸的土地,參加上海世博會。這次經歷讓我對大陸産生了強烈的好奇心與全新的認識。上海的魔力與魅力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心生嚮往,希望有機會能在上海學習、生活或工作。台灣人對上海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台北與上海之間似乎存在著一種“選擇性親近”,讓我自然而然地愛上了這座城市。

 

然而,當時的心願並未立即實現。在上海參訪之行結束後,我返回台灣,經歷了大學畢業、研究所畢業、服兵役與參加工作後,2019年成為我人生的轉捩點。我決定報考上海復旦大學讀博,希望完成學歷上的最後拼圖,跳出舒適圈,換一個生活和工作的環境。我渴望前往大陸學習,尋找發展機遇,走訪大江南北,用雙腳丈量大陸的土地,用雙眼飽覽美景。這標誌著我作為台灣青年西進新征程的開始。

 

在上海生活的這些年裏,我陸續參與了多場兩岸交流活動,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2023年4月初在浙江麗水舉辦的參訪活動。爺爺的老家就位於麗水市下轄的龍泉市。能夠親身踏足爺爺的故鄉和他曾經生活的土地,我內心充滿了激動與期待。雖然初衷只是單純想走訪一下,感受爺爺老家的風貌,但接下來的經歷卻出乎我的意料。

 

在與麗水市臺辦工作人員餐敘閒聊時,我提及了爺爺是龍泉人且為黃埔第六期畢業生的事實,但因兩岸歷史的原因,我們與老家失去了聯繫。令我驚訝的是,麗水市臺辦人員立即展開工作,協調了龍泉市臺辦,龍泉市臺辦工作人員前往檔案館查找相關資料。他們認為,作為黃埔軍校的學生,一定有相關資料可循,一定能夠找到老家的地址與家人。他們承諾,這次來麗水一定要讓我尋親成功,因為兩岸本是一家人。

 

在當地臺辦人員的幫助下,不到兩天的時間,他們便從檔案館調取了相關資料,我成功找到了爺爺老家的親人,與此同時在他們的陪同下,我前往老家尋親。我見到了爺爺在龍泉的幾代後代,並通過視頻與台北的父母進行聯繫,讓大家互相認識。這次尋親可以説是完美成功。我不僅與大陸的親人建立了聯繫,還加深了對自己祖籍地的了解與認同。至此,分隔兩地的親人重新建立了聯繫。我還有一些在海外的親人,他們回大陸過年時先前往台北的陽明山祭拜了爺爺。麗水老家的親人表示也很想去台北祭奠爺爺,並了解我們一家在台北的生活狀況,雖然沒能到台灣,但通過視頻的方式麗水的親人們也看到了爺爺靈骨塔塔位,完成了他們“想要到台北看爺爺”的心願。

 

清明時節倍思親

 

本文作者(後排右二)回浙江尋親時與家人及當地臺辦人員合影

 

清明時節倍思親

 

本文作者(後排中間)與麗水老家親人合影

 

清明時節倍思親

 

作者的海外親人來台灣時的合影

 

清明時節倍思親

 

作者的爺爺在台北陽明山的靈骨塔

 

清明時節倍思親。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不僅是對已故親人的思念,更是對我們中華文化傳統的尊重與傳承。兩岸之間充滿了各種悲歡離合的故事,我家的故事雖只是其中小小的一個,但卻是多年來兩岸關係的縮影。對於台灣青年來説,找尋我們的根、認同自己的身份,具有深刻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期盼團圓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希望祖國完全統一的這一天早日到來。(作者並供圖:蔡孟軒)

 

 

 

台灣姜姓宗親回汕尾祭祖

2024-04-02

台灣姜姓宗親回汕尾祭祖

 

合影(汕尾市臺辦供圖)

 

中國台灣網4月1日訊 3月27至29日,臺胞姜仁壽先生率台灣姜姓宗親一行41人回陸豐祭祖,汕尾市台灣事務局領導帶隊到陸豐碣石與祭祖團一行餐敘座談。

 

汕尾市台灣事務局領導對姜姓宗親的愛國愛鄉情懷錶示讚賞,並希望台灣鄉親們常回家鄉看看,體會祖國大陸的發展變化,發揮宗親血緣優勢,講好“兩岸一家親”故事,做兩岸基層民眾交流聯誼使者。

 

