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臺青評《封神2》:震撼觀感背後的命運抉擇與成長之路

“《封神2》比我想像中更有料(指更有意思之意)。”三月中旬,《封神2》在台灣上映,一天晚上我與同樣看完此部電影的台灣朋友聊天時她這樣説。

 

中國神話史詩電影《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以下簡稱《封神2》)承接《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以下簡稱《封神1》),講述了殷商大軍壓境西岐,姬發與姜子牙等人攜手抗爭的壯麗史詩。作為封神三部曲的中篇,這部電影在故事推進、角色成長、視覺呈現等方面都展現出了極高的水準,同時也進一步深化了封神故事的主題,讓傳統神話故事煥發出新的生機。

 

臺青評《封神2》:震撼觀感背後的命運抉擇與成長之路_fororder_封神2(1).JPG

 

《封神2》承接前作,講述西岐在姬發的帶領下逐漸崛起,面對殷商大軍的步步緊逼,他必須做出抉擇。這部電影在保持緊湊節奏的同時,也增加了故事的複雜性。與《封神1》相比,本部電影將更多的筆墨放在西岐如何抵禦強敵的過程,使觀眾更容易沉浸在戰爭的緊迫感與抉擇的艱難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衝突不僅僅是單純的正邪對立,而且融入了更多人性的複雜性。姬發從一名質子成長為西岐的領導者,面對忠誠與背叛的考驗,他的每一步都顯得尤為沉重。而姜子牙作為智者,如何在天命與現實之間做出選擇,也成為影片的一大看點。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在電影中我認為最成功也最引人入勝的地方:人物塑造的豐富性及層次感。

 

在《封神1》中,姬發的成長尚處於“啟蒙”階段。而在《封神2》中,他被迫在亂世中做出抉擇,從一個對商王殷壽盲目崇拜的質子,逐漸成長為一個具有獨立判斷力和堅定信念的領導者,這一成長過程顯得極具戲劇張力。他的每一次掙扎、每一個決定,都關乎西岐的存亡 。 姜子牙則依舊是封神故事的核心人物,他不僅是西岐的謀士,更是神話與現實的橋梁。在本部電影中,他不僅要面對殷商強敵,還要直面自己的信仰挑戰,完成其智慧與信仰的碰撞——是否應當完全依賴天命,還是應當相信人?

 

身為觀眾,我能夠深刻感受到《封神2》的編劇和導演對於每一個角色的用心塑造。商紂王殷壽作為反派人物,不僅僅是一個暴君,更是一個有野心、有手腕的梟雄和權力追求的狂熱者。他對權力的執著使他在電影中更顯立體。殷壽與姬發的對立也並非單純的正邪對抗,而是兩種治國理念的碰撞。鄧嬋玉雖然是配角,在劇中戲份不多,但她的人物飽滿性一點也不比其他主角少。鄧嬋玉作為商朝一方的戰將,與聞仲、魔家四將等人一起率軍征討西岐,不僅展現了高超的武藝,更展現了忠誠與堅韌的一面。劇中她的一句“我們都是為了家人而戰”深深地觸動到了我,令人印象格外深刻,久久不能釋懷。就這麼一句臺詞,她便成為我在本劇中最為喜愛的角色。鄧嬋玉讓我感受到女性在戰爭中的獨特魅力。她不只是戰場上的殺伐者,更是一個有智慧、有信念的領袖。她的出現豐富了商朝陣營的層次,使其不僅僅是“邪惡勢力”,更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團隊”。這讓我想起上學期考古學課堂上學過的商朝王妃兼將軍婦好的生平,雖然歷史尚無法考證其人全部面貌,但從留下的文物中不難看出她的尊貴和英勇。當我看著螢幕上的鄧嬋玉時,腦海裏就不斷地想著:若能一睹婦好的英姿,大抵就是如此吧?

