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綜藝 > 正文
立足新征程,今年《開學第一課》突出“理想照亮未來”主題
2021-09-01 10:41:2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武若曦

  又是一年開學季,2021年《開學第一課》如約而至。節目由中宣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于9月1日晚八點檔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央視頻同步播出,學習強國、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等多個平臺可以在線觀看。

  恰逢慶祝黨的百年華誕,今年《開學第一課》以“理想照亮未來”為主題,通過一個又一個真摯動人的故事,抒寫了一幅可歌可泣的百年畫卷:從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李大釗、毛澤東、陳望道,到不怕犧牲、英勇鬥爭的革命烈士方志敏、藍蒂裕;從立志用知識建設祖國的核動力專家彭士祿,到三代傳承為國守邊的拉齊尼一家;從踐行初心的閩寧第一批移民謝興昌,到用教育改變大山女孩命運的“七一勳章”獲得者張桂梅校長,以及奮力拼搏、為國爭光的航天員、飛行員、奧運健兒等新時代奮進者群像,無不用榜樣的力量激勵著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發憤圖強。

  九位“七一勳章”獲得者從祖國各地為全國中小學生送來了開學寄語,引導青少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毛澤東在英文版《共産黨宣言》上留下密密麻麻的學習筆記

  2021年《開學第一課》第一篇章以“理想是火,點燃革命熱血”為主題,從一本距今已有101年曆史的《共産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展開故事講述。正是這本已經微微泛黃,僅有56頁的小冊子,指引著李大釗、毛澤東、陳望道等早期共産黨人探索救國救民之路,更點燃了百年來無數革命志士追求理想與信仰之火。

  曾在多部歷史題材電視劇中飾演毛澤東的青年演員侯京健作為主講人,講述了《共産黨宣言》使青年毛澤東建立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並陪伴他一生的故事。毛澤東同志曾説過:“《共産黨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閱讀一次,我都有新的啟發”。1954年秋天起,毛澤東同志重新開始學英語,第一個讀本就是英文版的《共産黨宣言》,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都是密密麻麻的閱讀筆記。

  李宏塔深情講述祖父的故事,李大釗犧牲後僅給家裏留下一塊大洋

  “背黑暗而向光明,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這是李大釗在105年前的9月1日發表在《新青年》上《青春》一文的內容。節目中不僅講述了李大釗用生命捍衛共産主義理想的故事,還特地邀請到李大釗之孫李宏塔、李亞中分享祖父的革命事跡。李大釗生前每月收入有200多塊大洋,他卻把大部分經費投入到革命事業中,李大釗犧牲後,只給家裏留下了一塊大洋。李宏塔表示祖父留給他們最珍貴的是精神財富,“我們最大的權力,就是要為人民服務!”作為“七一勳章”獲得者,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紅色信仰的傳承。

  把課堂搬上太空,天地共打“巡天太極”

  2021年是中國航天大年,我國航天事業已經進入了“空間站時代”。今年《開學第一課》把課堂搬到了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通過“天地連線”的方式,請天和核心艙中的三位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為同學們帶來一堂別開生面的“太空授課”,並饒有興致地示範了一套“巡天太極”。這堂課不僅是為了激發孩子們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更是希望培養他們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優良品質。

  劉伯明:我們的征途一直是星辰大海

  被網友親切稱為“太空導遊”的航天員劉伯明,這次用Vlog的形式,帶著同學們漫遊空間站,展示他們在太空中的家。太空廚房、熱風裝置、微波加熱裝置、一日三餐、飲水系統、冰箱等設施一一展現在同學們眼前。在他的專屬空間裏有一幅即興創作的繪畫作品“鳳凰傳奇”,描繪的是他在首次出艙時站在機械臂上看到的渤海灣。接著他把鏡頭對準舷窗,展現了令孩子們驚嘆的一幕。面對這個場景,劉伯明感慨道:“我一飛到這上空,想到有億萬國人在支持著我們,是他們托舉我們越飛越高。”