臺胞姜仁財先生説:“因疫情原因幾年沒有回來,這次回來大陸,感受家鄉的風土人情,倍感親切。”他表示,兩岸本就是一家人,今後將帶年輕一代多回來走一走看一看,讓他們記住自己的根在哪。

 

據悉,台灣姜姓宗親先祖在明未時代從陸豐赴臺開基創業,至今繁衍近4萬人,分佈在桃園、新竹、嘉義和台南等地。(中國台灣網汕尾市臺辦通訊員/魏保卿)

展開全文

清明祭祖重在文化的表達,但這份表達不只發生在清明

2024-04-02

與清明相關的詩詞有很多,如唐朝詩人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宋代詩人高翥的“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等等。清明既是一個節氣,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它蘊含著該時節發生的自然與人文內涵。從節氣來説,它意味著降水增多、氣溫穩定回暖;從文化傳承來説,它意味著掃墓祭祖、慎終追遠。清明,是我國古人經歷長期探索而得的智慧結晶,是我們華夏文明重要的瑰寶之一。

 

同時,清明節還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風俗活動與文化意義,形成了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的兼具多重功能的傳統節日並傳承至今。人們無論身處何方,都會盡可能地回鄉參加祭祖活動,緬懷祖先。祭祖作為清明時節的核心環節之一,是我們對精神世界的追求,産生於我們對祖先、先輩的尊崇與懷念,是傳承、信仰、人倫、禮教的重要載體。

 

清明祭祖重在文化的表達,但這份表達不只發生在清明

 

南宋·樓儔《耕織圖》摹本(局部)祭祖的場景

 

中國因其自然地理環境的複雜性以及悠久人文歷史的多樣性,導致了同一個清明節、同樣的祭祖活動,在全國各地卻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在寶島台灣,掃墓風俗和大陸的南方大體一致。但有一個特別的族群,這個族群的先輩從大陸東南沿海省份來到寶島台灣的山地、丘陵等地定居,他們至今依舊保留著古老的風俗習慣,他們就是客家人。在台灣,客家人的清明節並沒有像其他台灣人那樣舉行大型的祭祖儀式,而是只在家中準備當季水果、少許糖果、些許金銀財寶(客家話稱“金紙”)祭拜祖輩牌位。這麼簡便的儀式是因為不尊崇、不感恩祖先嗎?作為一名客家人,我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客家人是非常重視傳統習俗的族群之一,是非常重視祭祖的。

 

台灣的客家人掃墓祭祖的時間一般在農曆正月十六,也就是元宵節後一天,客家話稱“挂紙”日。在這一天,我們會選上吉時,約定好全家、全族一起,帶上香、三牲(雞、豬、魚)、米酒、發糕、當季水果、糖果、紅蠟燭、紅鞭炮、金紙等供品,以及掃把、鐮刀、毛刷、毛巾等打掃工具,當然占卜用的筊杯也是必不可少的。全家一起前往祖墳為已故親人的墓地進行打掃並祭拜。

 

供品在墳前擺放的先後順序並無規定,但是擺放的區域是有規矩的。紅蠟燭放置在香爐兩側,酒杯和米酒放置在香爐正面前,酒杯兩側擺上發糕和筊杯。隨後以三牲為中心擺上當季水果、糖果、金紙、紅鞭炮。一切準備完畢後就可以開始儀式了。儀式開始,每位成員按照輩分拿取對應數目的香(不同家族可能略有不同),按照輩分站位,主持儀式的長輩站最前面的中間,繼承者站其兩側的後面,繼承者的愛人和子女再往後站,以此類推。排序方式呈現“長輩站前晚輩靠後、長輩站中晚輩兩翼”的樣式。在祭拜過程中,需要由長輩進行持香躬拜(俗稱“唱喏”),完成後也是按照長幼關係依次上香。最後,儀式結束前要燃放鞭炮,鞭炮聲響得越久就昭示後人越發達,前程越遠大。也有一種説法認為,響亮的鞭炮聲是為了告知天地,家族人丁未斷、有孝心、懂尊崇及感恩祖先。自此,當年度的祭祖儀式就算完畢了,供品可以打包回家。

 

從台灣客家人族群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祭祖不只發生在清明時節,但和清明祭祖一樣的是,都蘊含了屬於中國人的文化表達和情感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藉由儀式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表達了對祖先的尊崇,加強了家族的凝聚力,增進了家人間的感情,培養了晚輩的孝心。這個過程滿足了我們對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追求,同時把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代代傳承下去。(作者:劉育宇)

