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促兩岸民間交流 繪兩岸融合藍圖

延續“擴大民間交流 深化融合發展”主題的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再次在福建省廈門市拉開帷幕。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徑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後的首屆論壇,也是自2009年以來連續舉辦的第十六屆,為新時代兩岸民間交流注入強心劑。

 

促兩岸民間交流   繪兩岸融合藍圖

 

6月15日,第十六屆海峽論壇論壇大會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行。圖為大會現場。(中國台灣網記者 尹賽楠 攝)

 

本屆論壇由兩岸86家機構共同主辦,延續“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定位,設置基層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經濟交流四大板塊,安排系列活動50場,為兩岸民間最大規模的交流盛會。

 

展現大陸堅定推進兩岸民間交流的戰略定力

 

大陸始終高度重視海峽論壇在推動兩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兩岸關係根植於民,新時代對臺工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6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論壇並致辭,再次強調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兩岸同胞同屬一個民族的歷史事實和法理基礎不可能改變,強調國家粉碎任何“台獨”分裂圖謀的意志、信心與能力,表示將持續增進台灣同胞利益福祉,推進兩岸融合發展,希望兩岸青年多往來、多交流、多交心。

 

促兩岸民間交流   繪兩岸融合藍圖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論壇大會上,由馬尾、馬祖兩地小學生組成的“兩馬”童聲合唱團現場演唱《同根謠》。(中國台灣網記者 尹賽楠 攝)

 

海峽論壇作為影響最深、範圍最廣、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民間交流盛事,16年來不曾間斷,並始終堅持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深入基層,緊扣民需,貼近生活,切實從中華民族復興的整體發展考慮,從兩岸同胞的共同福祉考慮,精心、精準、精細籌劃一系列能夠推動兩岸互利共贏的交流及合作模式。如以“中華一家•兩岸共好”為主題的閩臺民族宗教交流活動,就設有“一家人•中華民族認同”“一家親•閩臺民族交融”“一家興•兩岸民族共好”三個板塊,有利於促進兩岸同胞各層次的情感融合。

 

促兩岸民間交流   繪兩岸融合藍圖

 

6月15日,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婚姻家庭論壇開幕式在廈門舉行。(圖片來源:中國台灣網)

 

展現兩岸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民意共識

 

海峽論壇深度契合兩岸民間交流的需要。當前,兩岸共謀“和平、發展、交流、合作”是島內主流民意。恢復兩岸交流正常化,是兩岸民心所向,也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然而,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並持續推動“倚美抗中“”拒統謀獨”,導致兩岸官方交流停擺,臺海緊張態勢升溫。特別是在新冠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恢復兩岸交流的呼聲呈現持續高漲態勢,民進黨當局依舊百般拖延、推諉、阻撓恢復兩岸交流。

 

促兩岸民間交流   繪兩岸融合藍圖

 

6月14日拍攝的第十六屆海峽論壇·第二屆廈金同城生活圈論壇現場。(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此次海峽論壇在島內引發積極響應。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率團出席並致辭表示,中國國民黨始終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在共同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和平雙贏。民眾黨參訪團代表張凱鈞表示,民眾黨始終堅持“兩岸一家親”,將繼續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台灣政黨代表、台灣主辦單位代表、行業代表、社團負責人,以及工青婦、科教文衛、農林水利、民間信仰各界別嘉賓7000余人參與盛會,這些都反映出島內民眾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熱切期望。

 

展現兩岸融合走深走實的美好藍圖

 

本屆海峽論壇聚焦貫徹落實中央《意見》,充分展示兩岸在經濟、社會、文化及情感融合方面取得的亮眼成績,併為持續落實《意見》繪製“工程圖”;聚焦經濟發展,推動兩岸有關機構和企業簽訂多項合作協議,促成合作落地生根;聚焦青年群體,納入時代新元素,增進沉浸感與獲得感,提供1600多個就業崗位,助力台灣青年在大陸築夢、逐夢、圓夢;聚焦未來發展,注重發展新質生産力,激勵更多台灣同胞參與兩岸融合發展,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共享中華民族復興榮耀。

 

促兩岸民間交流   繪兩岸融合藍圖

 

6月14日,第二十二屆海峽青年論壇在廈門開幕。活動現場,兩岸青年合唱歌曲《明天會更好》。(圖片來源:中國台灣網)

 

回望過往,每一屆海峽論壇都持續發揮著兩岸融合發展“助推器”的作用,不斷拓寬兩岸同胞交流的領域,加深兩岸同胞交流的層次,增進兩岸同胞利益與福祉。展望未來,兩岸融合走深走實、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的美好藍圖終將實現。(作者:楊晶華)

台灣輿論關注海峽論壇:增進交流 積累善意

2024-06-17

中新社台北6月16日電 (記者 張曉曦)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大會15日在廈門舉行,台灣各界嘉賓積極參會。台灣輿論認為,論壇彰顯了民間交流的重要性,證明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希望未來進一步增進交流、積累善意。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副教授劉性仁16日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海峽論壇歷經十六載,面對各種困難都從未間斷,是兩岸最大規模的民間交流盛會。本屆論壇的舉辦證明,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論壇的活動安排涉及基層、青年、文化、經濟交流等,充分考慮台灣民眾的需求,使兩岸民眾都能“有感”。期望民間能夠繼續加強理解,進而互相欣賞,積累有利於兩岸關係正面發展的能量。

