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2024)年清明浙江縉雲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大典在縉雲舉行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4-04-04 21:50:22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4月4日,甲辰(2024)年清明浙江縉雲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大典在仙都黃帝祠宇舉行。(中國台灣網發)
中國台灣網4月4日訊 四海同承黃帝德,群山共仰鼎湖峰。4月4日,甲辰(2024)年清明浙江縉雲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大典在仙都黃帝祠宇舉行,市縣政協代表、臺胞僑界代表、黃帝文化專家代表、黃帝祠宇奠基建造者代表以及社會各界優秀代表等400余人,齊聚“天下第一祠”黃帝祠宇,緬懷始祖功德,振奮民族精神。
本次祭典活動由政協縉雲縣委員會主辦,杭州市縉雲商會擔任主祭企業,活動以“同根同祖,兩岸共祭”為主題,旨在強化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和民族情感。麗水市政協副主席丁岳清向軒轅黃帝像敬酒,縉雲縣政協主席付勇斐恭讀祭文,縉雲縣政協副主席李汝東擔任司儀。
祭典現場。(中國台灣網發)
上午9時50分,祭典正式開始。34響鼓聲、15響鐘聲回蕩在蒼龍峽谷中,代表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和全世界15億炎黃子孫對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崇敬之情。主祭人依次向軒轅黃帝像敬上高香、敬獻花籃、敬獻供品、敬獻美酒並恭讀祭文,全體參祭人員向軒轅黃帝像行三鞠躬禮,祭典在氣勢恢宏的樂舞告祭中圓滿禮成。
縉雲是全國2000多個縣中唯一以軒轅黃帝名號命名的縣。仙都黃帝祭典始於東晉,距今已有1600多年曆史。2011年,“縉雲軒轅祭典”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與以往相比,今年清明祭典一方面更加凸顯龍文化。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也是中國文化的象徵。鼎湖峰是軒轅黃帝鑄鼎煉丹、馭龍升天之地,仙都金龍洞1997年出土的金龍玉簡、2022年出土的宋朝小金龍,是仙都祭祀黃帝悠久歷史的重要物證。
祭典現場。(中國台灣網發)
縉雲自古以來就有著豐厚的神龍崇拜土壤,以“龍”字命名的村莊有十三個,下小溪板龍是大世界基尼斯認證的中國最大板龍龍頭。清明祭典在整體的氛圍營造和樂舞告祭環節融入更多龍元素,展現了縉雲豐富的龍文化。
此外,今年的清明祭典更加凸顯群眾性。祭典除了邀請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外,還邀請了警察、教師、醫生、退伍軍人、農村基層幹部、學生、環衛工人、建築工人、園林工人、民間文藝家等社會各界優秀代表參加,使參祭嘉賓更廣泛更具代表性。
祭典現場。(中國台灣網發)
多年來,縉雲縣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以傳承文脈、賦能發展的歷史自覺,深入挖掘黃帝文化的時代價值和精神內涵,以黃帝文化為核,賦能文旅深度融合和生態工業高品質發展,不斷開創共同富裕現代化美好縉雲建設新局面。
相關新聞
- 2024-04-04熱評兩岸|從家族到民族 清明祭祖 思源不斷
- 2024-04-04為何兩岸同胞要祭拜軒轅黃帝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春節前夕赴遼寧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2025-01-26
- 讀懂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底氣2025-01-26
- 澳門:金蛇賀歲喜迎春 節慶燈飾點亮街巷2025-01-26
- 兩岸同胞共迎新春系列活動在粵閩舉行2025-01-26
- 冰雪元素拉滿 第九屆亞冬會開幕式進行首次全要素綵排2025-01-26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