展開全文

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聚焦“點亮共同記憶”

2024-04-01

除了擔任上海一家公司的高管,嚴新兵還有另一重身份——守護烈士紀念設施志願者。每到清明節等祭掃日,他都會帶領志願服務隊前往烈士紀念設施進行祭掃、維護,其中包括位於徐匯區華涇鎮的鄒容烈士墓。

 

3月31日,嚴新兵在此間舉行的第11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上,講述上海青年志願者守護“革命軍中馬前卒”鄒容烈士墓的動人故事,引起在場兩岸嘉賓的共鳴。

 

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旨在建構清明文化的時代意義,夯實兩岸關係的親情基礎,為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找到新的增長點。

 

今年的論壇以“點亮共同記憶,增進血脈親情”為主題,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華東師範大學台灣研究院及台灣章亞若教育基金會、中華教育文化經貿促進總會主辦,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協辦。

 

此次論壇上,包括嚴新兵在內的3位不同經歷背景的講述者分享了促成兩岸共同紀念抗日英烈、志願守護革命先烈設施、探尋“跨海共同體”的清明故事。

 

“兩岸先輩曾經胼手胝足,一起建設家園;兩岸先賢曾經同舟共濟,一起開發海洋;兩岸先烈曾經並肩作戰,一起進行反帝反封建鬥爭。”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執行院長李秘説,點亮共同記憶將增進兩岸血脈親情,激勵兩岸同胞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圍繞清明習俗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兩岸文化認同等議題,兩岸近40位專家學者展開學術討論。專家紛紛表示,隨著地域變化和時代變遷,清明習俗呈現多樣性,但慎終追遠的精神內涵沒有改變,兩岸血脈相連的本質特徵沒有改變。

 

本屆論壇還邀請數十位兩岸學子來到現場,參與祭祀黃帝儀式,傾聽親歷者講述清明故事,加入清明文化學術研討。

 

同期舉行的清明遊園會上,兩岸學子還一起體驗了豐富多彩的清明民俗,或製作青糰茶點,或繪製紙鳶團扇,或身著漢服、戴上柳枝花環,感受傳統服飾文化魅力。

 

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梅兵表示,清明承載著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和血脈親情。以清明節等文化信仰為基石,兩岸學術界充分闡發同根共源的文化基因,兩岸學生攜手並肩傳承中華文化,有助於建構兩岸文化共同體,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為推動國家統一、民族復興創造條件。

 

上海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鐘曉敏表示,作為重要的滬臺民間交流活動,論壇承載著兩岸各界人士對臺海和平和兩岸交流的期待。希望兩岸青年朋友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匯聚更多力量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記者潘清)

展開全文

益陽臺胞清明尋根謁祖:不論走到哪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

2023-04-11

益陽臺胞清明尋根謁祖:不論走到哪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

 

益陽臺胞清明尋根謁祖(圖片來源:桃江縣臺辦)

 

中國台灣網4月11日訊 “感謝市、縣臺辦幫我找到了親人!清明節祭拜祖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此次帶兒子回來,就是想告訴他不論走到哪,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4月8日,臺胞熊瀛松先生攜家人回到了祖籍地益陽市桃江縣大栗港鎮黃道侖村,圓了他多年來的返鄉尋根謁祖夢。

 

熊先生表示,此次回鄉不僅加深了對於家族歷史的了解,更感受到了濃濃的鄉情。祭掃之餘,還參觀了解到家鄉在産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他從心底感到高興。

 

益陽市臺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益陽市各級臺辦將全心全意為台灣同胞做好各項服務工作,歡迎廣大台灣同胞多回來走一走、看一看。(中國台灣網、益陽市臺辦、桃江縣臺辦聯合報道)

展開全文

兩岸老中青三代共談清明文化重溫共同記憶

2024-04-01

清明節來臨之際,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31日在上海舉行。論壇上,台灣地區民意代表謝龍介用閩南語唱起杜牧的詩歌《清明》,喚起了兩岸與會嘉賓關於清明節的共同記憶。

 

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旨在建構清明文化的時代意義,不斷夯實兩岸關係的親情基礎,為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找到新的增長點,本屆論壇主題為“點亮共同記憶,增進血脈親情”。謝龍介表示,清明節不只是兩岸,更是全世界華人的共同文化,清明節不僅要成為大家的共同記憶,更是需要不斷傳承的重要節日。

 