 

我的台灣朋友跟我説:“《封神2》除了人物形象塑造飽滿外,整部電影的視覺與敘事也表現突出,可以説是史詩級的呈現。烏爾善導演延續了第一部的高水準,在視覺效果、服裝道具和戰鬥場面的設計上均體現了超高的製作水準。另外,這部電影的音樂很強大,如果有音樂作品實物售賣的話,我真的好想買原聲帶收藏。整部電影的聲光效果十足,看完後有種暢快淋漓的感覺,打鬥場面的配樂跟大戰的畫面都很有水準,確實營造出了懸疑緊張的氣氛。”

 

臺青評《封神2》:震撼觀感背後的命運抉擇與成長之路_fororder_封神2(2).JPG

 

我自己看的是IMAX版,從畫面到音效的全面升級把整部影片的優點放到最大,將這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推向極致。尤其是戰爭場面,戰場上的萬馬奔騰、每場戰鬥的激烈攻防交鋒,直到最後十絕陣的壯闊奇觀,都展現出專為大銀幕而打造的磅薄氣勢。當魔家四將揮舞著無盡火力的兵器席捲戰場,那場面簡直讓人屏息。我必須説,這部電影天生就該在電影院觀賞,才能真正體驗它的震撼與魅力。

 

《封神2》不僅是一部視覺震撼的神話電影,更是一部能引發人們對現實作出思考的好作品。在現實世界中,我們也常常面臨選擇:是遵從傳統,還是追尋創新?是服從命運,還是主動改變命運?是順應環境,還是勇敢做出改變? 電影中的姬發、姜子牙和殷壽,代表了三種不同的生存哲學。姬發本可以選擇逃避,但他選擇了挺身而出,承擔家國興亡的重責;姜子牙本可以依循天命,但他選擇相信人的主觀能動性;即便是殷壽,他所做的選擇——沉迷權力與天命也決定了他的最終結局。而這正是封神故事之所以能流傳千年的原因——它不僅是一個關於神話的傳奇,更是一個關於俗世人性抉擇的故事。

 

當人性的選擇映射到現實,我們普通人或許不像電影中的英雄需要決定國家興亡,但我們每天都在做各種選擇,決定自己要走的道路。在期待《封神3》的同時,我們或許也可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道路——在風雲變幻的世界裏,我們究竟想成為怎樣的人?該如何做出抉擇?又該如何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樣子?(作者:呂盈竹)

【海峽兩岸】《封神2》台灣上映引發熱議 台灣觀眾:劇情緊湊 特效超乎想像

2025-03-18
展開全文

《封神2》在台灣上映 島內觀眾:震撼的視聽盛宴

2025-03-17

大陸電影《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近日在台灣上映。多位島內觀眾看後表示,這部電影視覺體驗震撼,紛紛推薦家人和朋友走進影院一睹為快。

 

今年1月,《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在台灣多個視頻平臺上線。不少台灣觀眾説,在網上看完首部後,一直期待第二部的到來。隨著《封神2》在島內的上映,這部改編自經典神話的影片引發了島內觀眾的熱烈關注。

 

《封神2》在台灣上映 島內觀眾:震撼的視聽盛宴

 

《封神2》延續了第一部宏大敘事,賦予了眾多耳熟能詳的古老角色以新的生命,給島內觀眾帶來了不少驚喜。

 

台灣觀眾:我真的覺得超棒的。無論是劇情,還是各個角色的安排,都覺得非常有文化、非常有張力,真是很棒的一部電影。

 

《封神2》在台灣上映 島內觀眾:震撼的視聽盛宴

 

台灣觀眾:我之前就有看過《封神1》,看完《封神2》之後覺得很好看。也非常期待《哪吒2》能在台灣上映,因為我相信他同樣是很有文化的電影,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中華文化。

 

台灣觀眾:我非常推薦大家一看,這部電影是神話故事改編,同時保留了文化性。

 

