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Observe
賴清德上臺將滿一年,“跪美賣臺”給台灣帶來巨大危害
編輯: 馬曉葉 | 時間: 2025-05-19 17:41:47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
賴清德當局執政將滿一年。這一年,賴清德當局 “賣臺”成性,遇美則軟、對美必跪,根本不顧台灣民眾利益與子孫後代發展,加碼對美投資,加倍採購美國武器與能源産品,極力討好特朗普政府,以求換取美國關稅大棒的額外開恩,乞求美國繼續“挺臺”“護臺”。但結果換來的是特朗普政府的輕視與予取予求。賴清德當局一系列的“跪美舔美”行徑,不僅沒能得到美國的安全保護承諾,還給台灣帶來巨大危害。
軍事上,民進黨當局拼命拿台灣老百姓的血汗錢去填補美國軍工利益集團的“獅子大口”。特朗普當選後沒過幾天,2024年11月11日《金融時報》就報道,賴清德當局正考慮向美國新政府提出大規模軍購案,台灣可能要求採購多達60架F-35戰機、4架E-2D“鷹眼”預警機、10艘退役軍艦及400枚“愛國者”導彈,預估總價值可能超過150億美元。今年2月17日,路透社報道,台灣當局還與美商談軍購,計劃購買岸防巡航導彈系統以及海馬斯火箭炮等,金額介於70億至100億美元。2025年5月,賴清德當局更是傳出編列5000億元新台幣的特別預算購買美國武器,繼續“量台灣之物力,結美國之歡心”。
産業上,民進黨當局拱手將台灣最具優勢的半導體産業送給美國。特朗普多次批評“台灣搶走了我們的晶片業務”,還表示“希望這些業務能回到美國”。為討好特朗普,迎合特朗普讓製造業回歸美國的口號,臺當局竟然將臺積電為代表的半導體産業拱手送出。2025年3月,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與特朗普會談,隨後舉行記者會。臺積電宣佈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新建3座新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以及研發中心。加上之前臺積電于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專案投資的650億美元,臺積電對美總投資金額達1650億美元。可以説將大部分“家當”往美國遷移。今年4月初,臺積電與英特爾已達成初步協議,將成立一家合資晶片製造企業,其中臺積電持股20%。台灣聯華電子也與美國格羅方德評估合併成立一家美國公司,最終目標是取代臺積電。島內半導體産業被賴清德這個“賣臺專業戶”拱手相送是遲早的事。
貿易上,民進黨當局接連宣佈多筆對美採購計劃,以滿足特朗普政府對貿易平衡的要求。2024年11月7日,路透社援引航空業消息人士的話稱,台灣中華航空公司即將簽署一項高達20架、總額40億美元的長途客機訂單,且這筆訂單將由波音與空客共同拆分。這筆訂單被形容為賴清德當局向特朗普政府交“保護費”。2025年2月,台灣經濟事務主管部門擬由“中油”公司擴大採購美國天然氣,意在減少對美貿易順差。5月14日,據臺媒報道,美國阿拉斯加州州長日前宣佈,台灣未來擬向阿拉斯加採購600萬噸天然氣。據估算,這將是台灣現有每年購買美國天然氣的3倍左右。據臺媒5月18日報道,賴清德在應對美國關稅政策上,提出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其中包括農産品,此舉引來農民強烈不滿。許多農民將於20日到台灣立法機構前抗議,反對美國予取予求,並要求民進黨守護農民、守護消費者、守護台灣。由此可見,賴清德當局為了討好美國,交“保護費”已經是不計成本、不管自身消化能力、不顧民眾死活。近期,面對美國對臺關稅霸淩、極限壓榨,賴清德當局更是“高舉白旗”、下跪求饒,所提出的“應對策略”實際是對美“大採購大投資討好方案”,是“賣臺跪美”的輸誠討饒,最終換來的只會是美方得寸進尺與更狠敲詐。
可悲的是,賴清德這些討好乞求的行為並沒有換來美國的保護承諾,甚至連所謂“關愛的眼神”都沒有得到。美國對台灣輕視的態度沒有變化。在特朗普眼裏,台灣仍是“筆尖”,台灣仍是“晶片小偷”,臺積電對美投資增加1000億美元仍然不夠,要再加1000億美元。特朗普對台灣的安全承諾問題仍然拒絕明確表態,對台灣的防衛支出仍然不滿意,仍在繼續施壓台灣將防衛預算提升到5%甚至10%。近日,特朗普更是在討論中美關稅談判後脫口而出“有利於統一與和平”,引發賴清德當局與台灣社會的強烈擔憂,有台灣名嘴更是聲稱“把民進黨嚇出一身冷汗”。
賴清德上臺一年來,為了一黨一己之私,一方面倡狂謀“獨”挑釁,不惜把台灣老百姓綁上“台獨”戰車;另一方面無底線“媚美賣臺”,全然不顧島內産業和民眾的利益福祉。如果放任民進黨當局在“賣臺”“毀臺”的邪路上走下去,台灣産業界和民眾失去的不僅是眼前的工作,還將失去未來的發展機會。跪舔換不來尊嚴,更換不來安全。台灣民眾越來越清楚,如果任由美國予取予求,當台灣的價值被榨幹時,結局必然是從“棋子”變成“棄子”。(作者:楚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