 

台灣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台北市影音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委員李奇岳受訪時指出,海峽論壇是兩岸交流對話的重要平臺,伴隨著論壇的舉辦,也常會推出便利臺胞的重要舉措,推進兩岸民間交流合作。

 

李奇岳表示,兩岸同胞同文同種,如果能夠加強交流合作,不管是在旅遊産業還是影視文化娛樂産業方面,都能夠實現強強聯合,打造出更好的産品。他期望,兩岸同胞能夠常來常往,進一步增進民間交流,多一些善意與理解。兩岸影視娛樂方面也可以再加強互動,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大陸演藝人員可以到台灣交流。

 

台灣時事評論員李易修15日晚間在視頻節目《中天辣晚報》中表示,海峽論壇的持續舉辦,突出了民間性、草根性的定位。民間交流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對抗,在當前兩岸形勢下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台灣各大媒體包括報紙、電視臺、網站等連日來也對第十六屆海峽論壇相關活動進行大量報道。台灣媒體還特別關注到台灣歌手陳妍希與大陸歌手張含韻共同演唱歌曲《若思念便思念》,有網友在相關報道評論區留言,“支持兩岸交流”“中華民族加油”。(完)

展開全文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在福建舉行—— 擴大兩岸民間交流 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2024-06-17

兩岸一家親,跨海再相聚。仲夏時節,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如約而至。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第十五屆海峽論壇的賀信中指出,海峽論壇是促進兩岸各界廣泛交往、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兩岸同胞通過海峽論壇交流交友交心,厚植情誼、增進福祉,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希望海峽論壇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不斷增添生機活力。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定位,延續“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主題,集中活動為期一週,主會場設在福建廈門,由兩岸86家單位共同主辦,舉辦主論壇活動以及基層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經濟交流四大板塊50場活動。約7000名各界嘉賓相聚鷺島,暢敘鄉情鄉誼、共話融合發展。

 

共促融合  共謀發展

 

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主流民意。

 

“兩岸人民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都是中國人。”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説。他是第一次參加海峽論壇,幾天來,他連續參加海峽論壇大會、海峽青年論壇等多場活動,盛讚海峽論壇是一個讓兩岸各行各業民眾充分交流、相識相知的好平臺。

 

同樣是首次參加海峽論壇的台灣雲林縣長張麗善道出與會臺胞的共同心聲,她堅信“兩岸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就能展現誠意和善意,體現兩岸之間血濃于水的感情”。

 

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印發。一年來,從穩中有進的閩臺經貿合作,到加快推進的“小四通”,再到進一步落實的臺胞臺企同等待遇……閩臺各領域融合發展持續推進。這也成為今年海峽論壇上各界嘉賓最有感觸的話題之一。

 

“大陸快速發展,就業機會越來越多。一系列惠臺政策措施出臺,給臺胞帶來巨大的機遇。”在以“兩岸融合發展與台灣機遇”為主題的兩岸智庫論壇中,台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紀俊臣表示。

 

聚焦基層  聚焦青年

 

兩岸關係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希望在青年。兩岸基層和青年群體無疑是本屆論壇最閃亮的主角。

 

“冠姓地名,血緣存;冠籍地名,地緣存……”6月15日,第十二屆“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上,由台灣閩臺同宗同名村交流中心創辦人陸炳文創作的歌曲《緣源圓:同名村之歌》曲調悠揚、以歌頌情。陸炳文曾用10年的時間,走遍台灣210座祠堂,見證兩岸同胞血濃于水、同根同源,他説:“這首歌獻給海峽兩岸所有宗親鄉親。”

 

在兩岸基層調解員聯誼交流會上,兩岸嘉賓圍繞“擴大調解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主題,共同探討調解工作的創新發展。交流碰撞之下,為台灣調解聯合協會監事蕭會元帶來新思索。“兩岸基層調解員各有特色。”蕭會元表示,兩岸的基層調解員可以進行優勢互補,可通過該平臺,更深入了解兩岸間調解工作的差異性,以更好地開展工作。

 

兩岸青年好,兩岸未來才會好。本屆海峽論壇的青年版塊共設有海峽青年論壇、海峽兩岸體育嘉年華等13項活動,與會台灣青年人數超過2000人。

 

以“青春同心創未來,攜手打拼謀復興”為主題的海峽青年論壇上,一支特殊的棒球隊尤為引人關注。他們是由海峽兩岸棒球青年組建的福建省棒球隊。前不久,他們參加了中國棒球聯賽,以“兩岸聯合組隊”形式參加國家級賽事,這尚屬首例。“之前常來大陸比賽,沒想到會獲得在省隊執教的機會。”該球隊主教練曾華偉來自台灣,他想以親身經歷告訴台灣球員,大陸有很多好政策,可以提供一個很廣闊的舞臺。