據了解,台灣目前仍實行一年只能引進十部大陸電影的政策,靠抽籤方式決定每年片單。《封神2》正是由於抽籤抽中了2025年十部在台灣上映的大陸電影配額,得以在台灣院線正式上映。導演烏爾善日前透露, 封神第三部已經剪輯完成,這無疑給所有喜愛這個系列的島內觀眾帶來了新的期待。

展開全文

中國電影蓄勢待發!《封神三部曲》打造本土大片

2020-05-28

1905電影網訊 步入復工復産節奏,中國電影蓄勢待發,待映佳片主創+專業電影品鑒官“親自下場”,直播“帶貨”賣電影,為中國電影實力打call!今日影評》特別策劃:中國電影準備好了!

 

中國電影蓄勢待發!《封神三部曲》打造本土大片

 

去年夏天,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50.14億的超級票房表現,在為國漫大展光亮的同時,也讓中國影壇屢戰屢敗的“封神”故事吐氣揚眉。

 

從陣容豪華卻僅在豆瓣獲得2.9分的《封神傳奇》,到風光亮相戛納電影節場刊封面、卻僅以低口碑劇集形式草草收尾的《封神》項目,再到純屬餘興娛樂的“網大”《新封神》系列,真人“封神”電影似乎總逃不過爛尾的命運。

 

中國電影蓄勢待發!《封神三部曲》打造本土大片

 

莫名淪為“雷震子傳奇”的《封神傳奇》

 

幸而,在向華強口中“會有的”《封神傳奇2》無人問津之時,烏爾善執導的《封神三部曲》已順利進入後期階段。

 

中國電影蓄勢待發!《封神三部曲》打造本土大片

 

自去年曝出先導預告及角色海報等物料起,這套神秘的“東方新魔幻”巨制就吊足了大眾胃口。以“電影推薦官”身份做客《今日影評》的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網評委秘書長虞昕,結合電影三大“賣點”為這部被期待為“中國版《指環王》”的作品“帶貨”。

 

30億投資背後:

中國版《指環王》名副其實

 

中國電影蓄勢待發!《封神三部曲》打造本土大片

 

“三千年想像,三部曲封神。”《封神三部曲》概念甫一提出,坊間便有了“中國版《指環王》”的呼聲。

 

 

中國電影蓄勢待發!《封神三部曲》打造本土大片

 

“神界”VS“魔戒”,有畫面了嗎

 

事實上,除類似的名著改編、魔幻主題外,兩大“三部曲”之間早已有著天然的聯繫——作為《封神三部曲》製作顧問的巴裏·M·奧斯本,其本身便是《指環王》三部曲及眾多好萊塢經典的製片人。

 

中國電影蓄勢待發!《封神三部曲》打造本土大片

 

“這都是好萊塢一線最頂級的幕後班底。”據虞昕透露,《封神三部曲》的特效總監道格拉斯·史密斯也曾製作過《獨立日》等大片,而為湊成這一國際級大陣仗,全系列總投資已高達30億人民幣。

 

“這就是中國電影史上一個空前的數字,以前大家都不敢想像的這麼一個事情。”對這一創紀錄的數字,虞昕看到了中國電影工業水準的硬實力,同時也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軟號召。

 

  拒絕“流量”:

“神仙宇宙”創造營的誕生

 

中國電影蓄勢待發!《封神三部曲》打造本土大片

 

令《封神三部曲》未映先火的,是影片去年底公佈的一系列角色海報。

 

中國電影蓄勢待發!《封神三部曲》打造本土大片

 

從飾演西伯侯姬昌的李雪健,到“扮老”出演姜子牙的黃渤,再到陳坤袁泉夏雨等一眾知名演員——清一色的實力派,不含任何“流量”成分。而從陳坤“眉清目秀”的元始天尊扮相觀察,《封神三部曲》自角色形象氣質出發,便有著顛覆神話傳説及以往影視固有印象的新意及誠意。

 