  聶海勝:我們把藍色穿在身上,紅色繡在胸口

  聶海勝給孩子們展示了他帶到空間站的中國傳統樂器笛子,還帶來了一幅特別的全家福——全體現役航天員合影。他説:“空間站的建設和運行,是我們全體航天員的責任和任務。”此外,為了讓同學們了解航天員平時如何鍛鍊強健體魄,聶海勝還帶來了一堂有趣的“太空體育課”,三位航天員帶領現場的孩子們天地共打“巡天太極”,並寄語廣大青少年: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刻苦鍛鍊。

  湯洪波:我們隨時披上飛天戰袍為國出征

  湯洪波給同學們準備的是兩個科學實驗,一個是挑戰“用筷子喝茶”,還有一個是“种太空紅薯”。我們看到了伴隨湯洪波從老家一路飛上太空的“愛旅行的小紅薯”,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已經發芽。他還邀約同學們一起種紅薯,跟太空紅薯比比哪個長得快。最後,湯洪波在節目中寄語兒子的同時,也向全國青少年學生送上開學寄語:“人生之路很長,不要因為艱難險阻而放棄夢想。人生需要不斷地進步,而未來也總是充滿希望。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相見時,一定都會是更好的自己。”

  楊利偉: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

  除了三位正在執行任務的航天員,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也來到節目現場,除了同學們都讀過的《太空一日》,他還回憶了2003年搭乘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時的驕傲與自豪,“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

  “黨和國家為我們鋪就了‘飛天之路’,十四億中國人民托起了我們,把我們送入浩瀚的太空。”在節目中,楊利偉倍感自豪地説道:“如今,我國的航天事業已經進入了‘空間站時代’,未來中國空間站也將成為全人類在外太空共同的家。”

  華坪女高“開學第一課”收到了一面特殊的國旗

  “我們會用生命來保衛我們的國旗,我們會用生命來保衛我們的祖國!”在今年華坪女高的開學典禮上,張桂梅和學生們面對國旗莊嚴宣誓。而這面國旗是華坪女高收到的一份特殊的禮物——2008年9月1日在天安門⼴場上升起的國旗。就在這面旗升起的同一天,由張桂梅創辦的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開學了。這面具有特殊意義的國旗對張桂梅和孩子們來説珍貴無比。

  張桂梅站在華坪女高的操場上,講述了一堂既生動又感人的“開學第一課”,而這堂課的題目就是“我的理想”。她向同學們分享了自己作為老師的“第一課”。當年,全班同學看到她寫的黑板字笑成一鍋粥,“老師你的字像高射炮”,孩子們的話讓張桂梅無地自容,但下課後這群孩子們卻追著她説:“老師你行,你真行。我們要老師上課,我們想請老師給我們上課。”看著一雙雙對老師、對知識渴望的眼睛,張桂梅堅定了當老師的理想,更立志帶領孩子們走出大山。

  張桂梅:我們女高的學生,會頂起一片天來!

  自2008年建校以來,華坪女高已幫助近 2000 位女孩圓夢大學。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了孩子們的追夢人生。如今女高的畢業生,有的當兵駐紮在西藏、有的是在一線的警務人員、有的又回到山區當大學生村官、有的像張桂梅一樣,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張桂梅為國家培養出了一批批合格的共産主義接班人,她自豪地説:“我們女高的學生,會頂起一片天來!”

  77歲的“孩子”與革命先烈父親穿越生死的隔空對話

  “願你用變秋天為春天的精神,把祖國的荒沙,耕種成為美麗的園林。”

  這是革命先烈藍蒂裕在犧牲前給年僅5歲的兒子寫下的一段文字。藍蒂裕是一名中共地下黨員,1948年,他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集中營。1949年秋,國民黨反動派對獄中共産黨人進行了最後的瘋狂屠殺,藍蒂裕用盡生命最後的力量給兒子留下了這段字字千鈞的囑託。這一幕,在2021年《開學第一課》的舞臺上通過戲劇化演繹的方式,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青年演員真摯、動人地還原出來。

  “親愛的爸爸,如今遍地的荊棘已被剷除,再也沒有滿街的狼犬,請你們放心吧,今天的祖國,地更綠,天更藍。”