論壇上,來自兩岸的三位演講者,分享了他們促成兩岸共同紀念抗日英烈、志願守護革命先烈設施、探尋族譜“跨海共同體”的故事。學術研討會環節,近四十位兩岸專家學者圍繞清明習俗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兩岸文化認同等議題展開討論。

 

他們認為,隨著地域變化和時代變遷,清明習俗呈現出了一定的多樣性,但“慎終追遠”的精神內涵沒有改變,兩岸血脈相連的本質特徵沒有改變。

 

中華教育文化經貿促進總會總會長張京育表示,香港曾公開評選最受歡迎的十首唐詩,《清明》排第二位,因為這首詩講出了人們的心聲,“清明節我們站在父祖輩的墓前,一方面是追思他們的遺志,另一方面要擔起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責任和擔當。”

 

下午的清明遊園會上,兩岸學子一起體驗清明民俗:製作青糰、手繪紙鳶、繪製團扇、體驗漢服、編織柳枝花環……來自台灣台中的王翊安目前正在華東師範大學就讀,他説,這些多元的活動讓今年的清明節很有儀式感,可以讓兩岸年輕人不僅在理論上更在實踐中,感受清明文化的內涵和傳承。

 

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執行院長李秘指出,兩岸先輩曾經胼手胝足,一起建設我們的家園;兩岸先賢曾經同舟共濟,一起開發海洋;兩岸先烈曾經並肩作戰,一起進行反帝反封建鬥爭。這是我們共同的過去,也是我們不能忘卻的記憶。今天兩岸老中青三代形成合力,點亮共同記憶,守護共同根脈,開創美好未來。 (記者 繆璐)

展開全文

清明“蠶花節”,這群台灣同胞來桐鄉河山“軋鬧猛”

2024-04-02

清明“蠶花節”,這群台灣同胞來桐鄉河山“軋鬧猛”

 

活動現場(桐鄉市臺辦供圖)

 

中國台灣網4月2日訊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浙江桐鄉民間流傳著“清明大如年”的俗語。近日,第八屆桐鄉市“清明軋蠶花”民俗會暨河山鎮第七屆“蠶花節”在八泉村拉開帷幕。近30位來自祖國寶島台灣的賓客及其家屬走進河山鎮,感受清明軋蠶花的民俗與這裡的風土民情。

 

桐鄉是江南蠶桑的主要産地,其鄉間流傳著豐富的蠶鄉習俗,清明軋蠶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動。據悉,“軋蠶花”始於唐代,是江南蠶鄉崇拜蠶神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中國絲綢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2010年,桐鄉蠶桑習俗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的子項目,被聯合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活動現場,臺胞臺屬們和本地民眾一起參與體驗了清明“軋蠶花”系列活動的眾多民俗項目,興致勃勃地觀看了蠶神祭祀儀式、高桿展演、蠶桑絲織技藝等,濃濃的節日氣氛讓大家樂在其中。“這樣的傳統民俗展示,形式很新穎,讓人樂在其中。在台灣,清明節期間,我們一般除了掃墓祭祖,沒有很多的慶祝活動,氣氛相對沉悶,大家的心情主要集中在緬懷上,多少會有一些沉重。但在這邊,清明節加民俗活動,很隆重,很‘鬧猛’,讓人耳目一新。‘軋軋鬧猛’讓人心情也變得愉快了,我想祭奠先祖更要以一種愉悅的心情去面對吧。”來自台灣的洪締程對桐鄉話“軋鬧猛”情有獨鍾。

 

“清明節承載著中華數千年的厚重歷史文化,蘊含著緬懷先祖先烈、弘揚孝道精神、傳承歷史文化以及親近自然、珍惜生命等多重意義。兩岸同胞都是中華兒女、炎黃子孫,擁有著相同的文化基因,對感恩祖先,慎終追遠,明德歸厚擁有著共同的情感追求。此次,邀請台灣同胞及其家屬參與和感受桐鄉清明軋蠶花活動,一方面為了讓他們能在桐鄉過一個不一樣的清明節,感受到這裡的濃濃熱情;另一方面也希望他們多參與到地方的特色文化活動中去,增進對桐鄉的了解和認識,進一步提升他們在桐鄉參觀旅遊、工作生活的融入感與獲得感。”桐鄉市臺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民俗活動後,臺胞臺屬還與當地居民一同感受了野炊的樂趣,度過了非常難忘的一天。(中國台灣網、桐鄉市臺辦聯合報道)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