中國電影蓄勢待發!《封神三部曲》打造本土大片

 

“天文數字”仍難令行業滿足

 

這樣的選角思路,恰是導演烏爾善佈局《封神三部曲》的基本理念。由中生代以上實力演員出演砥柱角色之外,在對青年角色的遴選之上,他也有著摒棄“流量”的獨到思路。尚未公佈角色中最為人期待的,莫過於大家的“榮耀”標配蘇妲己。坊間風聞,這一角色將由一位中俄混血新人女演員擔綱。

 

中國電影蓄勢待發!《封神三部曲》打造本土大片

 

猜猜她是誰

 

而對於一眾熱血沸騰的青年男角,烏爾善更採用了世界範圍內都頗為罕見的單片“演藝訓練營”機制,用以集中培養出“年輕、堅毅、陽剛、擁有原始男性美”的“封神”新人。

 

《今日影評》“帶貨”現場,虞昕為大家算了筆經濟賬:年輕“流量”明星往往檔期都比較密集且難於協調,如果為遷就他們的檔期而對整個巨型片場進行調整,那燃燒的經費顯然不如自己培養的始終在場、且絕對符合角色標準的演員實惠。

 

中國電影蓄勢待發!《封神三部曲》打造本土大片

 

《封神》新人,乘風破浪

 

“這麼大體量的一個電影,”向著“神仙宇宙”的思路,虞昕似乎看到了屬於這些青年演員的星辰大海,“它是很容易把大家暫時陌生的演員變成一線演員的。”

 

東方“新”魔幻:

中國神仙遠勝超級英雄?

 

中國電影蓄勢待發!《封神三部曲》打造本土大片

 

所謂“電影宇宙”的觀念,隨“復仇者聯盟”等超級英雄電影的全球風靡而深入人心。在諸多評價不高的《西遊記》相關電影問世後,創作者們終於將目光投向“神仙打架”程度更為複雜多元的《封神演義》故事。

 

而僅有30秒卻恢弘異常的《封神三部曲》先導預告片,顯然滿足了很多奇幻電影迷的“千年遐想”。片中最令虞昕稱道的,是縱深感十足的“油畫質感”。“烏爾善本身學過油畫,也拍過很多廣告片,搞過當代藝術,”此時浮現在他腦海的,是烏導《畫皮2》時期提出的“東方新魔幻”概念,“他的美術造詣非常深。”

 

從《畫皮2》到《尋龍訣》,這一屬於東方的美學取向,始終被烏爾善進階貫徹。“他對中國古代美學非常熱衷,也願意把它表現出來,”對“神仙宇宙”的猜想,虞昕給出了肯定的判斷,“如果我們從虛構一個電影世界的角度來看,這個‘神仙宇宙’是一定會出現的。”

 

中國電影蓄勢待發!《封神三部曲》打造本土大片

 

《尋龍訣》,2015

 

儘管成書于明代,但以商周時代為背景的《封神演義》傳説故事,其發端及涵蓋的歷史傳統還要更為悠長。“它的內涵要比美式的超級英雄豐富多了。”直言不諱的虞昕,已然看到了《封神》故事絕不局限于三部曲的多元分支宇宙。

 

或許,以“封神者聯盟”為軸的《哪吒》《楊戩》《雷震子》電影系列,將是《封神三部曲》取得成功後新一代中國電影的世界名片。無論視覺奇觀,抑或英雄人物,實現這一切的根基仍是足夠強大的電影工業體系。

 

三部連拍的《封神三部曲》,是虞昕眼中最佳的中國電影工業標杆。“電影工業是天然的所謂工業4.0,就是智慧製造,每一個産品都是柔性生産、針對觀眾定制,能做到所謂大流水線、大工業生産做不到的——這才是我們中國電影工業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版《指環王》”的工業夢能否成真?下半年,銀幕見分曉。

 

中國電影蓄勢待發!《封神三部曲》打造本土大片

 

文/康康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