 

越走越近  越走越親

 

作為海峽兩岸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影響最深的民間交流盛會,第十六屆海峽論壇也受到島內臺胞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對於民進黨當局在島內大搞“綠色恐怖”,試圖阻止島內人士前來大陸交流參會,台灣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科技金融研究所教授孫大千深有感觸,他説,“海峽論壇長期以來是兩岸對話和交流的重要平臺,民進黨當局阻撓恐嚇,就是希望切斷兩岸之間的對話管道。正因如此,本屆海峽論壇具有打擊‘台獨’勢力陰謀的重要意義,台灣各界人士踴躍參會,更是傳遞了台灣主流民意期待兩岸和平的明確訊息。”

 

“兩岸關係好,台灣才會好。”台灣商業總會榮譽理事長、鄉林建設集團董事長賴正鎰經常往返兩岸參與交流活動,“海峽論壇今年已是第十六年,每年都有豐碩的成果,對於擴大兩岸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各領域合作有重要的作用。台灣商業總會期盼兩岸維持經貿、文化等各方面的穩定交流,這樣臺商才能充分發揮優勢,共迎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

 

海峽兩岸經貿文化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包蕾長期從事兩岸旅遊業,尤其關注此次海峽論壇,她説:“現在正是需要兩岸民間深入與持續交流的時期。期許包括旅遊在內的兩岸各領域交流交往能夠儘速恢復。兩岸本是一家,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希望兩岸的朋友有更多像參加海峽論壇一樣的機會,多走動、多往來。”

 

(記者 程 龍 鐘自煒 孫天霖)

展開全文

台灣各界在第十六屆海峽論壇上表達反“獨”民意

2024-06-17

中新社廈門6月16日電 (記者 劉玥晴)連日來,多位台灣代表性人士在廈門參加第十六屆海峽論壇期間積極發聲,表達台灣社會反對“台獨”的真實民意。

 

“我參加這次論壇,是希望有機會與大陸朋友分享台灣民眾的想法。”以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身份率團來訪的連勝文直言,台灣大多數人不支持“台獨”。

 

“也許少數人的聲音比較大,他們也表現得特別激動,但台灣民眾普遍希望兩岸和平穩定。”他説,我們要為了兩岸多數人的福祉和未來,積極誠懇地推動和發展兩岸關係。

 

連氏家族于300多年前從福建漳州移居至台灣台南。日據時期,連勝文的曾祖父、著有《台灣通史》的愛國詩人連橫與家人回到大陸居住,並申請恢復中國國籍。抗日戰爭爆發後,其祖父連震東加入國民革命軍參與抗戰。

 

“從我們先人的歷史當中可以看到,作為一個道道地地的台灣人,也可以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連勝文在本屆海峽論壇大會上的這番發言獲得全場掌聲。

 

日前,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潘賢掌會見了前來參加論壇的台灣民眾黨參訪團一行。民眾黨中央委員、臺商事務委員會主委張凱鈞表示,當前兩岸互動因民進黨的“斷流”降至冰點,民進黨當局堅持“逢中必反”,激化兩岸對立對抗,導致臺海風險衝突升高。民眾黨始終堅持“兩岸一家親”,將繼續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共同追求兩岸和平發展,共謀臺海和平與民眾福祉。

 

“大陸長期是臺商投資的最大目的地,兩岸關係好,台灣才會好。”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吳家瑩指出,臺海形勢越是複雜嚴峻,越需要兩岸民眾加強交流。兩岸同胞在這次海峽論壇中交往熱絡,説明民進黨當局阻撓限制兩岸交流的行徑不會得逞。

 

台灣青年丁翊凱認為,福建方面給了臺青很多寶貴的創新創業機會,“讓我們參與閩臺融合發展建設,不僅是一種善意,更是一種信任”。“我願呼籲更多臺青來大陸發展。”他表示,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兩岸青年要攜手並進,共同追求和平統一的美好未來。

 

多次參加海峽兩岸婚姻家庭論壇的台北人羅鼎鈞此番見到不少新面孔。“島內的台灣同胞殷切期盼兩岸交流,也特別珍視和平。”羅鼎鈞告訴中新社記者,他與來自東北的妻子注重向女兒傳遞家國情懷,希望從自己的小家庭做起,為團結中華民族大家庭注入正能量。(完)

展開全文

一股股正能量之聲,從海峽論壇響徹兩岸!

2024-06-17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大會15日在廈門舉行,本屆論壇繼續以“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舉辦多項活動,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一股股正能量之聲,從海峽論壇響徹兩岸!

 

一股股正能量之聲,從海峽論壇響徹兩岸!

 

一股股正能量之聲,從海峽論壇響徹兩岸!

 

一股股正能量之聲,從海峽論壇響徹兩岸!

 

一股股正能量之聲,從海峽論壇響徹兩岸!

 

一股股正能量之聲,從海峽論壇響徹兩岸!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