  藍蒂裕烈士之子藍耕荒看到父親生前的場景再現,飽含熱淚地向父親和革命先烈們回了一封信。這封跨越了72年的回信,穿越了生與死,更見證了國家的巨變。節目中,藍蒂裕烈士與他77歲的“孩子”隔空相視,並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露出了“微笑”。烈士們所期盼的可愛的中國,如今都已成為現實,而我們更要銘記先烈們的遺願,永志不忘他們為之流血犧牲的偉大理想。

  康輝兩次“穿越時空”,看百年巨變,千年夢圓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通過創新技術手段,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實現了“穿越時空”的表現手法。

  在節目一開始,主持人康輝就通過一台“時光放映機”穿越到百年前的中國。極具視覺衝擊力的今昔場景對比,展現了百年中國的滄桑巨變。當康輝置身於1937年的上海火車南站中時,廢墟中硝煙瀰漫,嬰兒的啼哭仿佛就在耳邊。但伴隨著一列列高鐵列車呼嘯而過,我們又瞬間置身於新時代,共同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

  “百年穿越”之後,康輝化身“小康”再次穿越兩千多年,和課代表彭友馨一起走進一個漢代學堂,探尋“小康”一詞在文獻記載中的最早出處:“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詩經·大雅·民勞》)他們在與古代學者和學童們的時空對話中了解了古人的“小康理想”,更向古人描述了如今涵蓋富足的生活、繁榮的文化、健全的法制、綠水青山的環境等方方面面的小康內涵。節目展現了當今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成就,在時間的縱向打通、場景的橫向勾連中,讓同學們切身體驗到一個更加立體、難忘的課堂。

  沒有祖國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

  拉齊尼·巴依卡是紅其拉甫執勤點的護邊員。2021年1月4日,他為了救落入冰窟的兒童而英勇犧牲。當人們把拉齊尼從冰冷的湖水中抬出來時,他的手仍保持著托舉的姿勢,這是英雄留給世界最後的定格。如今,英雄長眠在帕米爾高原,守護著他魂牽夢繞的邊防線。

  2021年《開學第一課》中,“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的兒女,14歲的都爾汗·拉齊尼和12歲的拉迪爾·拉齊尼來到了現場。當女兒都爾汗看到父親生前的影像時,哽咽地説:“我長大了,要當一名軍醫! ” “回到紅其拉甫,守護我們的家,守護我們的祖國! ”12歲的拉迪爾也擲地有聲地承諾:“爸爸請你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學習,考上大學,長大當兵,退伍後當一名優秀的護邊員。”為國守邊,是拉齊尼一家三代人守護了72年的共同理想。這個理想也將繼續傳承下去,因為他們心中時刻銘記著一句話:“沒有祖國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

  從小孤兒到大科學家,彭士祿:我心中永遠屬姓“百家姓”

  革命先烈彭湃之子彭士祿曾自謙説,自己一輩子只做了兩件事:一是造核潛艇,二是建核電站。這兩件事,每一件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都是在為百姓謀福祉、為民族謀復興。從核潛艇到核電站,彭士祿走過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未曾走過的路,因此他也被稱為是中國核動力領域的“拓荒牛”。然而這位核動力領域的大科學家,卻有一個顛沛流離的童年。小小年紀就成為孤兒的他,曾經是國民黨反動派懸賞的通緝犯,在逃難途中被幾十位百姓自發保護起來,當過放牛娃、幹過繡花工,甚至還做過小乞丐。這樣一個小孤兒,是怎麼成為一名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在《2021開學第一課》的舞臺上,彭士祿的女兒彭潔與同學們分享了父親彭士祿從“小孤兒”成長為“大科學家”的故事。

  節目現場,彭潔還帶來一份珍藏多年的手稿,裏面短短幾十個字,既是彭士祿對自己一生經歷的總括,也傳遞出他對祖國的赤誠,對人民的感恩。其中寫道:坎坷的童年經歷,磨練了我不怕困難艱險的性格,幾十位“母親”給我的愛撫,感染了我熱愛百姓的本能。父母把家産無私分給了農民,直至不惜生命,給了我要為人民、為祖國奉獻一切的熱血。延安聖地培育了我自力更生、艱苦拼搏、直率坦誠的習性。總之,我雖姓“彭”,但心中永遠屬姓“百家姓”。

  跨越25年的閩寧山海情,讓幹沙灘變成了綠油油的金沙灘

  “看到閩寧的第一眼,我就形容這裡是‘天空無飛鳥,地面不長草,沙灘無人煙,風吹沙礫跑’。”閩寧第一批移民謝興昌談到家鄉的發展變化,臉上洋溢著幸福與自豪,“經過西海固移民群眾勤勞致富雙手的改造,把過去一眼望不到頭的一個幹沙灘,建設成今天綠樹成蔭、葡萄萬頃、百姓富裕、市場繁榮的一個綠油油的金沙灘。”閩寧的發展、西海固的蛻變,可以説是奇跡。這個奇跡得益於寧夏人民水滴石穿的韌勁,也得益於福建人民二十多年的守望相助。

  “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要戰略決策。25年來,懷著同樣的理想與信念,福建與寧夏兩地的山海情義從未間斷,11批180余名福建挂職幹部接續奮鬥,2000余名支教支醫支農工作隊員、院士專家、志願者與當地人民一起灑下汗水、種下希望,共同邁向小康新生活。

  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從1999年至今,廈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共派出323名隊員,在貧瘠的西海固地區持續不斷地進行著“智志雙扶”的接力,用知識守護著孩子們的理想。20多年前,當地因為辦學條件緊張,晚自習之後就斷電了,學生們需要點蠟燭學習,許多孩子甚至會借著教師宿捨得燈光讀書。第一屆支教團的張秀麗老師回憶起當時的畫面,依然眼含熱淚。而如今,西海固的自然環境和教學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節目中,撒貝寧與廈門、閩寧兩地同時連線,三地共同演唱了一首《歌聲與微笑》,繼續傳遞這份延續23年的幫扶情誼和愛心接力棒。

  何曉莉:時刻準備,聽黨召喚!

  在今年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週年大會上,飛行員駕駛十架殲-10戰機組成“71”的隊形,飛越天安門上空,用這種獨特的方式向黨的百年華誕致敬。《開學第一課》邀請到中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飛行一大隊副大隊長何曉莉,為大家講述她在7月1日這一天駕駛戰機飛越天安門,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的經歷。談到自己的理想和經歷,何曉莉始終銘記著自己“作為一名飛行員,時刻準備著聽黨召喚”的使命感和榮譽感。

  鞏立姣:只要祖國需要我,我就會一直練下去!

  楊倩:永遠不要小看自己的付出!

  在這個夏天,追逐夢想的還有一群中國年輕人。他們奮力拼搏,為祖國爭得了榮譽,也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他們就是中國的奧運健兒。《開學第一課》通過雲連線的方式,把奧運健兒請到節目中:以9秒83刷新男子100米亞洲紀錄的蘇炳添,東京奧運會女子鉛球冠軍鞏立姣,東京奧運會首金得主楊倩,東京奧運會競技體操男子全能亞軍肖若騰,以及“00後”奧運健兒陳芋汐、張家齊、孫穎莎等,他們生動地講述了夢想的力量,為同學們送上真摯樸實的開學寄語。

  曾寫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的她,如今成為了奧運冠軍

  在新一代的奧運健兒中,許多曾經也是《開學第一課》的忠實觀眾。2015年,10歲的陳芋汐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之後深受鼓舞,寫下了一篇觀後感:“不朽的英雄是我學習的榜樣,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向著我的目標努力、勇敢地前進。”那一期《開學第一課》“英雄不朽”的主題以及貫穿其中的愛國、勇敢、團結和自強等中華傳統美德深深紮根在陳芋汐心中。不論是面對運動還是學習,陳芋汐都堅定不移地將這些美德牢記於心並付諸於實踐,終於在2021年東京奧運賽場上實現了為國爭光的理想。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寄語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讓我們相約2021年《開學第一課》,一起追尋百年光輝足跡,聆聽那些關於理想的故事,以史為鑒,開創未來!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